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四君子是什么 孔博藏珍 | 花中四君子,画中觅风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31
花中“四君子”,即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梅,迎寒而开,清冷高雅,傲霜斗雪,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格;兰,花朵色淡香清,多生于幽僻之处,典雅高洁,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是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一直以来,儒家所倡导的君子之学深入人心。以花喻君子的品格,是古人的一种风尚,梅兰竹菊“四君子”也成为历代画家反复描绘的对象。
梅花
孔继干墨梅图轴
清 孔子博物馆藏
纸本水墨。绘老梅一枝,枝丫槎错,枝繁花密,生机盎然。款署“铁骨道人”。朱文印“云谷”。白文印两方,一方“孔继干印”,一方“泰兴令印”。
所绘梅花繁而不乱,错落有致,水墨花瓣,轻点花蕊,层次分明。
孔继干(1746-1817年),曲阜人,字阴泗,号樗谷,又作云谷。孔子后裔,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孝廉,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任泰兴知县,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任松江知府。孔继干喜好文翰,善画墨梅,尤其擅长写影,其作品很有林逋《山园小梅》所描述的“疏影横斜水清浅”之意趣。
兰花
招子庸兰石图轴
清 孔子博物馆藏
绢本水墨。绘墨兰两丛。叶繁花茂,上下各一,相互呼应;山石凝重古朴,奇而不峭。款署“招子庸印”,朱文印“铭山”。
此画用墨清新淡雅,所绘兰花笔致精巧,枝叶生动,秀媚飘逸;山石淡墨点皴,略加渲染,凸显文雅清逸之韵致。
招子庸(1793-1847年),原名功,字铭山,号明珊居士,广东南海(今广东佛山)人。出生于书香之家,清嘉庆(1796-1820年)举人,诗文造诣颇深,亦擅画,工竹、兰,有板桥遗风。
竹子
招子庸墨竹图轴
清 孔子博物馆藏
绢本水墨。绘湖石卓然而立,旁出痩竹数枝,趣味盎然。款署“月锄六兄大人正之 弟招子庸”。白文印“招子庸印”,朱文印“铭山”。
构图疏朗有致,痩竹纤条秀叶,湖石玲珑痩逸,富有雅趣。
古代画家绘图时,也常将竹子和兰花这两种意象结合在一起,使画作更加生动,更能衬托出作者追求高雅的品性。
罗聘水墨竹兰图轴
清 孔子博物馆藏
纸本水墨。绘竹劲挺俊秀,墨兰晕染秀媚,山石淡墨微皴,兰、竹、石浓淡相宜,虚实相生。款署“两峰子罗聘画”。白文印两方为“罗聘”“两峰玺印”。
构图清新典雅,运笔流畅洒脱,意趣高雅。
罗聘(1733-1799年),清代画家。字遯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晚号竹叟。祖籍安徽歙县,居住在扬州,为金农入室弟子。工人物佛像花草,亦擅山水,笔调别具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
菊花
恽寿平花卉图轴
清 孔子博物馆藏
绢本设色,工笔重彩。绘孤石浑穆古朴,各色彩菊,娇艳盛开,恰似仕女凤冠,天趣盎然。自题七言诗一首曰:“只爱柴桑处士家,霜重载酒问寒华。秋窗闲却凌云笔,自写东篱五色霞。”款署“白云外史寿平”。朱文印两方为“寿平”“南田外史”,白文印“南田翁”。
绘菊设色艳丽,渲染得宜,描绘精细,花瓣细处清晰可辨,写实感极强。自题诗句意境高远,诗画合一,表现了作者超凡高逸的生活情趣。
君子,谦和有礼,淡泊名利,却又心怀天下,他们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坚定自己的内心,潇洒处世,正如花中的“四君子”,在无人之处孤傲地盛开,却给世间带来一缕清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