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易升平中上元令文言文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0

1. 文言文张易升平中上元令

张易,升元中上元令,后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刺史朱匡业使酒陵人,果于诛杀,无敢犯者。易赴其宴,先故饮醉。就席,酒甫行,寻其小失,遽掷杯推案,攘袂大呼,诟责蜂起。匡业愕然不敢对,唯曰:“通判醉甚,不可当也。”易嵬峨喑哑自如,俄引去。匡业使吏掖就马。自是见易加敬,不敢复使酒,郡事亦赖以济。

整段出自

张易,异平年间为上元令,后来以水部员外郎的身份,歙州就职。刺史宋匡业常发酒疯,盛气凌人,甚至杀人,没有人敢去冒犯他。

张易有次去赴酒宴,事先作酒醉状,就席时,宾主才开始敬酒,就数落宋匡业的过失,把酒杯丢在桌上,卷起袖子大声呼叫,并诟骂不停。

宋匡业惊恐得不敢对答,只是说:“通判喝醉了,不要惹他。”

张易更加高傲,暗哑着喉咙自言自语,不多久要离开,宋匡业急忙命人把张易扶上马去,人此以后,宋匡业对张易更加敬重,再不敢藉酒装疯,郡里也因此得以平安无事

这里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典故

2. 狄青智夺昆仑关翻译文言文

狄青智夺昆仑关【题解】原文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沈括的《梦溪笔谈·权智》.北宋皇佑四年(1052),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宋王朝任命狄青为枢密副使,率兵征讨广南.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力图恃险固守.因此,夺取昆仑关就成了宋军南进的关键.这则笔记记述狄青智取昆仑关的故事.狄青利用节日时机,布下迷阵,声称要在军中大宴将领三夜,但却在第二夜宴会中途突然退席,暗地率领军队偷袭昆仑关成功.文中记述了狄青的诱敌策略,突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战争是一种斗智斗谋的艺术.在战争中以假象迷惑敌人,攻其不备,就成为军中主将克敌制胜的策略.在我国历史上,以智谋取胜的战例为数不少,而昆仑关之战就是其中的范例,因而在中国军事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原文】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注释】1、枢密副使:枢密使,官名.唐代宗始置,以宦官为之.其后宦官以此干预朝政,甚至废立君主,至昭宗时始改任士人.五代、后梁改名崇政使,后唐复称枢密使.宋代则以之称枢密院的长官.枢密副使为枢密院的副职.2、宣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3、侬智高:宋代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壮族首领.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起兵反宋,攻破邕州(今广西南宁),自称仁惠皇帝.后被狄青等率兵攻破,遁逃大理国,不知所终.4、昆仑关:关名,在今广西邕宁东北昆仑山上.5、上元节:即元宵节.6、燕:通“宴”,宴请.7、将佐:将领及佐吏.指高级军官.8、飨:招待酒食;犒劳,慰劳.9、暂:即刻;马上.10、如:动词,往;到……去.11、久之:很久.之,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补足音节.12、谕:晓谕;告诉.13、孙元规:即孙沔(公元996—1066年),宋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皇佑中,为湖南安抚使兼南东、西路安抚使,因平侬智高有功,授枢密副使.14、行酒:监酒,在席间主持酒政.15、数:副词,屡次;多次.16、劝劳:慰劳,劝慰.17、三鼓:即三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译文】狄青做枢密副使,到广南西路宣喻朝政,安抚军民.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狄青率军到达宾州,当时正值元宵节,他下令在军中大张灯火,第一夜宴请军中的将领,第二夜宴请随从军官,第三夜犒劳军校.第一夜饮宴奏乐通宵达旦.第二夜二鼓时分,狄青忽然称病,即刻起来进入内帐.过了很久,派人告诉孙元规,要他暂时主持宴席,自己稍微服点药就出来,并多次让人向座上宾客劝酒.到了拂晓,将校们都不敢擅自退席,忽然有人飞马前来报告说:当天晚上三更时狄青已夺取了昆仑关.。

3.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A、当:判罪;译文:后来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除去罪名.C、物:别人、他人; 译文: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傲慢,被同僚所嫉恨.D、寤:睡醒,译文:到了酒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2)A、因:介词,于是/依靠,凭借.B、而:连词,表转折.C、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以:介词,表目的,来.故选A.(3)B、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是“戏”,即开玩笑,并非专门为了批评诸王,结果也不是差点被诛杀,而是被高宗愤怒斥责,赶出沛王府,原文表述为: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故选B.答案:(1)B(2)A(3)B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构思毫无凝滞,文章感情豪迈奔放,与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这是王家的三棵珠树啊.”沛王李贤听说了他的名声,召他为沛王府修撰,十分爱护、看重他.当时各位王侯斗鸡,相互之间有胜有负,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文》.高宗看了文章后,发怒说:“根据这文章,这是相互构陷的兆头.”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王府.过了很久,补职为虢州参军.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傲慢,被同僚所嫉恨.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又害怕事情泄露,便杀了曹达来堵塞消息的来源.后来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除去罪名.当时王勃父亲王福畤是雍州司户参军,因为王勃而被降职为交趾令.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南海,他落水而亡,当时二十八岁.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四人,(认为他们)一定会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之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文静,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其他的能善终就是幸运的了.”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父亲王福畤因王勃的缘故而被降职为交趾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刚重修完滕王阁,九月九日大会宾客,预先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于是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但到了王勃,他欣然不推辞.阎都督很恼怒,起身借口更衣离开,只是派遣小吏窥察王勃的文章就来报告.小吏(看后)一再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惶地说:“天才啊!”请求他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王勃写文章,最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就酣畅饮酒,拉起被子蒙脸躺下,到了酒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稿”.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称“四杰”.杨炯曾说:“我对排在卢前感到惭愧,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4. 狄青智夺昆仑关翻译文言文

一、译文

狄青为枢密副使,守卫广南西路。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狄青军至宾州,正值上元节,他下令军中大张灯火,第一夜宴请军中将领,第二夜宴请随从军官,第三夜犒劳军校。

第一夜饮宴奏乐通宵达旦。第二夜二鼓时分,狄青忽然称病,即刻起来进入内帐。过了很久,派人告诉孙元规,要他暂时主持宴席敬酒,自己稍微服点药就出来,并多次使人向座上宾客劝酒。到了拂晓,将校们都不敢擅自退席,忽然有人飞马前来报告说:当天晚上三鼓时狄青已夺取了昆仑关。

二、原文

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

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

三、出处

《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梦溪笔谈》成书于11世纪末,一般认为是1086年至1093年间。作者自言其创作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发点则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书名《梦溪笔谈》,则是沈括晚年归退后,在润州(今镇江)卜居处“梦溪园”的园名。

二、作品赏析

公元1052(北宋皇佑四年),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宋王朝任命狄青为枢密副使,率兵征讨广南。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力图恃险固守。因此,夺取昆仑关就成了宋军南进的关键。这则笔记记述狄青智取昆仑关的故事。

狄青利用节日时机,布下迷阵,声称要在军中大宴将领三夜,但却在第二夜宴会中途突然退席,暗地率领军队偷袭昆仑关成功。文中记述了狄青的诱敌策略,突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战争是一种斗智斗谋的艺术。在战争中以假象迷惑敌人,攻其不备,就成为军中主将克敌制胜的策略。在我国历史上,以智谋取胜的战例为数不少,而昆仑关之战就是其中的范例,因而在中国军事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

三、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公元1031年(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母徐氏,是苏州吴县人,知书达礼,谙通文墨;父沈周,为官清正,不主张严刑苛法,到泉州任职时,沈括随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狄青智夺昆仑关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1----3 A D A 4.(1)等到弟弟娶了妻子,家里所有的田地.住宅都平分完毕,只有银子的事情哥哥绝口不提。

(关键词:“及”“讫”“道及”) (2)(袁公)偷偷告诉那盗贼,要他诬告(如皋县那个贪财的)哥哥,发出拘捕令把哥哥逮捕来了,并起出所藏金银若干,立案审查。(关键词:“谕”“扳”“移文”) 附:参考译文 有这么一对打官司的兄弟,他们是江苏如皋县人。

父亲向来富裕,生了两个儿子。临死的时候,(父亲)把几万两银子当着小儿子的面交给大儿子,说:“等到你弟弟长大成人了,再分给他一半。”

等到弟弟娶了妻子,家里所有的田地.住宅都平分完毕,只有银子的事情哥哥绝口不提。弟弟向哥哥索要银子,哥哥不认账,为此他们连年打官司。

历任县令都因为没有(财产分割的)字据,不认为弟弟有道理。 弟弟听说上元县令袁简斋(袁枚)先生善于断案,就越过县界去告状。

袁公(接了诉状后)立即把弟弟赶出(公堂),却暗中派人把弟弟叫去,隐藏在官署中。适逢刚刚破获一起积压的盗窃案,袁公就偷偷告诉那盗贼,要他诬告(如皋县那个贪财的)哥哥,发出拘捕令把哥哥逮捕来了,并起出所藏金银若干,立案审查。

哥哥供认说:“我父亲很富裕,所藏金银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东西,还有一部分没有分给我弟弟。”袁公说:“如果真是你说的这样,要把你弟弟叫来当面对质。”

说着,立即把他弟弟叫了出来,说:“你哥哥已经供认还有钱财没有分给你,我现在就替你们平分掉。”哥哥(这时)哑口无言了。

6. 汪澈,字明远文言文原文

宋史·汪澈传原文汪澈,字明远,自新安徙居饶州浮梁。

第进士,教授衡州、沅州。用万俟卨荐,为秘书正字、校书郎。

轮对,乞令帅臣、监司、侍从、台谏各举将帅,高宗善之,行其言。除监察御史,进殿中侍御史,特赐鞍马。

时和戎岁久,边防浸弛,澈陈养民养兵、自治豫备之说,累数千言。显仁皇后攒宫讫役,议者欲广四隅,士庶坟在二十里内皆当迁,命澈按视。

还奏:"昭慈、徽宗、显肃、懿节四陵旧占百步,已数十年,今日何为是纷纷?汉长乐、未央宫夹樗里疾墓,未尝迁。国朝宫陵仪制,在封堠界内,不许开故合祔,愿迁出者听,其意深矣。

"高宗大悟,悉如旧。叶义问使金还,颇知犯边谋,澈言:"不素备,事至仓卒,靖康之变可鉴。

今将骄卒惰,宜加搜阅,使有斗心。文武职事务选实才,不限资格。

"除侍御史。左相汤思退不协人望,澈同殿中侍御史陈俊卿劾罢,又论镇江大将刘宝十罪,诏夺节予祠。

三十一年,上元前一夕,风雷雨雪交作,澈言《春秋》鲁隐公时大雷震电,继以雨雪,孔子以八日之间再有大变,谨而书之。今一夕间二异交至,此阴盛之证,殆为金人。

今荆、襄无统督,江海乏备御,因陈修攘十二事。殿帅杨存中久握兵权,内结阉寺,王十朋、陈俊卿等继论其罪,高宗欲存护使去,澈与俊卿同具奏,存中始罢。

会金使高景山来求衅端,澈言:"天下之势,强弱无定形,在吾所以用之。陛下屈己和戎,厚遗金缯,彼辄出恶言,以撼吾国。

愿陛下赫然睿断,益兵严备,布告中外,将见上下一心,其气百倍矣。"除御史中丞。

7. 求一篇文言文的翻译,急啊

上元年间,韦机升任司农卿,管理园囿,建造上阳宫,并且将洛水上的中桥从立德坊偏 僻处迁到长夏门街, 当时人们称赞这是既省功夫又方便的事。

有个道士朱钦遂是天后所用的人,乘坐驿站车马到东都,所作所为横暴放纵。韦机囚禁了他,于是就秘密奏报说:“道士假称皇后差遣,依仗权势,臣担心有攒皇上清明的名誉,成为祸患的开始。

”高宗特派宦官好言慰问韦机,将朱钦遂流放到边州,天后因此很不高兴。仪凤年间,韦机因家人犯偷窃罪而 受到牵连,被宪司弹颏,罢免了他的官职,永淳年间,高宗前往东都,当芳桂官驿,召见韦 机,命令他以平民身份管理园囿。

皇上想要恢复他的官职,被天后排挤而作罢,不久命令他 处理司农少卿的事务,韦机却在这时候去世了,韦机有个儿子叫韦馀庆。 韦馀庆官至右骆卫兵曹,很早去世了,韦馀庆的儿子叫韦岳。

韦岳也圈有治理才能而著名,武则天时,多次转任汝州司马。正值武则天到长安。

朝廷 召见他做尚舍奉御,随从皇上返回西京,因而福觅。武则天对他说:"你是韦机的孙子,勤勉 能于确有家风。

你的家事,朕全知道。于是询问家人的名字,赞赏慰问了好长时间。

不久委 任韦岳为太原尹。韦岳从来不熟悉武事,坚持推辞边地的任职,由此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贬 任宋州长史,历任海州、虢州刺史,所到之处都扬显威名。

8. 《娄师德荐才》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娄师德荐相》翻译为:

娄师德,郑州原武人。二十岁时考中进士科,授任江都尉。扬州长史卢承业赏识他的才能,曾对他说:“你是做宰相的材料,我要把子孙托付给你,怎麽能用对待属吏的平常礼节来对待你呢?”

上元初年,娄师德几次补任监察御史。正值吐蕃侵犯边塞,朝廷招募勇士前去讨伐,娄师德上表直言请求充当勇士。高宗大喜,特授予朝散大夫名分,从军西征,他屡立战功,升任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主持营田事。天授初年,几次升官授左金吾将军,兼检校丰州都督。并依旧知营田事。武则天降书慰劳说:“卿平素满腔忠勤,又精通武略,朕因此把要害地区委托给你,把军队大权交付给你。自从卿受命守备北疆,总管军队事务,往返灵、夏之间,检校屯田,收获很多,京仓丰足。省去了和籴的费用,免除了转运的艰难,两军及北镇兵马好几年都能够自给自足了。勤劳的成效,日益显著,特别给以嘉奖,表示深深的喜悦。”

长寿元年,召入娄师德授夏官侍郎、判尚书事。第二年,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对娄师德说: “官军在外镇守,必须依靠边境营田,卿应当不怕劳苦,再次充任检校使。”於是又任娄师德为河源、积石、怀远等军及河、兰、鄯、廓等州检校营田大使。不久升任秋官尚书。万岁登封元年,改任左肃政御史大夫,并依旧主持政事。证圣元年,吐蕃进犯洮州,朝廷令娄师德与夏官尚书王孝杰前去讨伐,在素罗汗山与吐蕃大将论钦陵、赞婆交战,官军大败,娄师德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

万岁通天二年,召娄师德入朝任凤阁侍郎、同凤合鸾台平章事。当年,兼检校右肃政御史大夫,并知左肃政台事,又与河内郡王武懿宗、狄仁杰分道安抚河北各州。神功元年,授任纳言,多次受封为谯县子。不久诏令娄师德充任陇右诸军大使,并检校河西营田事。圣历二年,突厥入侵,又令他检校并州长史,兼充天兵军大总管。当年九月去世,追赠凉州都督,谧号为贞。

当初,狄仁杰未做宰相时,娄师德曾经推荐过他,等到狄仁杰做了宰相,不知道娄师德曾经推荐过自己,多次排挤娄师德,让他充任地方官。武则天曾拿出娄师德过去的推荐书让狄仁杰看,狄仁杰非常惭愧,对人说:“我得到娄公如此宽容,这才知道我比娄公差得太远了。”娄师德很有学识修养,度量大,喜怒不形於色。自从全力担负边疆重任以来,前后三十多年,恭勤对待部下,孜孜不倦。虽然参知政事,深怀畏避之心,始终能保持功名,很受有识之士推重

哦!

9. 狄青智夺昆仑关翻译文言文

一、译文 狄青为枢密副使,守卫广南西路。

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狄青军至宾州,正值上元节,他下令军中大张灯火,第一夜宴请军中将领,第二夜宴请随从军官,第三夜犒劳军校。

第一夜饮宴奏乐通宵达旦。第二夜二鼓时分,狄青忽然称病,即刻起来进入内帐。

过了很久,派人告诉孙元规,要他暂时主持宴席敬酒,自己稍微服点药就出来,并多次使人向座上宾客劝酒。到了拂晓,将校们都不敢擅自退席,忽然有人飞马前来报告说:当天晚上三鼓时狄青已夺取了昆仑关。

二、原文 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

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 首夜乐饮彻晓。

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

三、出处 《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梦溪笔谈》成书于11世纪末,一般认为是1086年至1093年间。作者自言其创作是“不系人之利害者”,出发点则是“山间木荫,率意谈噱”。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沈括晚年归退后,在润州(今镇江)卜居处“梦溪园”的园名。 二、作品赏析 公元1052(北宋皇佑四年),广源州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宋王朝任命狄青为枢密副使,率兵征讨广南。

当时,侬智高据守昆仑关,力图恃险固守。因此,夺取昆仑关就成了宋军南进的关键。

这则笔记记述狄青智取昆仑关的故事。 狄青利用节日时机,布下迷阵,声称要在军中大宴将领三夜,但却在第二夜宴会中途突然退席,暗地率领军队偷袭昆仑关成功。

文中记述了狄青的诱敌策略,突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战争是一种斗智斗谋的艺术。

在战争中以假象迷惑敌人,攻其不备,就成为军中主将克敌制胜的策略。在我国历史上,以智谋取胜的战例为数不少,而昆仑关之战就是其中的范例,因而在中国军事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

三、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公元1031年(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