红楼梦每回概括 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17

红楼梦每回概括:

1、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贾政生辰,元妃入宫。

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凤姐趁机叫赵嬷嬷两个儿子一起去。

贾府忙着盖造省亲别墅。

宝玉看望将死之秦钟,秦钟劝他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并自悔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

2、第十七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宝玉痛悼秦钟。

贾政自谦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于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因闻塾师赞宝玉有对对联的歪才情,便带他进园拟匾。

妙玉带发修行,不愿来贾府,王夫人让下个帖子请他。

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元春归省。在轿内见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元春自幼为祖母教养;与弟宝玉情同母子,元妃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

见贾母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有话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元妃让众姊妹题诗,元妃极赞薛、林之作。

3、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宝玉将元妃所赐之糖蒸酪留给喜吃此物之袭人。李嬷嬷赌气吃酥酪。袭人推说爱吃栗子,使宝玉把酥酪丢开,宝玉给袭人剥栗子。袭人以赎身之说试探宝玉,流露出对此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的地方的留恋。

宝玉脸上带着胭脂膏子去看黛玉。黛玉说自己有俗香,无罗汉真人给的香。又说奇香、暖香、冷香的话。宝玉胡诌耗子精盗香芋的故事给黛玉听,使其不致睡出病来。宝钗来了,讥笑宝玉忘了芭蕉诗,急的满头汗。

4、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宝钗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

李嬷嬷骂袭人哄宝玉妆狐媚配小子,袭人气哭。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她喂药。宝玉给麝月篦头,睛雯讽刺,宝玉说她磨牙。

湘云至,黛玉因宝玉恋着宝钗而使气回房。宝玉对黛玉讲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

5、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袭人对宝玉不满诉诸宝钗,宝钗赏其识见志量。

贾琏趁巧姐出痘和多姑娘儿鬼混,被平儿抓住把柄,瞒过凤姐;贾琏叫平儿不要怕凤姐。

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来由,程高本的序言里已经作了说明,应该是可信和真实的,很可能是曹雪芹除八十回以外又遗留了一部分残稿,经过程伟元和高鹗的加工整理凑成了后四十回。

而且他们在加工整理过程中,极有可能将曹公所写的不符合他们思想和口味的章节付之一炬,使我们永远也无法看到了。当然了也不排除他们怕遭文字狱而故意篡改成歌功颂德之作的可能。

有人认为后四十回诗词歌赋少了而且水平低不是曹公的作品,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八十回后树倒猢狲散,呼啦啦大厦倾,贾府分崩离析,众姐妹作鸟兽散,大观园,海棠社,菊花社已不复存在,为保生存都来不及,那有心情再去摆弄诗词歌赋,所以后四十回少了诗词歌赋是再正常不过了,如果再出来闲情逸致反而不正常了,后四十回只能是长歌当哭了。

根据学界最新研究: 高鹗不是后四十回的作者,高、程二人只是做了程伟元"历年所得"文卷的整理修订工作。至于后四十回究竟何人所作,目前暂未确定,可能是一个熟悉北方语言的文人。

下面我们从高、程与《红楼梦》的关系和上述观点的判断依据两方面为读者答疑

1、 高、程与《红楼梦》的关系

高鹗,乾隆时人,别号兰墅,自号红楼外史。三十二岁时会试未中,参加吏部对湖北知县的选拔,又未中。"闲且惫矣"地迎来了第二年的春天(此时 三十三岁 )。一日,程伟元拿着当时流传的八十回抄本以及各方搜集来的《红楼梦》后四十回残稿拜访高鹗, 邀他共同整理《红楼梦》, 高鹗欣然答应。 约在当年年底,《红楼梦》百二十回初版本整理完成。即程甲本 。由萃文书屋印行。程、高二人各为之做序。 第二年,程伟元和高鹗将《红楼梦》再次校订后再版,称为"程乙本"。 程、高二人又作"引言"。

2、 判断依据

下文所述依据为笔者整理的业界学者观点。

1、 为何不是曹雪芹:曹雪芹写完全书但暂未定稿,今见后四十回当他人续作但有曹残篇。

①曹雪芹写完全书:

*现有的大量脂砚斋批语,已经透露出八十回以后的情节,曹雪芹的亲友脂砚斋、畸ji1笏hu4叟都已看到了这些稿子。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节。他不可能只写前八十回,而不再往下写了,翻来覆去只修改前八十回,这不符合创作规律。(张庆善)

*曹雪芹友人明义在其《绿烟琐窗集》中有三首咏红七绝诗涉及后四十回故事;周春《阅红楼梦随笔·红楼梦记》中转述杨畹耕曾言,在乾隆庚戌年见过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还有《红楼梦稿》也有后四十回。(张云)

②今存后四十回为何是他人续作:

*情节上看,脂批透露出的八十回以后的情节,续中一条也没有,或完全不符合,如:薛宝钗借词含讽谏、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王熙凤知命强英雄等重要情节。

*主题、创作观念与前八十回明显不同。曹雪芹原稿中贾宝玉"悬崖撒手",今本后四十回虽也写了宝玉出家,但却"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原著中贾家最后"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今本后四十回却让贾府"兰桂齐芳",等等。

*扭曲了人物形象。林黛玉在后四十回成了道学姑娘。(蔡义江)而从人物服装上,黛玉前八十回服饰之色由前八十回之纯正变化而为后四十回之繁杂。宝钗则有前八十回之繁复演变为后四十回之纯净。(曹莉亚)

*文笔参差,总体而言文笔粗俗,毫无美感。如贾母病危以及黛玉听到窗外婆子骂"两眼反差上去"。(邵琳、孟春)

2、为何不是高鹗:

①高鹗会试、殿试中获三甲第一名,其诗词在清文坛具有一席之地。而后四十回词作水平难企及高鹗词作。且高鹗整理《红楼梦》时科举失意,落寞愁肠化作喷涌文思,为数不多的几首诗不当如此平庸。

②高鹗作品不见有离骚体而宝钗写给黛玉的信札采用骚体。按照常理,作者不可能用自己不熟悉的体裁创作。

③高鹗儒林混迹大半生文言功夫了得,而续作读书人间的对话如村夫野语粗俗不堪。(邵琳、孟春)

且从程高二人引言判断,高鹗仅作"补"的工作。

3、续作者当为熟悉北方语言的文人。

①高程二人序言所证所得残篇另出一人之手。

②用语差异悬殊:"生日"同义词,前八十回有纠葛后四十回只有"生辰"一词;"黛玉钓鱼"文言词有十个、虚写,"四美钓鱼"仅两个,为实写;前部无一处儿化,后部却有五处。(一往文学作者:白玉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