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为榜样,相互滋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龙岗区优秀德育论文评选活

2018年5月

互为榜样,相互滋养

摘要:在教与学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在学习与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是多边交流。我们的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关键词:倾听者,建设者,合作者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教育工作,首先要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倾听,是打开学生心门的一把万能钥匙。只要学生学会倾听,真的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专注力,学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班级建设中,要明确班主任是班级的建设者和班级思想的引领者;在家校合作中,班主任的定位是合作者与沟通者。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带着二1班孩子,每天都在家校之间思考:如何让孩子能够自主发展?老师应该如何引领孩子的成长?家长要如何才会积极配合工作?

案例一:一次大课间,班上的彪彪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被同学取笑,情绪很激动,哭,闹,甚至把对方同学的书也扔在地上。当同学们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时候,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两个同学安静5分钟,然后运用心理学和教练技术,引导孩子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慢慢说清楚,孩子的情绪需要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而我在倾听的过程中也基本能找出矛盾的出发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解决矛盾,而孩子在说的过程中,其实也在自我觉察和反思,这代表着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因此,我发现,倾听,真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当然倾听需要要建立在师生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教师只有走出知识权威的误区,心平气和地倾听,接纳学生的诉说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平等师生交往模式。就像于永正先生说的,我们老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才能倾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

1. 做聪明的倾听者。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聪"字的解析,觉得很有趣,于是就在班会课与一年级的学生探讨,“聪明人"的构造:首先是耳朵,占了一半的地位,所以倾听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是,眼睛,嘴巴,最后就是心态。同学们能很形象地领悟到,学习就是要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多感官地参与,学习效率才使自己变成一个聪明人。

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总有同行打趣说,我们老师不但要有十八般武艺,更要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1. 耳聪。善于倾听。耐心的倾听是与学生沟通的关键。倾听可以让老师领会学生的需要,发现问题的所在,发觉学生的潜能,也可以是学生感觉被接纳,被爱,体会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

在课堂上,做到“兼听则明”要注意倾听的内容全面性,倾听的对象全面性,倾听的方式全面性,才能有效地保证信息的客观性。通过倾听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学生的讨论,增进与学生的互动沟通,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也能激励学生提出更新的问题,在学习共同体内形成良性循环。

2. 目明。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品质。一个耳聪目明的老师能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到问题,从别人看不到的事情发展事情。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训练自己的观察力,他勤于观察学生,一生写了3600份观察日记,他认为,只有整个教育生涯都不断地研究心理学,才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观察首先要亲近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 重要他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观察学生,也可以通过,谈话法,讨论法,作品分析法的途径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学习水平,个体差异等等,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除此之外,做一名耳聪目明的老师还需具备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的思维品质和善于分配的注意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应该是,眼睛能看见儿童,心理能认识儿童,行为上能保卫儿童,人格上能尊重儿童,最终才能 发展儿童。

案例二:“林老师,你外出学习了一周,为什么你们班的孩子有班主任在跟没有班主任在,都是一样的?”班级事务有人管理,学生知道自己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家长也照常协助班级内务。我想这说明孩子的自主意识已经形成了,能够自觉地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环境,管理自己的学习。这跟平时的习养成有很大的关系,也真正体现出 “以生为本”。

2. 做班级的建设者。

一直以来我对班主任的定位是:班主任是班级的建设者,学生的引领者。教室,不管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应该体现出“以生为本”。

学会生存。每一个人的生存都有赖于环境,有社会的大环境,也有集体的小环境。学生是班集体的一个个体,也是班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建设好班级体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

1.习惯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年级开始,每天中午,我让孩子们在教室里安静地午休,“静生智慧”待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就会有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聆听,去感受,班集体中的一事一物,都与自己息息相关。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布满了学生的作品,并且是由班干部组织,全体同学共同参与,有手抄报,纸盘画,家庭照片,个性设计图,奖状,小组合作评比。让教室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也让不同特长的孩子能够在这个班级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增强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

2.不是因为成长才放手,而是因为放手才成长。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能够自主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不必一一再重复,主动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发现新问题,课堂上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以学定教。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生长点,抓住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 "跳一跳,摘桃子";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会剥夺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如果给学生布置过多而无意义的课外作业,其实是舍本逐利的做法。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宁精勿滥,并注意作业的分层,让不同的学都能选择自己擅长,感兴趣的作业。

3.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生生互动的过程。让"一言堂"变"群言堂"。致力建立起一种和谐,融洽,宽松,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努力倡导乐教乐学的新风,为学生创设"想说,想问,想做""敢说,敢问,敢做"的课堂环境;让"独奏曲"变"交响乐"。关注每一位学生,让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全员参与,全程参与。通过小组合作,目标任务,让课堂灵动起来,让课堂在思想的交锋,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中进入高潮;生成课堂。有人说,课堂的生成就是"无法预设的美丽"有经验的老师更关注的是课堂的细节,一次活动的小插曲,一次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都有可能成为课堂生成的资源,成为教学中最美丽的一部分。

案例三:在一次绘本课,我分享了《等会儿聪聪》当我们读完了一遍故事,我问:“怪兽是什么?”

学生:眼睛很红,有尖尖的牙齿!

我:除了怪兽,在这个故事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妈妈的爱。

我:为什么只有妈妈的爱呢?

学生:因为妈妈在做家务,爸爸却在看报纸。

短短的几页书,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爱,即使是孩子像怪兽一样,却不能理解爸爸的爱。这也许就折射出很多家庭关系结构中的一些现状,由于现实原因,很多家庭的亲子关系中出现爸爸的错位或缺席,妈妈承担的育儿时间较多,导致孩子对于父爱与母爱的理解不全面。

3. 做家长的的合作者。

家校工作开展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从系统,身份,信念,定位来说,学校,老师和家长首先要保持目标的一致性。就像三匹马要拉动一个马车,必须要方向一致,才能又快又稳地前进。

1.保持良好的沟通。我坚持每天把孩子们在校的一些好的表现,通过班级QQ群,反馈给家长,家长也会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反馈给老师,对于一些疑惑或问题我也会认真,理性地解答或建议。

2.开展活动增进家校关系。我们学校每个人月都会举行主题活动。如:2月份元宵节,我们家委组织家长们过来学校教孩子做汤圆,分享家乡美乡美食,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拉进了家校合作的联系,班主任恰好起到了纽带的作用;3月份的植树节,我们班家委给每个孩子买了个小花盘,让孩子们种下自己的种子,并“静待花开“。4月份清明节,我们做了手抄报,还鼓励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踏春,并分享踏春的小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3.家访工作,深入了解家庭与成长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和科任老师们走访了18个家庭,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生活习惯,亲子沟通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深深地理解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有着根基的作用。

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同乐社区大部分孩子的家庭都是住在出租屋里,有三房的,有1房的,有楼顶,有地下的,生活条件普遍比较简陋。但,有的家庭非常注重给孩子营造一个“家”的氛围,比如:蔓菲,林迪同学,房子虽小,但干净,整洁,处处体现育人氛围,有自己的单独房间,一张书桌,一盏台灯,一张小床。孩子在自己独立的小天地里,容易学会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家,是言传身教的榜样。在与家长的的交谈中,我能感受到父母言语和行为带给孩子无形的影响,有放任型教育,有专制型教育,有民主型,而榜样式的教育,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先躬身先做。比如:豪豪妈妈,虽说学历低,但非常善于后天学习,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积极,向上,阳光活泼的正能量。这种人生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

教育是"静"的艺术,是"动"的事业,是"实"的工作。我愿做一名平凡而不平庸的老师,我更加热爱我的班主任工作,回首这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和学生之间,互为榜样,彼此滋养。有欢笑,有泪水,有故事也有事故,这些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人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未来我也将会和我的孩子们一起遇见《最好的未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