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特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0
浅谈现代散文的特点

——“形散神不散”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形式精粹亲切。表达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结构特点的集中体现。?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首先,取材广泛、形式自由灵活是“形散”的第一个表现。何谓取材广泛,是指散文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囊括宇宙人生的各个大方面,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皆宜,风花雪月、山水虫鱼,乃至一声鸟唱蝉鸣、一道闪电、一滴水、一棵花草;战事纷争、巨大事故,乃至细微争吵;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美丑善恶,乃至一个灵感、一种意象、一个迷梦。比如我国现代散文园地的一篇经典力作,也是茅盾先生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白杨礼赞》。它取材于西北高原上最常见的一种树木:白杨。正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其次,散文的结构自由灵活。线索是结构的核心,线索抓不准,结构就理不清。文章开头,作者虽直接点出礼赞对象,却不急于描写阐发,而是轻宕一笔,用舒缓亲切的笔调引领我们在黄土高原上漫游起来。你看,忽而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忽而又是“宛苦并肩的远山”;本来是“雄壮”一下子又变成了“单调”,令人应接不暇……作者如此不厌其烦地泼写塞外风光,是在为白杨出场布置背景,渲染气氛……不妨设想一下,作者如果直接承前写白杨的“形”和“神”,而不是先写白杨赖以生存的“景”,那么,白杨的“笔直”和“坚强”就会有根基不牢之感。所以,这种“放”,从根本上说,是为巧妙的“收”,是貌离而神合,形神兼备。

再次,《白扬礼赞》在表达方式,语言运用方面准确、生动和优美,收放自由,把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表现得十分突出。作者写“形”,用的是工笔细描的手法,他先用“力争上游”这一人格化的语言,总括出白杨在外貌形态上的基本特征,然后牵引着人们的视线,自下而上地观察白杨的“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