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赛里木湖的神谕》的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8-30
徐志摩的同窗郁达夫在古诗词创作上的成就超过了小说,徐志摩则在新诗的创作上声名卓著.他的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是继郭沫若的《女神》之后的又一座丰碑.郭沫若的诗雄浑浩大、豪迈壮丽,徐志摩的诗飘逸潇洒、明丽柔美.这是由于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的差异,也由于郭沫若注重主题的宏阔和力的展现,徐志摩倾心于形式的整饬和音调的协调.
梁实秋认为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源于对英诗的研究,认为徐志摩是用中文来创造外国诗的格律装进外国诗的诗意.徐志摩的诗中的确有一些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济慈、拜伦、雪莱和哈代的影子,同时法国的波德莱尔、美国的惠特曼、印度的泰戈尔也是徐志摩的洋教授.这些人让徐志摩开阔了眼界,学会了抒情,也让徐志摩把外国诗歌形式的花朵移植到了中国.
字母文字和中国文字大相径庭,欧美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音步和韵脚上,和中国古诗的平仄和格律大不相同.在押韵方面,徐志摩把外国诗的随韵、交韵、抱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此外还有三随式的韵、双交韵、骈句韵、章韵、四句一韵、六句一韵、奇偶韵都被他搬回国内,在徐志摩之前恐怕没有人进行过这么多形式的试验.所以朱自清先生赞扬他:徐先生试验各种外国诗体,他的才气足以驾驭这些形式,所以成绩斐然.
徐志摩曾说过:“我们觉悟了诗是艺术”.作为最高艺术的诗歌也不得不吸取音乐的音调和节奏.徐志摩所理解的音节是在诗感和诗意的基础上寻求吻合的音节,以期获得节奏的变化和感情起伏的完美和谐.
诗歌的旋律是另一种音乐美,请看徐志摩在陪同泰戈尔访日期间写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第2个回答  2018-02-05
jglyktdytdk*k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