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9-23
不知道😅😅😅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2
读《孔子的故事》有感
暑假,我和爸爸一起读了一本课外书,书名是《孔子的故事》。
这本书记录了孔子的一生,从孔子的出世,讲学,周游列国;再到编写《春秋》,宣扬“仁政”“德政”的一系列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有虽一套不周全却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
孔子是一位品学兼优,虚心好学的人,他从小就十分崇尚礼制,读书也十分勤奋、谦虚。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好学,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况且,在他立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时,他的母亲就死了。他在种种挫折下,不但没有泄气,反而更加发愤了。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的这种精神,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们都要努力学习,不放弃,把压力化为动力。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样才算得上聪明。孔子就抱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虚心的向他人学习,以来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有的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有点自以为是,瞧。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失去了增长知识的机会,影响了自己的进步,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抱着虚心的态度。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正是需要这种执着和坚持吗?但事实上,有些人做一件事,总是只要做了就行了,从来没有想过把一件事做精、做细,完全不去思考与挖掘事物的深层含意。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巧、做细的人,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从中看出一个人将来的成功与否。如果一个人,对待任何事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这样的人,何愁不会成功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