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角色为话题的议论文开头(要优美的排比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3-10
实守信不吃亏

说起诚实守信,我便想到一则故事:一位90岁的独身法国老太太住在一套价
值30万法郎的别墅里。有位律师看上了这处房产,便与老太太签订了一份契约。
按规定,律师每月付给老太太2500法郎的生活费,而老人去世后的所有房产归律
师所有。然而,令律师想不到的是,老人居然又活了30年。这样律师一共付了90
万法郎,就是按分期付款30年买房,也足够买下三四套这样的房子了。因为这事
常被当作“笑料”传来传去,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
就这件事本身来看,律师是吃了亏,还由此留下“贪小便宜吃大亏,聪明反
被聪明误”的笑料。但我却认为这恰恰是律师遵守诺言、为人诚实的本质所在。
作为律师,他完全可以利用他的法律专业知识,采取法律手段终止这个“意料之
外”的契约,但他始终没有,一直忠实地履行契约。
这同时使我想起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我所住的生活区有两位常来收废品
的农民,一位姓张,一位姓王,年龄都在50岁左右,家里都有老人和正在上学的
孩子,日子过得都不富裕。张做事诚实,为人实在,每次收废品都是称多少就是
多少,从不在秤上“做手脚”,收购价格不仅透明公开,而且回收交货也从不弄
虚作假。而王则不同,他净靠手腕搞回收,秤上“宰”人不算,价格也是看人而
定,凡是老人小孩卖废品他就低价收购。时间长了,胆子大了,花样也更多了。
一次,张王二人一同去交货。看起来体积同样大小的一袋废品,张的只有30
多斤,王的却有50斤。于是收购站打开检查,发现王的袋子里不仅加了砖头,而
且所有废纸都蘸了水。后来,张成了回收站命名的“模范收购户”,不仅收购范
围越来越大,而且收入也日渐稳定。而王不仅受到处罚,丢了职业,还坏了名声。
律师与老太太的故事,张与王的得失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简单的反省与思考,
更多的是值得弘扬、效仿的诚信道德。遵守诺言,诚实守信,有时会有一些损失,
也有可能失去一些东西,但同时又能得到更多的东西,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
而且有些是金钱都无法买到的——那就是良心与道德。做人做事,都需要道德
来支撑,不讲道德,丧失良心,就没有诚信可言。形成诚信的社会风气,推动整
个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既要有制度作保障,更需要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从细节
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这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赞同23| 评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