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千古厌战诗之祖——《采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谈及《采薇》,大家可能都记不起来了,亦或者印象只停留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我比大多数人知道的略多一点,继"雨雪霏霏"之后又有"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其实呢,如果采薇仅有以上一章,并不足以称上千古厌战诗之祖。全诗完整有六章,一章紧扣一章。

据我所了解,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作者是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于寒冬腊月时分在返乡途中所作。前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表意并循序渐进,表达了想念家乡盼望归期的思想感情。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愈发急切难耐。第四第五章追述紧张艰难的军旅生活。

采薇采薇,薇,豆科野豌豆的一种。正常情况下,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虽不至于大鱼大肉但是将士的基本温饱应该得到保障。而作者已经沦落到"采薇"的地步了,说明当时情况已经不容乐观。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打死不吃公家粮,即不上朝为官。如果说作者本有借用典故之意,那么不妨理解为想早点退役回家,厌倦军中生活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家的观念甚重,文中两句"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和"曰归曰归,岁亦阳止"两句交代了时间,前者是想回家了,转眼到了年末;后者是想回家了,转眼到了小阳春季节(今十月小阳春)。从冬至春,春至秋,三言两语写出天地四时,又由白居易的"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联想到采薇采薇,却采之不尽,自然生物的生死消长,都成了生命的见证,人生的写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的独到见解就是对作品的再创作,可谓诗无达诂,有歧义实为正常也。

根据百度百科显示,用军士的职位来概括作者身份,也不是不可以,但根据下文的白话翻译,第三章"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的翻译"。那么应该默认此篇为将领或者指挥官级别人物所写,为什么呢?因为能接受王室差遣的都是官这一点近乎常识。根据这一思路理解,似乎《采薇》成了一首你从未细品过的诗。——

①靡室靡家,糜,没有的意思。没有家室就是未成亲的意思(没有家人不太可能,否则思乡之情说不过去),如果说已经成亲了,有家等于没家,未免太过残忍。那么这样一位年少小伙子在军营中摸爬滚打出生入死数年,当了将领,半生都献给边防事业,内心怀着家人,厌战在所难免。

②"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的白话译文是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回不了家。另一说,我从军出发以后,还没

有人来慰问。根据古代单音节词的特点,理应解读成后者——我的家人在我从军后没有来看过我。但是上一句写军中事务接连不断,作者无法抽身,显然理解成担心回不了家更贴切。

③"一月三捷"、"岂不日戒?玁狁孔棘!"写出来戒备森严,常打胜仗。但是回头想一想,两军多次交战,只许你胜我败,说不过去吧,所以我认为这里面的深层含义应该是光是一个月就打了很多次仗,有打仗就有死人,如果我不戒备森严,就可能输掉战争,死亡会更大,甚至"我"也会丧命于此,加上前文采薇,说明此时情况不容乐观,大家已经快撑不下去了,再不结束战争,真有可能战死沙场,化作鬼魂游荡在黄土山石之间。而家人还在等着回去团聚,却不得团聚。于是乎厌战情绪空前高涨,是此诗的一个高潮。

④最经典的桥段自然要留到最后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又过去一春一冬作者已经对时间麻木了。根据一个"往"字,我把它理解为"前去,前往"的意思。所以,这位将军可能已经捱到退役回到家乡,或者侵略者已经被打退,亦或者负伤得病身残退居后方……从第五章到最后一章中间也许省略了一个省略号,其中发生了什么我们已经不得而知。遥想当年我去前线的时候,家乡的这颗杨柳还是青葱的,今天我回到家乡这里(今我来思中的思没有实义哦),只剩白茫茫的大雪,我走的很慢,又渴又饿,就像行军一样,内心的悲哀,(在家乡)没人能懂。为啥说没人懂,毕竟时过境迁移,他实在太久没回来了,家乡的人也许都忘记他,或者新生一代已经没人认识他,操劳一辈子,到头来啥都没有,啥都不是……净剩唏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