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太子重俊政变是怎么回事?和韦后有关吗?

如题所述

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的政变。中宗李显复位后昏弱无能,而皇后韦氏强悍,她与武三思内外勾结,把揽朝政。韦后因太子重俊不是自己亲生,很不喜欢他。三思也很忌恨重俊,并纵容其子驸马左卫将军武崇训和子妇安乐公主时常陵侮重俊,甚至呼重俊为奴。崇训还教公主去对中宗请求废黜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重俊终于忍无可忍,于景龙元年七月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假称奉诏,率左羽林和千骑兵三百余人冲入武三思和武崇训的府邸,杀了三思和崇训,随即又发兵包围了皇宫,索要韦后和安乐公主。韦后闻变,挟持中宗登上玄武门门楼,调兵镇压。重俊率军攻到玄武门前,中宗对军士宣布重俊谋反,于是军士倒戈,杀了李多祚等,重俊的党羽立时溃散,政变一下子土崩瓦解了。重俊逃到终南山,被追获杀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7
李重俊(?—707年),唐中宗李显第三子,后宫所生,圣历元年(698年)封义兴郡王。神龙元年(705年)封卫王,拜洛州牧,赐实封千户。寻迁左卫大将军,兼迁授扬州大都督,神龙二年(706年)秋,被立为皇太子。李重俊性惰刚果,没有贤能的老师指教,办事没有行为准则,他以秘书监杨缴,太常卿武崇训做为太子宾客,杨缴等人,凭李重俊得宠,不学无术,唯有狗、马、蹴鞠取乐于重俊,左庶子姚挺数次建议重俊改正自己的过错,或庶子平贞给太子献上孝经议、养德等传。太子只纳而不用,武三思以韦皇后的势力,欲图不轨,但害怕太子的势力。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娶安乐公主,经常唆使安乐公主凌辱重俊,以不是韦后所生而呼为奴。并数次劝公主请求中宗废重俊为王,而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
  神龙三年(707年)七月,气愤之急的李重俊率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军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讳之,沙咤忠义等,矫制发左右羽林军及千骑300余人,把正在寻欢作乐的武三思与武崇训杀死于其府地,并杀死同党十余人,又命令左右金吾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分兵守卫宫诚诸门,亲自率兵追至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合追杀韦庶人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韦庶人及公主遂拥中宗帝驰赴玄武门楼,命令左羽林军刘仁景等,率令留军飞骑百余人于楼下列队守卫玄武门。李多祚等领兵至,欲突玄武门楼,守卫兵卒拒挡,不得进。中宗依槛呼叫李多祚等部下,曰:“汝并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归顺,斩多祚等,与汝富贵”。于是,千骑王欢喜倒戈,斩多祚及李承况、独孤讳之、沙咤忠义于玄武门前,其余同党遂溃散,重俊兵败,率部属百余人从肃章门逃奔终南山,准备投奔突厥。中宗下令长上果毅赵思慎率轻骑追赶,重俊逃至鄂县西十余里休息,被部下人杀死,并把首级献于朝廷,又献于太庙,并祭武三思、武崇训的灵柩。
  唐睿宗即位,下制曰:“……重俊,大千之子,元良守器。往罹构间,困于谗嫉。莫顾铁钺,轻盗甲兵,有北诛夷,无不悲憧;今四凶咸服,十起何追,方申赤晕之冤,以黄泉之痛,可赠皇太子”。谥曰:节愍,陪葬定陵。
第2个回答  2013-11-27
唐神龙三年,即景龙元年(公元707年),皇太子李重俊联合羽林军将领李多祚、李思冲等发动军事政变,杀武三思及其党羽。旋政变失败,中宗杀太子重俊。史称“景龙政变”。
  唐中宗二次即位初,武三思以韦皇后的势力独揽大权。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娶安乐公主,经常唆使安乐公主凌辱太子重俊,以不是韦后所生而呼为奴。并数次劝公主请求中宗废重俊为王,而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神龙三年(707年)七月,气愤之急的李重俊率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军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讳之,沙咤忠义等,矫制发左右羽林军及千骑三百余人,把武三思与武崇训杀死于其府地,并杀死同党十余人,又命令左右金吾大将军成王李千里,分兵守卫宫诚诸门,亲自率兵追至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合追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韦皇后及公主遂拥中宗帝驰赴玄武门楼,命令左羽林军刘仁景等,率令留军飞骑百余人于楼下列队守卫玄武门。李多诈等领兵至,欲突玄武门楼,守卫兵卒拒挡,不得进。中宗依槛呼叫李多祚等部下,曰:“汝并是我爪牙,何故作逆?若能归顺,斩多祚等,与汝富贵”。于是,千骑王欢喜倒戈,斩多祚及李承况,独孤讳之,沙咤忠义于玄武门前,其余同党遂溃散,重俊兵败,率部属百余人从肃章门逃奔终南山,准备投奔突厥。中宗下令长上果毅赵思慎率轻骑追赶,重俊逃至鄂县西十余里休息,被部下人杀死,并把首级献于朝廷。“景龙政变”失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