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格

近日在一些动漫网站上看到了一个新名词--人格.请问是什么,希望各位给予解答.谢谢
不是一般的人格,是一个新的名词

第1个回答  2006-02-20
  独立性是现代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而独立性的培养与传统人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负面影响给青少年独立性的培养造成了诸多误期。本文着重阐述传统人格与青少年独立性的影响与引导。传统人格对青少年独立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人格崇拜的服从和膜拜让中国人的心理具有极强的依赖性,他制他律性,自我抑制性的特点;“家国”中的人物角色定位及对“家国”的义务感弱化了自我,个人独立性减弱;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相对应的崇尚经验意识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青少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与中国人注重和谐,追求安定的文化心态相应,中国人的传统人格不是强烈自我表现,而是执两用中,温顺谦和,带有较强的“中庸心态”特点;这种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自我。另外,传统人格中的正面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在传统权威人格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自主独立等的精神对现代青少年独立性的培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具有较强的自主、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中国21世纪青少年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人格特征。然而青少年这一重要人格特征的引导和塑造,却深受前辈的传统人格和过渡人格影响。为更好的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性,必须走出传统人格和过渡人格负面影响误区。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以乡村文化(农业文化)为特征的文化,与这种文化相适应的传统人格具有较强的人格(偶像权威)崇拜特征,跟民族的人格崇拜相应,对经书和老年文意识膜拜也较为严重,这些特征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现代青少独立性的塑造。下面仅从传统人格的特征方面谈谈传统人格与青少年独立性的影响和引导。

  首先对权威的服从和崇拜容易失去自我。中国是一个家国同构,宗法观念极强的国家,人格崇拜极为严重,对对权威的服从和膜拜已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意识。对长辈,上级有所忤逆是“犯上”违反圣旨是“大不道”;不听恩师是“大不敬”。圣君贤臣,顶头上师都具有远见卓识,都高瞻远瞩,思虑周全,都是道德完善之人,他们的所言所语均是“奉天承运,皇帝诏约”,是“圣旨”,不可不听不可不从;他们的所作所为皆为楷模,不可不仿不可不效。导致人们都在依权威的模子来锻造自己,甚而是不分是非曲直的一味模仿。父母要孩子服从自己的权威,皇帝要天下子民服从自己的权威。家庭和社会教育都在注意对孩子“人格崇拜意识”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孩子主体意识的培养。孩子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有时成了“权威的克隆”和应声虫。。武斌在《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中曾剖析了人格崇拜的特点。

  1、很容易接受权威,信仰权威;

  2、重视权威,如果没有权势位,不论他的意见本身如何精辟也往往得到重视;

  3、因循守旧,随波逐流;

  4、不善于对传统习俗批评、拒绝创新;

  5、相信命运,不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事实;

  6、对事实报有刻板意象。

  不难看出这些特点极易让人失去自我没有独立性,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安于常规,没有创造性,甘于在别人的影子中生活。现代青少年崇拜偶像,和“追星”,也极易造成这种误期。家长,学校在对他们的偶像祟拜,和“追星”进行引导时,应注意让青少年明确偶像能为生活提供一个目标,方向,楷模,模仿,学习,深化的是偶像长处和积极进取精神。其目的是完善自我,丰富自我内含发掘自我潜力,塑造一个“我之所以为我”的独立自我。

  其次人格崇拜的服从和膜拜让中国人的心理具有极强的依赖性,他制他律性,自我抑制性的特点。对权威的依赖,如对上司上属,圣君贤臣,家长族长的依赖;对家庭家族的依赖;对传统的依赖以及对人际关系的依赖。“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投亲靠友”,“找靠山抱粗腿”,“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朋友三个帮”等均是这种心理意识的反映。我之所以找到了好工作,我之所以工作出色,我之所以步步高升 靠的不是我有学识,我有才干,我有能力,再加我的努力,我的奋斗。而是我有官父官母,钱叔钱姑;我有“后台”,有“背景”,有贵人提携帮助,所谓有“贵人相助是也”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在现代也习以为常,社会学校家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代人际关系中,有人曾将父辈创造的人际关系提升到了60%以上,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代人很重的依赖思想。青少年要么耳濡目染,要么亲身经历,在如此的“熏陶”下,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孩子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学习靠高师,求职靠关系,工作靠贵人的心理态势。尤其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偏多,家长溺爱有加,往往忽视了孩子的独立性培养,更增加了这种仰仗和依赖心理。在如此环境中的孩子,自我何在,独立性何在,不得不令人堪忧。

  第三, 家国中的人物角色定及对家国的义务感弱化了自我,个人独立性减弱。中国是一个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家在人们的生活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卢作孚曾指出家庭构成了中国人基本的“生活世界”,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中国人就是在家庭的生活活动中寻求了和确立了人生的意义1(参见卢作孚《中国人的建设问题与人的训练》引自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3页)。布克哈托曾对家国,团体意识作过这样的阐述“人只是作为一个种族,民族,家族,党派或社团的一员---只是通过某些一般的范畴而意识到自己”,(布克哈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5页)也反映家国意识对个人意识的弱化。家对于中国人说是一种“本位”,是安身立命和精神寄托的基础和根。这里的家既指小家——家庭,也指较大范围的家——家族(宗族),还指更大层面的家——国家。个人的一切活动在家的范围内展开,个人以家为依托,将视为一个避风港,在家内寻求、获取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个人离不开家庭、家族和国家,而“无家可归”、“亡国之苦”、“亡国之恨”则被视为人生的大不幸,民族的大不幸。武斌认为“对家的依赖决定了个人对家的义务,以家族为本位亦即以义务为本位。实际上中国人对于家庭总有一种近乎神圣的义务感”。(武斌《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第49页)这种义务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整个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在家的范围内规定,个人的生活只有在“家”开,依托于“家”才有意义,这种情况导致对“家”的义务成了人生的主旨,使个人的存在“家庭化”和“家族化”,个人没有自己独有的利益,有的只是家庭,家族,民族,国家的利益,社会的价值取向笼住了个人,家国的集体利益成了个人取舍选择的最后标准。家国的意义重大,从而弱化的个人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相对家国来说,个人的意义不大,个人的努力并非一已的事,而关涉到老少全家,上光宗耀祖,下延香火,光大门庭。“愧作龙的传人”、“败家子”、“不孝子孙”,无颜见先贤圣哲,愧对江东父老,人不仅仅为自己而活等皆是对不起家国的内疚之情的反应。这种情形跟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所感发的“愧对自我”恰恰相反。培养现代青少年的独立性,要注意引导青少年明确家国与个人的关系,“家国意识”不可过重,也不能没有。人不能离开“家国”而存在,看重家国而不迷失自我,强调“我之所以为我”,而不过分张扬“自我为中心”,才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的独立性。

  第四,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相对应的崇尚经验意识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青少年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在农业文化历史悠久的中国,崇尚经验的意识及为严重,以此为中心而形成的崇师崇古崇经书的经验意识。对经书秘笈和老年文明的看重以往过去,把人们的思维禁锢在“熟悉的系统”中,他们“倾向于过去,在历史传统中寻求自己的熟悉系统”,按照前辈所习惯的方式去活动,把传统作为生活的指导。所以中国人有一种“尚古精神”,重视祖先崇拜,恪守“祖宗之制”,好古薄今,因循守旧,以传统主义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4于是呼中国人沉浸在伟大的文明古国的巨影之下,“四大发明”足可自傲,祖宗之制足可远行,先师高参之法中可效仿,四书五经足可为用,圣哲先贤 人们的思维崇师崇古崇经书的经验意识束缚在熟悉的系统中,他“师父使人的头脑局限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奴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67页)而少有自我,少有创新。人们墨守成规,足可以应付,而不必冒险去接触新的事物。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就曾指出“在中国人的态度上,没有什么新的事物发生在现在或未来,所有的新事物都已发生在遥远的过去”(引自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上海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师父老师成了经验经书的传声筒,门徒学生成了经书和师父的“木偶”。名师出高徒,但高徒是经书师父的雕琢的木偶。无需多言,其水平自然还在师父的经书之下。现代许多人依然迷信的“XX秘笈”、“XX策略”、“XX技巧”、“XX方法”、“XX秘方”、“XX之道”、“XX大师指导”、“XX名师大法”流行,跟崇师崇古崇经书的经验意识不无关系。看重前人历经积淀的保贵经验财富,本该提倡,但过分的看重强调,无疑使人成为经验的奴隶和俘虏,它往往使用权人失去独立的自我,缺乏主见,丧失应有的创造性。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意识,应引导青少年大量汲取传统知识,来丰富提高自我素养,同时在具备丰厚功底的基础上,能独立自主的去改革创新,从而走出迷信经验的误区。

  第五,与中国人注重和谐,追求安定的文化心态相应,中国人的传统人格不是强烈自我表现,而是执两用中,温顺谦和,带有较强的“中庸心态”特点。这种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自我,因为要以“和合”、“和谐”为目标,要以“天人合一”为美,于是崇尚“中庸”囿于“熟悉系统”而少有创新。因为要追求安平稳,于是“安土重迁”、“安土乐天”、“安身安心”、主“静”怕“动”、求“稳”怕“乱”。人们为了不打破“和谐”、“安定”的心态,往往压抑自我,适应“熟悉系统”的规范,适宜大众眼光的审慎。其结果便是不太在意“凸现自我”,缺乏创新,进取精神不足,不能坚持自我观点,人云亦云。在培养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时,要引导明确“和谐”,“安定”固然可以作为追求的目标,作为生活的准则,但不宜过分囿于“和谐”,“安定”而迷失自我,失去自我主见,失去进取心。

  前面主要从传统人格的负面影响来阐述其对青少年独立性的培养。其实在传统人格,尤其在过渡人格中,正面影响也是大量存在和不容低估的。在中国人权威人人格崇拜中,从神话传说到历史,人们所崇拜的人当中也透出一股自强不息,勇于开拓创新,敢于为天下先,有较强自我意识的人。《礼记-儒行篇》所提出的理想人格的16种特质中就有一点---自立,也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人格也注意独立性的培养。郑板桥临死前曾让儿子蒸一笼馒头给他吃,他说:“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好汉”。他到死也不忘培养儿子自食其力的能力,他期望儿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能独立支配自己的生活。林语堂在论述理想人格的达观特点时说:“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由此而凸现的便是“权威”,“偶像”关注到自我,能按照自我选择努力实现自我,从某些侧面呈现自我观念独立的自我人格。这种意识有利于强化自我,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它为人们正确对待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有利条件,避免了由于人格模仿而迷失自我。

  中国传统人格虽然把“自立”作为一种重要的理想人格特征。但这种特征在宗法性极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被权威人格层层笼罩,是弱小和不完全的,它为能在传统人格中形成主要特征。到了近现代,随着传统文化的逐渐解体,中国人自我认识的“觉醒”意识逐渐得到了加强,自立自强的独立精神作为“过渡人格”的重要特征也开始确定下来。这种独立性是随着中国人的自我认识的展开而逐步确立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武力、政治、经济、文化的撞击,极大的震撼了中国人依附于传统文化的心理结构,建立在传统文化观念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形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伤害。人们开始对“自我”,“自身”方面的问题、进行反省和追问。“最初的自我认识还是在传统文化提供的观念框架中展开的,并且还停留在器物和社会组织结构层面,即表形文化,有形文化的思考” 武斌在《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第3页中。这种“自我认识”未能涉及自我本质,他仍然是浅层和不完全的。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开始从新的文化观念框架为出发点,立足新的文化价值体系来反省认识自己。“五四”开辟了一条中国人自我认识的路,从此以后,中国人的“自我概念”,“自我形象”的定位才逐渐健全起来。从独立性上来说,中国人的自我认识主要是围绕“民族独立性”,“文化价值的独立性”和“个体自我”的独立性层面科学理性的展开的。

  自我认识作为“民族精神的最高成就”(黑格尔语),它对自己基本文化精神的自觉;对自己文化模式和民族性格的反省和拓新;对自己生存方式和观念体系的理性反思;以及对自己价值意义的确定和评估。它使得中华民族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既对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性格的“正面价值”作了恰当的肯定认同,也用变化的观点对“正面价值”作了新的认识和现代化的评估及补充。同时,还对那些“负面价值”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建立与新的文化价值体系相应的新人格。在自我意识上,对“自我”进行重新“理解和“接受”,确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参考资料:http://column.bokee.com/images/bokeelogo3.jpg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03
第3个回答  2006-02-15
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这就是健康人格。

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但实际上,如果对人格略有所知的话,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人格”。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若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这本专题专门谈论独生子女的人格。我们不希望用学术的语言来谈,而希望用日常用语来谈,有时还需要与家长、教师讨论。没有人能告诉家长、教师怎么做是最好的,因为他们面对着不同的儿童,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人格。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本专题里描述出各种人格特征可能给孩子的生活和前途带来的影响,然后,请家长或老师来选择。比如,我们会告诉读者,根据我们的研究,专制式的家庭教养方式将导致儿童的自卑或攻击性,民主式的家庭教养方式将大大激励儿童的成就动机等等,学习了此专题之后家长、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可能性考虑自己的教育方式。当然,我们也会提出一些建议,但针对某个具体的儿童时,这些建议是否合适也需要教师、家长斟酌。总之,我们要努力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述人格,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于人格,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是需要我们知道的。

我们怎样解释人格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人格的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她)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像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认知需要被视为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视为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先天的遗传因素即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

比如,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不平衡的人如兴奋占优势的神经类型的人则在分配注意力上有一定困难。又如,荷尔蒙中的某种成分分泌过剩,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则容易产生疲劳,这都会引起孩子个性的变化。此外,人的身体外表也会引起人格问题。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从小时候起,我们就把自己的体格、容貌等与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有比别人更好的身体条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或自卑感体验。在我们这次调查中,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也达 42. 3%,也就是说,近 60%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相貌、体形有点问题或有很大问题。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孩子的人格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

对大多数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来说,先天的遗传因素会起一定的作用。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介绍,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个体生活史的作用有很好的描述,比如:

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班都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

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及其与现实的协调,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

这些描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专题里,我们主要讨论影响人格的个体生活史,而不讨论先天遗传因素。这不仅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生活史更重要,也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研究教育方式。遗传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影响这一题目更应由医学、心理学专家来研究。

什么因素会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

那么,在外界经验或个体的生活史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影响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高玉祥列举了家庭、学校、生活实践(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等)三个因素。在儿童全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支持。高玉祥先生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概括(在他看来,人格与个性含义是一致的),如下表: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除了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儿童是在学校里形成较固定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学校对儿童的评价以及儿童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对儿童的人格发生着影响。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实践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同龄群体。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同龄伙伴的影响,年龄越大,其影响也越大。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社会学理论也将大众传媒列为影响独生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我们还未发现人格形成理论提出大众传媒的影响,但我们认为,在大众媒介普及的今天,独生子女的成长难以摆脱大众传媒的影响。因此,作为一种尝试,我们也将大众传媒列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样,在我们的研究中,家庭、学校教育、伙伴关系以及大众传媒被看作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4个回答  2006-02-17
看看<24个比利>你就懂了.
第5个回答  2006-02-20
人造皮革简称人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