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写一篇不超过300字的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3
1.凋零的美丽(一叶知秋)
秋天多被人们认为是衰败
的季节,因此秋瑾吟出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是啊,秋天的确是凋零的季节,叶黄了花败了,迁客骚人们的心中涌起了淡淡的哀愁.
一叶知秋,也许叶子是秋天的象征,告诉人们一年中无法逃避的衰败已随风而来了,但我认为叶子自有凋零的美丽.也许是秋风的呼唤使它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家,也许是大地的邀请使它风尘仆仆坠落人间,也许是它想乘着秋风去探究世间的美丽,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用生命中微存的一点力量成就了一段新的成长.
叶子将原来本属于它的位置留给了下一代.叶子的离去保存了整棵树的能量,使它在来年更有力的生长,这就是凋零的美丽.残酷,无可奈何.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永不停歇的世界,谁也无法停留在一个层次上不前进,每个人都是社会这棵大树上的叶子.我们必须不断吸取养料以做到生命的延续.就象叶子那样吸收阳光、雨露来充实随时可能枯萎的自己.叶子离开树无法生存,人离开社会无法发展,我们都不得依存着一棵大树.
就像叶子总有离开树的一天,人总有一天会离开社会,不是社会遗弃我们,而是我们跟不上社会的速度了.于是我们无可奈何地退出,无可奈何地凋零——我们老了.
我们应该试着去寻找美丽.离开并不代表什么都不留下,我们辛勤劳作的身影还在人群中晃动,激励人们永不言弃,我们明媚的笑颜还时隐时现,在曾经走过的地方种下欢乐.人虽然走了,但鲜活地存在于社会的印记却烙在了历史中.
我们的离开也提供了更多的位置给蓄势待发的人,同样的工作平台会是他们绚烂的舞台.
凋零是无可替代的必然,树叶离开树的悲哀,在巨大的失落中上演着美丽的情节.
2.
一天,我从少年宫出来,发现不远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人从背包里拿出一瓶水,咕噜咕噜地喝了一通后便随手扔到马路旁的树下,对几米外的垃圾桶视而不见,之后便扭头就走.
这件事虽小,但它表现了中学生以致广大市民普遍有的坏习惯——乱扔垃圾.他们认为:南极上方的臭氧层空洞固然危险,但远在天边;全球变暖固然是个大危机,但每年也就上升那么零点几度,对生活不造成影响;环境污染固然对人类是个大考验,但就扔那么个塑料瓶,没什么要紧.这是多么不正确的观念啊!
大家一定都知道“日积月累”这个词语吧?知识积少成多,久而久之人就变得学识渊博.那么垃圾呢?也许,在科技极端发达的未来,地球就会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桶,地球也就不再是茫茫宇宙中那颗璀璨的蓝宝石;也许,那时人类能改变一切,但他们能让地球脱胎换骨吗?环境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我还听到过这么一条新闻:一群来自韩国的游客在宁波景区捡垃圾,他们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捡.从这条新闻可以看出,中国人乱扔垃圾的实在太多.外国就比我们做得好多了:比如新加坡,乱扔垃圾一次就要罚几千元呢?在德国,几乎没有人乱扔垃圾,他们还规规矩矩地分类投放.要是中国人去那里,还得准备几万元作罚款呢!
我认为中国应该多开展“你丢我捡”这一类的活动,彻底改变中国人的形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