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那些名士争相食用的五石散究竟有什么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02
“五石散”也叫“寒石散”,从魏晋到隋唐,服者相寻,杀人如麻,是著名毒药。服药之后,全身燥热,可以饮冰卧雪。服用后,会改进血象,面色红润,双目有神(魏晋时代是个美男子井喷的时代和这也有关系,其实这是微量砷中毒的初期反应),胃口好,进食多,精神爽,补身壮阳且能使人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快感。
魏晋时代的名士,争相服用“五石散”,乐此不疲,代表了一种身份。吟诗清谈,都要服药饮酒。诗句中加上“行散”二字,正是表达了一种高贵。
士人们服用五石散,在那个弥漫血腥味的岁月中,得以麻醉自我,放纵自我。
名士们,在那个朝不保夕的年代里,始终以一种高洁雅致的梦想,支撑着自己。他们宁愿服药身亡,也不希望自己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心沉没。。。
五石散,是后人对那个时代的一种遐想,是那个时代的无奈和时尚,更多的,是那些名士们心底极端痛苦压抑的写照。
五石散,换来的是一时的迷幻和快乐。它的推崇者,玄学创始人、曹操的女婿何晏,亦没有逃脱名士横死的命运。
但是,曾使无数名士沉沦的五石散,并没有随之消亡,服食“五石散”的风气,由魏晋至唐中期,名士们趋之若鹜,整整五六百年,未有间断,且颇有发展,仅在《隋书经籍志》中,就录有二十家“五石散”的解散方。

最早注明“宜冷食将息”的“侯氏黑散”和最早直呼“寒食”的“紫石寒食散”,都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中的《伤寒杂病论》一篇。
隋代的巢元方在他的《诸病源候论》里,引用晋代名医皇甫谧之语:“寒食、草石二方,出自仲景”。
张仲景发明此药方的主要目的,本是用它来治疗伤寒的(感冒伤风一类的病,也就是古人说的风邪入侵,而不是指现代的伤寒症)。因为此方药性燥热,对伤寒病人有一些补益。
五石散在服用后,会产生的巨大内热,需要一整套极其细微而繁琐的程序,将药中的毒性和热力发散出去,即所谓“散发”。
首先,一定不能静卧,必须走路,偷懒躺下,就性命不保。
所以,魏晋名士最喜欢散步,称之为“行散”。必须疾步行走到出一身汗方好。
如果散发得当,体内疾病会随毒热一起发出;
如果散发不当,则五毒攻心,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不死,也将终身残废。
除了走路,饮食着装上,也要格外注意。
服药之后,全身发烧,之后变冷,症状颇象轻度的疟疾。发冷时若吃热的东西,或穿厚的衣物,那就是找死。

历代医书记载中,服五石散后,因人的皮肤不但燥热,而且异常敏感,所以要穿薄而宽大、未浆洗的软旧衣,不能穿厚实,或者未脱浆的新衣,以免不能散热和衣服摩擦皮肤,导致不适。
另外,服药后还要用冷水浴来将药的毒性和热力散发掉。
“寒衣、寒饮、寒食、寒卧,极寒益善”。冻出肺炎来,那是散发得好。。。所以,五石散又名“寒食散”。
但是有一样例外,一定要喝热酒,而且酒还要好、醇。
五石散对酒非常挑剔,不要说甲醇兑的酒,就是一般的劣酒,它也会有激烈反映。
而且,服药之后,不能不吃东西,一定要大量进食,“食不厌多”。 
总之,吃五石散之后,一定要散步、大量吃冷食、喝热酒、穿薄衣、洗凉水澡。
当时的名士,服用此药是有极大的风险和代价的,一不小心,它就会要人命。
西晋的裴秀,便因服五石散后饮用冷酒而致命。
魏晋风度中,王猛“扪虱而谈”之从容风范,不知是否也因服药。。。
由于五石散本身的昂贵,以及调理的繁琐,所以只流行于上流名士和贵族之中。但它风行的程度,不亚于清末的鸦片和现代的摇头丸。
现代的医学史著作一般都认为五石散是由石钟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及赤石脂组成但这5种药都没有明显的毒性,服之亦不会产生古籍中所记载那样大的毒害作用。据赵匡华主编《中国古代化学史研究》以及其他一些医学家的考证:“其毒性在于《侯氏黑散方》中的“矾石”是“礜石”之误。二者形近易混,古书多混用之例;礜石含砷,所谓服散乃慢性砷中毒;孙氏痛其杀人,把礜石换成石硫黄,始以无毒之方传世。”

魏晋人多脾气暴躁,想来和服五石散不无关系。
王忱吃了药再喝了酒以后,便假装神志有点不大清醒,当面屡犯桓温名讳,但是也因他服石之故,桓玄不以为忤,反为对方开解,这样自己不会丢面子,还阻止了他继续攻击自己。
这从另一面说明,在当时,那些服药以后所做的不合常理甚至是极其无礼的举动,通常是会被人谅解,甚至被推许为名士风范的。
呵呵,魏晋名士们的狂傲风范,很多是因为药性,并非全都纯出自然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