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守道德底线的初中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5


关于坚守道德底线的初中作文篇一


  拔河,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呀。想起小学时,我们班可是第一名的保持者呀。


  “同学们,今天下午我们班要去拔河,十位女生,十位男生,那些同学想去呀,举手表决。”老师的话音刚落下同学们都很积极的举起了手,“我们班的同学可真积极呀,但只要二十位同学,体育委员你来选二十位吧,”老师指着体育委员说。我在心里默念道:选我,选我呀。“你,你……还有你。”“我吗?”“恩。”“好高兴呀我又可以拔河了,我有信心我们班一定能赢”,心里这样想着。


  想到下午就要拔河就格外的激动,上课也心不在焉的。盼着盼着,终于到了拔河的时候了。


  上课铃一响,我们班赶紧排着整齐的队形来到操场上,先用气势吓倒对方。裁判老师说道:“还有一点时间才开始,各班请先自己热下身。”“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体育委员给我们加油鼓劲到:“同学们加油呀,这是我们冲刺前最后的准备了,加油呀七三班。”“请七三班和七二班参加拔河的同学各就各位,”该我们了心跳的好快。


  我们先找好自己的位置,然后都把脚靠在一起。“现在请各班拿起绳子,预备开始。”我们班使尽全力,拼命往后拉。同学们喊道:“后面的胖子加油呀,往后拉呀,稳住重心。”“啊,啊,”班上同学一起发出的吼叫。本想把对方拖过来,让他们全部都被我们拉到在地,结果没想到他们太胖了,我们拖都拖不动。看看自己的脚怎么在不停的往前挪呢?原来站在最后面的同学已经摔倒了,只有我们前面的同学在拉。最后对方使劲了全力拉,我们被拖到了对方了领地去了。裁判说:“停,第一场二班获胜,双方换场地,”“预备拉”。我们班在往后退,有种很轻的感觉,这次能把他们班拉过了。老师在不停的为我们加油:“重心压低,往后倒,拉过来了,拉过来了,再加把力,我们就赢了。”忽然,拉不动了,对方的力量在增大,某种力量又把我们吸过去了,我们又输了。


  就这样我们持续了六场,手拉得通红,脸上的汗水直流,但最后我们班仍然屡战屡败,打破了学校有史以来的记录。可我们都觉得不公平“我们班的同学虽然很高,但是都很廋,班上几乎没有一个胖子。而其他班呢,个个那是有高有壮,胖子还很多,这样比我们班肯定输呀。”老师走过来安慰我们说:“没事,我们力气小拉不过别人,我也知道你们已经尽力,虽然我们蛮力不行,但我们脑袋比他们灵活,他们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对,我们是输了。但我们并没用放弃的精神是其他不没有的。我们的精神胜过了他们的蛮力,我们的精神和我们的智慧永存。



关于坚守道德底线的初中作文篇二


  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还有“共和国脊梁”这样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奖多么野鸡,多么山寨。


  于是冲突迭起,于是舆论哗然。不是“当惊世界殊”,是“世界当惊殊”──怎么会有这种事?怎么会这样?


  奇怪并不奇怪,不奇怪才怪,因为突破的都是底线,比如“恻隐之心”,比如“敬畏之心”,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杀人偿命,借债还钱”。这些原本都是常识,却被丢到九霄云外。被严令禁止的“毒奶粉”,自然会重现江湖。


  可见,底线是最重要的。没有了底线,企业就会弄虚作假,学者就会指鹿为马,裁判就会大吹黑哨,官员就会贪赃枉法,警察就会刑讯逼供,法院就会草菅人命。从这个角度说,底线就是生命线。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自己才能生存;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不侵犯别人的利益,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其中,通过立法程序明文规定下来的,是“法律底线”;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大家都共同遵守的,是“道德底线”;各行各业必须坚守的原则,比如商家不卖假货,会计不做假账,医生不开假药,是“行业底线”和“职业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底线却不能旦夕缺失。因为底线是基础,是根本,是不能再退的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中国人从来就有底线。做生意,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做学问,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做官,不夺民财,不伤无辜;做人,不卖朋友,不丧天良。正是靠着底线的坚守,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


  要想守住底线,必须不唱高调。因为那些“道德高标”,比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到,甚至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做不到,又必须做,就只好做假。道德做假一开头,其他的造假就挡不住。假烟、假酒、假合同、假学历,就都来了。当下中国缺底线,这是重要原因。或者说,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我对未来中国的希望,就是八个字──守住底线,不唱高调。



关于坚守道德底线的初中作文篇三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事:瑞士因为地少人稠,对定居多年欲入籍者有着严格的社会公德要求,必须得到邻居的认可才能提出入籍申请。有一个打算申请入籍的人到街对面的超市购物,因为东西多就将购物车推回家中,却因为工作忙没有及时归还。邻居一位老太太看到超市的购物车在他家中停放了几天,就打电话报警,认为他有意侵占他人财产。虽然是无心之失,但他的入籍申请也因此泡了汤。


  有人认为,这件事在一些人看来是小题大作,但细细一想,社会公德并非可有可无的“小节”,否则良好的社会秩序就无从谈起。更难以想象,一个对社会公德持无所谓态度的人,会时时保持一颗对法律规章的敬畏之心,能够在关键时刻守住道德与法律的底线。


  在城市管理中,德治和法治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市组建“市民劝导队”,正是应用了德治的说服力和劝导力,启迪公民的道德觉悟,激励公民的道德情感,强化公民的道德意志,增强公民的荣辱观念,培养和形成古人所说的“羞耻之心”。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一种违反社会公德者必定受到舆论谴责和公众批评的氛围,再配合严格的社会管理执法处罚,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秩序,才不会成为一种老大难问题。


  心理学中有一个“破窗效应”,说的是如果有人打碎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的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从这一理论透视当前的社会管理特别是社会公德建设,可以发现,某些不良风气的形成,一方面失之于“事不关己”心态的盛行,公民之间的相互劝导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失之于“法难责众”心态的盛行,执法者严格执法的力度不够。说到底,法治与德治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难以达到维护社会环境秩序的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