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韩信和军神李靖打过什么相似的战役,两人结局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7

事实上,古代名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在打仗手法上面,比如兵仙韩信和军神李靖就有十分相似的一战。

韩信,我们太熟悉了,当年刘邦就是靠着韩信的投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才能还定三秦,继而带着五十多万诸侯联军杀向项羽的老巢彭城,可以输得一塌糊涂,被项羽打的落花流水。要不是得益于萧何和韩信的努力,刘邦不可能东山再起。


而当时韩信曲线救国,先是背水一战,拿下赵国旧地,接着收服燕国,之后刘邦命令韩信南下灭齐以彻底完成对项羽的包围,而刘邦的属臣郦食其认为齐国幅员千里,兵力众多,若要征伐,难以短时间攻下,于是自告奋勇前往劝说齐王投降。没想到,郦食其动了动嘴皮子,田广降了汉。

结果,不知道消息的韩信,刚刚率军到达齐国边境,就传来了郦食其已经说降齐国的消息,韩信想停止进兵。不过遭到谋士蒯通的反对。


蒯通也是纵横家。蒯通说,“郦食其三寸之舌,便下齐七十余城;将军率兵数万,才下赵五十余城。难道将军的数年奋战,竟不如郦某一席话?”

韩信说:“可是齐国已经投降了呀!”

蒯通说:“那么汉王下令收兵了吗?”


韩信恍然大悟。韩信听从蒯通说法,率兵渡河击齐。这时齐国已决计降汉,对汉军的戒备松懈,韩信乘机袭击了齐驻守历下的军队,一直打到临淄。齐王田广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便把郦食其扔进了油锅。之后齐王逃到高密后,派人向楚求救。结果项羽派来的援兵,也被打得狼奔豕突。齐国七十余城,全部归了韩信。

这就是韩信灭齐之战。然后这种战争手法在后来李靖身上再次上演。


贞观三年,李世民决定出征东突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又任命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为各道总管,统率十几万军队,分道出击突厥。

贞观四年正月,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从马邑出发,向恶阳岭挺进。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李靖迅即进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


在李靖胜利进军的同时,徐世勣也率军从云中出发,与突厥军在白道遭遇。唐军奋力冲杀,把突厥军打得溃不成军。颉利可汗一败再败,损失惨重,遂退守铁山,收集残兵败将,只剩下几万人马。

无计可施的颉利可汗派人向李世民表示愿意臣服,归顺唐朝。李世民很高兴,便同意了,决定放颉利可汗一马,还派使者去安抚。


其实,颉利可汗并非真正投降,他不过是想拖延时间,留的喘息的机会,逃到大漠以北,以卷土重来。

所以,看到颉利可汗真实意图的李靖就对张公瑾说:“使者到了颉利可汗那里,突厥必定会放松戒备。我们就乘此良机,选拔精骑一万,携带二十天的军粮,带兵从白道袭击突厥。”


张公谨说:“陛下已经下诏准许颉利可汗归降,朝廷派去的使者也在那里,恐怕不宜去讨伐进击。”

李靖说:“陛下说接受投降,但有说叫我们不攻打吗?我们并没有接到停止进攻的命令。”


张公瑾豁然开朗,于是李靖带着大军直击突厥,突厥万万没想到唐军会发动突然袭击,沉浸在安详之中,所以,全军溃败,颉利可汗本人被李道宗擒获,东突厥灭亡。不过唐俭命比郦食其要好,他则乘乱逃脱,保得一命。

李靖的灭突厥之战和韩信的灭齐之战,十分相似,两人都是称敌不备发动的攻击,都将敌方阵营中的自己人的生死置之度外,都取得了相同的战果。

但最后的结局却大为不同。


韩信强行用兵致使郦食其被杀,刘邦是很不满意的,之后韩信又趁机要挟刘邦封其为齐王,更是让刘邦不满意。所以,刘邦得到天下后,立马将韩信封为楚王,之后淮阴侯,最终被杀。

而李靖灭东突厥后也立即受到了萧瑀的弹劾,弹劾李靖在灭突厥时御军不严、放任士卒烧杀抢掠,缴获的珍宝也未如数上交国库,请皇帝下旨追查。


李靖主动认错,没有为自己据理力争,不久,李世民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不过,此后的李靖一直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于贞观二十三年善终。

韩信和李靖都做了同一件事,但事后二人做事的风格不同,最终导致命运不同,一个惨死,一个善终,当然,这跟主子也有关,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李世民,如果韩信面对的是李世民会有怎样的结局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