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 四十已不惑 一蓑烟雨任平生

有位古人,对时间的感慨,对年少时和他当时用2句话做了评价 ,好象其中有少年不识愁滋味 四十已不惑 一蓑烟雨任平生,谁知道,这个古人的名字,以及他的原话?
大家不要理解错了,这2首词的出处我早知道,也能烂背,我说的是另外一位古人,引用了他们2人的词各一句来感慨自己的心境~~~ 大概意思是20岁时候自己涉世未深,少年不识愁滋味, 如今40岁,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心境已经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dagai大概有点这味道:20岁乳臭未干,涉世不深,少年不识愁滋味;40岁年已不惑,爱我所爱,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就是看了哪个论坛,感觉好象不是原话,才来求原话和作者的

定风波 [苏轼] 自我写的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这首词作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
回答者:琥珀玫瑰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8-29 17:08

辛弃疾
回答者:yewangyilin - 试用期 一级 8-29 17:09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苏轼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竹林穿叶声,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来时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被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

词中描述的是一阵初春时节,他漫步在山麓里,遭遇到一场春雨。扑面而来的山烟迷朦,雨水穿林打叶,别人都狼狈不堪,苏轼却不躲避,而是拿着竹杖,穿着芒鞋,漫步徐行,豪迈潇洒。他的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自己心中无限的感慨。人生的风风雨雨,官场仕途的黑暗和坎坷,让人感觉人世间的无常,但是苏轼的心态是坦然的,谁怕?一蓑烟雨便笑看风云了。

后段描写的是作者在一阵微冷的早春寒风吹来后,看见山头的阳光斜照着,给酒醒后的他带来了一阵暖意。回头看看自己走过来的路,一片萧瑟,迷惘处,仿佛不知不觉中就这样的在风雨中过来了。感悟自己的人生道路,不正是如此吗?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苏轼情景交融的人生感悟,雨停了,山头夕阳斜照,回去的路上,既无风雨也不是晴天。走过的这么多的路,回首过往,曾经的人,曾经的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无论如何,走到今天的苏轼都已经不再介怀,对待大自然的变化,正如他对人生的心态一样的,既无风雨也无晴。

我很欣赏苏轼这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人的一生中,很多的人并不能通达而济天下的,不少的人要面对的是失意和挫折,能够理解苏轼的这首词,就应该懂得如何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眼光去看天下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当宋、元易代之际,约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蒋捷年青时曾贵为一介公子,宋亡后保持气节,隐居竹山不仕。其一生饱经战乱流离之苦,颇富忧患意识。现存九十余首词,多体现人生遭际、表达故国之思,《虞美人;听雨》即为词人深谙人生况味的艺术结晶。
你看是这个吗?不是的话我就无能为力了。

参考资料:我的大脑和经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29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苏轼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竹林穿叶声,

何妨徐行且沉吟。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来时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被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

词中描述的是一阵初春时节,他漫步在山麓里,遭遇到一场春雨。扑面而来的山烟迷朦,雨水穿林打叶,别人都狼狈不堪,苏轼却不躲避,而是拿着竹杖,穿着芒鞋,漫步徐行,豪迈潇洒。他的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自己心中无限的感慨。人生的风风雨雨,官场仕途的黑暗和坎坷,让人感觉人世间的无常,但是苏轼的心态是坦然的,谁怕?一蓑烟雨便笑看风云了。

后段描写的是作者在一阵微冷的早春寒风吹来后,看见山头的阳光斜照着,给酒醒后的他带来了一阵暖意。回头看看自己走过来的路,一片萧瑟,迷惘处,仿佛不知不觉中就这样的在风雨中过来了。感悟自己的人生道路,不正是如此吗?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苏轼情景交融的人生感悟,雨停了,山头夕阳斜照,回去的路上,既无风雨也不是晴天。走过的这么多的路,回首过往,曾经的人,曾经的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无论如何,走到今天的苏轼都已经不再介怀,对待大自然的变化,正如他对人生的心态一样的,既无风雨也无晴。

我很欣赏苏轼这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在人的一生中,很多的人并不能通达而济天下的,不少的人要面对的是失意和挫折,能够理解苏轼的这首词,就应该懂得如何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眼光去看天下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字胜欲,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当宋、元易代之际,约为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蒋捷年青时曾贵为一介公子,宋亡后保持气节,隐居竹山不仕。其一生饱经战乱流离之苦,颇富忧患意识。现存九十余首词,多体现人生遭际、表达故国之思,《虞美人;听雨》即为词人深谙人生况味的艺术结晶。
你看是这个吗?不是的话我就无能为力了。
第2个回答  2007-08-31
虞美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听雨与人生

——蒋捷词《虞美人听雨》分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云阔江低,断燕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的这首《虞美人. 听雨》为我们描绘了三幅人生画卷,即为少年听雨图,壮年听雨图,以及而今的暮年听雨图。听雨是人所皆有的经历,当雨水绵绵之时,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想些什么,正如同词人。在同样的背景下,词人却有着别样的感情。同为听雨,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下,词人的感受也有着天与地的差别。此词娓娓道来,三幅人生画卷尽收眼底。或许是感叹于时光的飞逝,或许是在倾诉暮年的愁苦,又或许是在写时代变迁所造成的悲欢离合之情,总之词人隐含在内的感情基调是有几许悲哀,愁苦的。

少年时,沉浸在歌舞、声乐、红烛与罗帐之间,窗外的事情与己无关,偶而的几声滴答也只是滴答罢了,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多一些声乐。这乐声使得昏沉的人儿更昏沉。作者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绵绵的雨丝从天空垂下,在檐上滑落如丝,轻柔的缠绵在空中,扬起、落下,在被歌楼红烛映亮的地面弹起,散成一粒粒的晶莹,那晶莹的在曼妙的歌声中,和着舞者的节拍,挥动,凝聚,打开……像极了窗内婀娜舞女的裙褶舞动中的开合。红烛的光芒已经够撩拨人心的了,再加上歌声,舞姿和那裙褶的飘动。这样的场景是多么地暧昧,现在连窗外的雨也来掺上一脚,难怪令人迷恋,令人不再理会窗外事,只晓得罗帐中的嬉戏,缠绵。词人蒋捷生活在宋元易代的动乱时期,当元军的铁蹄已濒临临安城,此时很多人还沉醉在温柔乡中,不思国将亡,家将破。“听雨歌楼中,红烛昏罗帐”于是便有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的滋味,那时虽是开心,可开心之后,作者又陷入到深深的自责中。自责又能怎样?过去的也已经过去,少年也已步入了壮年。“帐”字的仄声用的十分之贴切。几多悔意,几多无奈便全在这仄声中体现,似是在叹息自己已经逝去的少年吧。

壮年时,奔波于客舟、车马之间,与茫茫的江海与低压的天空为伴。没有了往昔的歌声与裙摆,有的只是几声大雁的鸣叫与西风吹动风帆的摇动。作者道:“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燕叫西风。”茫茫的江面,偶尔驶过几叶扁舟,有种孤寂之感独上心头,雨点敲打在客舟的莲蓬上,啪啪的如同在扣打词人的心,悲痛之情不可言说。独立舟头,任雨水顺着脸颊滑落,如此冰凉,刺痛着心脏的凉。任雨水浸湿衣衫,贴与肌肤。词人想这样才能让“我”更加清醒,如今的“我”已是壮年,可却依然颠沛流离,低压的乌云是心绪的写照,鸣叫的大雁飞过是自己无声的叹息,“我”的半生就是这样匆匆过去,少年不思长进,沉醉歌楼,壮年奔波忙于生计,有能怎样?兵荒马乱之时独立船头,词人深感人生的无望与前途的一片黑暗。或许归隐是一件好事,更不必如现在一样,再感叹的也只是过去的人生,听得“断燕叫西风”心便惆怅,听得雨声噼啪作响,身便冰凉。任那雨下吧,下它个天昏地暗,地老天荒!人们在孤寂中难免会心情失落,感到前途黑暗,可要是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这样的失落中,那得抑郁症事小,把人逼急了真的会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来。以至于词人后来选择归隐来做最好的回答。久久的压抑令人难以承受,很快便步入暮年。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也许,忘却尘世的一切:歌声、红烛、罗帐、客舟、莲蓬、断燕与西风……一切的一切会让词人多少减轻些压抑,让他不太想起往昔孤寂的心绪。而在同样的一个雨夜,这样的情感又重拾起,在不经意中。原来俗人之于尘世是此般的难以忘却。当雨水扣打窗棱时,过去的一切又清晰地显现于眼前。雨点落在了竹叶上,雨点落到了地上,雨点从眼角落下,落下的一声、两声与很多声弹奏成一段哀婉的歌,不似歌楼的歌,不似断燕的歌,什么都不似,只是词人心里的歌,乱的,无节奏的,看似平静却又不伐激动的歌。视线已经模糊,不知是雨水惹的祸还是自己年岁已长的缘故。远边的山头升起袅袅的雾,似乎在向这边招手,“快来到这边!”兴许真的是老了,怎么觉得就是在召唤自己回去呢?回到仙界或地狱。老来也似乎是爱多想,可明明是听到了的。这人生的一遭怎么就走成这样了呢?远不是先前所想的那样。作为归隐的带发僧人也应该是超凡脱俗的,怎么会想这些呢?唉!看来还未得道,还不曾看破红尘。缕下花白的头发,什么时候能和那些得道僧人一样就好了。雨可真厉害,一生都会有它做伴,只不过总让人伤感,总让人悲哀。

三幅听雨图正应了他后面的词句:“悲欢离合总无情。”很赞同蒋捷的这番感慨。无情的东西也似乎总让人那么多情,无情的东西只因人的感情而化为有情,而人又为何总有许多的感情呢?以至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这便是人的厉害之处了。“悲”、“欢”、“离”、“合”是一个动作,却从词人那里得到了感情,显得这些动作的冷酷与无情,“总无情”就人它“阶前点滴到天明”吧!词人透过这一句仿佛是在说:该怎样就让他怎样吧,我们毕竟还是凡人,没有法力,不可能让天不下雨,让人永远活在无忧无虑之中。也不可能有重来一生的今生的实现,能做的也只能是让雨痛痛快快地下个够,如同自己的国家总逃不开改朝换代的命运。既然这样又何必要去阻止?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在词人笔下是显得那么的不容易。感叹一生,懊悔一生,终于在任其到天明中收尾。很多事情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渺小无力的,于是便采取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满腹无奈。这样的一句只是自慰。联想到作者在宋亡之后,以有为之年隐居不仕的经历,进而从他那故做放达的语调中,感觉到他萦绕与怀的只是一时的感叹罢了。

整首词用词简练,感情渗透与字里行间,三幅画面的描写明朗清晰,令读者易于融入与情景之中,从而能够更好地掌握词人想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古人评论蒋捷的词,曾说它:“语语纤巧,字字研倩”,又说它“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刘熙载语)。从这首《虞美人》看来,他们道出了他的写作风格。
第3个回答  2007-08-30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被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

词中描述的是一阵初春时节,他漫步在山麓里,遭遇到一场春雨。扑面而来的山烟迷朦,雨水穿林打叶,别人都狼狈不堪,苏轼却不躲避,而是拿着竹杖,穿着芒鞋,漫步徐行,豪迈潇洒。他的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自己心中无限的感慨。人生的风风雨雨,官场仕途的黑暗和坎坷,让人感觉人世间的无常,但是苏轼的心态是坦然的,谁怕?一蓑烟雨便笑看风云了。

后段描写的是作者在一阵微冷的早春寒风吹来后,看见山头的阳光斜照着,给酒醒后的他带来了一阵暖意。回头看看自己走过来的路,一片萧瑟,迷惘处,仿佛不知不觉中就这样的在风雨中过来了。感悟自己的人生道路,不正是如此吗?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是苏轼情景交融的人生感悟,雨停了,山头夕阳斜照,回去的路上,既无风雨也不是晴天。走过的这么多的路,回首过往,曾经的人,曾经的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无论如何,走到今天的苏轼都已经不再介怀,对待大自然的变化,正如他对人生的心态一样的,既无风雨也无晴。
第4个回答  2007-08-29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这首词作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整整两年了。苏轼在黄州处境十分险恶,生活在也很困,但他仍旧很坦然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