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氧传感器坏了有什么症状

如题所述

症状如下:

1、氧传感器中毒:

氧传感器中毒是经常出现的且较难防治的一种故障,尤其是经常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即使是新的氧传感器,也只能工作几千公里。如果只是轻微的铅中毒,接着使用一箱不含铅的汽油,就能消除氧传感器表面的铅,使其恢复正常工作。

但往往由于过高的排气温度,而使铅侵入其内部,阻碍了氧离子的扩散,使氧传感器失效,这时就只能更换了。

2、氧传感器陶瓷碎裂:

氧传感器的陶瓷硬而脆,用硬物敲击或用强烈气流吹洗,都可能使其碎裂而失效。因此,处理时要特别小心,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加热器电阻丝烧断:

对于加热型氧传感器,如果加热器电阻丝烧蚀,就很难使传感器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而失去作用。

扩展质料:

电喷车为获得高排气净化率,降低排气中(CO)一氧化碳、(HC)碳氢化合物和(NOx)氮氧化合物成份,必须利用三元催化器。但为了能有效地使用三元催化器,必须精确地控制空燃比,使它始终接近理论空燃比。

催化器通常装在排气歧管与消声器之间。氧传感器具有一种特性,在理论空燃比(14.7:1)附近它输出的电压有突变。这种特性被用来检测排气中氧气的浓度并反馈给电脑,以控制空燃比。当实际空燃比变高。

在排气中氧气的浓度增加而氧传感器把混合气稀的状态(小电动势:O伏)通知ECU。当空燃比比理论空燃比低时,在排气中氧气的浓度降低,而氧传感器的状态(大电动势:1伏)通知(ECU)电脑。

ECU根据来自氧传感器的电动势差别判断空燃比的低或高,并相应地控制喷油持续的时间。但是,如氧传器有故障使输出的电动势不正常,(ECU)电脑就不能精确控制空燃比。所以氧传感器还能弥补由于机械及电喷系统其它件磨损而引起空燃比的误差。可以说是电喷系统中唯一有“智能”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作用是测定发动机燃烧后的排气中氧是否过剩的信息,即氧气含量,并把氧气含量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递到发动机计算机,使发动机能够实现以过量空气因数为目标的闭环控制;确保三元催化转化器对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合物(NOX)三种污染物都有最大的转化效率,最大程度地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转化和净化。

参考资料:氧传感器-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04

①ON档,发动机故障灯常亮;

②原地缓踩油门时冒少量黑烟,急加速冒大量黑烟;

③发动机没劲;

④故障码:P01D6(进气压力传感器电压低于下限)

原因分析:进气压力信号异常,ECU无法接收到正确的进气量信息,导致喷油量也随之异常,则燃烧不充分,发动机没劲,在加油过程中冒黑烟。线束连接出问题和传感器失效都会导致该故障。解决措施:检查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拓展资料:

汽车氧传感器是电喷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关键的反馈传感器,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降低汽车对环境污染、提高汽车发动机燃油燃烧质量的关键零件,氧传感器均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管上。

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电池相似,传感器中的氧化锆元素起类似电解液的作用。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高温和铂催化),利用氧化皓内外两侧的氧浓度差,产生电位差,且浓度差越大,电位差越大。

大气中氧的含量21%,浓混合燃烧后的废气实际上不含氧,稀混合气燃烧后生成的废气或因缺火产生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氧,但仍比大气中的氧少的多。

在高温及铂的催化下,将附着在氧传感器上的氧气消耗殆尽,于是就产生电压差,浓混合气输出电压接近1V,稀混合气接近0V。

根据氧传感器的电压信号,控制空燃比从而调整喷油脉宽,因此氧传感器的电子控制燃油计量的关键传感器。氧传感器只有在高温时(端部达到300℃以上)起特征才能充分体现,才能输出电压。

它约在800℃时,对混合气的变化反应最快。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汽车氧传感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20
氧传感器有2个,一前一后,前氧传感器故障后,无法读取准确的氧气浓度。自然就无法准确稳定空燃比了。空燃比失调,发动机当然无法正常运作。会有影响的。后面那个坏了,你的三元催化器是好是坏,车子就无法判断咯。

【正品授权】壳牌 超凡喜力全合成机油

¥299

【正品授权】美孚 美孚1号全合成机油

¥339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加盟途虎
第3个回答  2019-05-28
氧传感器一旦出现故障,将使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电脑不能得到排气管中氧浓度的信息,因而不能对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会使发动机油耗和排气污染增加,发动机出现怠速不稳、缺火、喘振等故障现象。因此,必须及时地排除故障或更换。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4个回答  2019-02-15
一般来说时间长了,反应后的污渍会阻塞,所以一般会加施柏德PTFE透气管来保护,正常来说外14内12等规格。当然,您安装的时候要注意松紧度、隔液效果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