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秋水》教学案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导语:《秋水》是庄子的一篇文章,有关哲学思考,下面是《秋水》教学案例,欢迎参考!

  【教学设计整体分析】

  这节公开课着眼于引导学生研习课文,从而真正成为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研究性阅读,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短时间里把握文章全部内容是有着相当的困难的,因此执教者着意引导学生在把握有关文言字词的理解的同时,努力呈现与文本相关的人文与掌故,从而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与文学氛围中,真正体悟庄子的智慧与文风,并在这过程中,注意积累,夯实语言基础,提高人文素养,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授课者在这节公开课教学中定了两个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指导学生领悟庄子的思想在《秋水》中的体现;进一步体味庄子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教学难点确定了以下两个方面: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 掌握对比的写法,并使学生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教学方法采用:研读法;讨论法。授课者对学生能轻易掌握的知识不讲或者说讲得很少,对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基本不讲,对学生一定要掌握的但以难以理解的内容多角度解析,整节公开课教学中授课者非常注重难点分解及课外拓展。这节课的设计意图准确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同时对教材本身的意图也把握得非常到位。

  【教学过程深入分析】

  【导语点评】介绍庄子时,有的老师只字不提,或只一句“庄子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而轻轻带过,有的老师全搬教参介绍,一字不漏地读,或从大学课本照搬来大讲特讲。其实,这两种做法都将走入文言文教学的误区。前者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标,即文化的传承性,而只重字词教学,使文言文变为一堆死文字;后者则可能会占用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的积累这一基础教学的时间,使初中文言文教学变成空中楼阁。以笔者之陋见,介绍先秦诸子的思想应把握以下原则:一要介绍,二要通俗易懂,三要适量。具体方法有对比法、系统法、记忆法等。这节公开课的授课者在导语中先是对作者的重点介绍,这一部分文字是学生应该记住的,接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庄子的一些基本思想。在导语中引用名人评庄子的话,避免了与开头介绍的内容重复,同时又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文本解读点评】

  1、教师先诵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师背诵《秋水》,学生勾划出一些生字词,师生明确本文所要掌握生字词,明确文章中的两个通假字。教师以“泾”提问:“直流的水波”究竟是怎样的“水波”?此问意在引导学生注意品味课文语言。  2、再读课文:学生集体诵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子的停顿。集体读一遍后,教师纠正读音句。教师指导学生把庄子的神韵读出来,进行第二次集体诵读。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课前要求,将教师列出的词语进行正确的注解。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总结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等情况。在此基础上,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庄子描绘的壮阔的境界。

  课文梳理的四个环节,教师充分注意到覆盖文章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注意到问题设计的梯度。

  【文本研习部分点评】

  教师出示幻灯片中的问题:1、这篇文章出现了哪两个人?主要讲了什么样的故事?(要求用原文回答)2、河伯看到什么景象后“欣然自喜”?(百川灌河 不辩牛马)3、为什么会不辩牛马,这说明了什么?多远的'距离才能使你不能分辨牛和马呀?我们可不可以想一个成语来形容河伯的心理?(狂妄自大,踌躇满志,洋洋自得,夜郎自大)4、见到大海之后,河伯为什么要望洋兴叹呢?(东面而视,不见水端)5、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河伯只是感慨自己的可笑吗?要求学生集体把河伯自责的语句读一遍。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请将河伯向海神若感慨的一段文字,口头翻译给同桌听。请大家注意“始吾弗信”。联系上文,这里说的“弗信”究竟“弗信”什么?(有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在现在的河伯看来,“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可不可以?现在看来是可以的。6、从下文河伯的“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一句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点评:授课者共展示了6个问题,文本研习的环节非常出色,既环环相扣,又一步一步引向到文章的本质。要求学生以原文作答,进一步体现了执教者的文本意识,同时,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掌握。这里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精神,同时,将文章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充分揭示了出来,点出了文章的功用与价值。这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现非常重要。

  【难点分解部分点评】

  分解难点1:现在,我们看文中的河伯,当他面对浩淼无际的大海时,他感到了什么?

  分解难点2:河伯在感叹自己的渺小时,为什么又要说到孔子和伯夷呢?

  分解难点3:“至于子之门”,这个子是指谁?海神若。河伯和海神若是神的化身,其实他们身上也暗含着人的品质,我们还可以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考虑,想想这两个人身上,特别是河伯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东西?

  分解难点4:课文中“东面而视”一句中的“而”,有人解释成表顺承关系,有人理解为表修饰关系。你认为哪种解释正确?

  点评:分解难点的设计非常巧妙而成功。在这环节中,非常含蓄地进行了人物分析,化有形为无形,富有极高的教学智慧。此外,顺承关系侧重于前后两部分的先后顺序,修饰关系则侧重于前后两部分的主次。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单独看这句话,“而”的这两种解释都可以成立。按照字面意思此句可以理解为“先面朝东,然后再看”:也可以理解为“面朝东地看”。但在此文中“而”表修饰关系为好。

  【拓展延伸部分分析】

  教师先利用幻灯片展示关于庄子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翻译,归纳。明确故事内容及庄子思想,授课者介绍这一教学环节,既注意到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又注意到知识积累,以一种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介绍庄子。拓展延伸这一教学环节,既使课堂视野开阔,也对学生进一步认识庄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接着授课者又上学生对庄子成语进行接龙,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课后,教师又引领[生说: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找来《秋水》全文。

  【课堂作业部分分析】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己。”语文课堂中要“精讲多练”,从“重讲轻练”的传统中解脱出来,提倡精心设计作业,真正做到发展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负担。这才是我们做教师的当务之急。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将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式教学变为师生共动、相互促进的合作式教学。课堂作业的设计更应讲求实效性,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做训练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设计练习要富于弹性选择、要注重启发和变性创造。此节课堂中,教师先设计了四位课程研究专家对文章主旨的看法及结论,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认可的一种看法及结论,并说明理由,这是一道探究性练习题,注重考察学生思考及研究的能力。第二道是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来理解有分歧的字词含义,教师在讲到解释有分歧的字词时,应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在讲解词类活用时,最好给学生讲清词类活用的条件,让学生牢固树立“条件意识”。如“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动词”。另外,在判断具体的词义时,还要让学生树立“结构意识”。即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或者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