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壳弹的特点 多一点,优缺点什么的最好全都有

还有各国无壳弹的发展史

第1个回答  2012-01-15
特点:无弹壳,重量轻,底火工作方式多样;
优点:降低造价,重量轻,省去抛壳环节;
缺点:弹膛温度较高时子弹易自燃,怕潮湿,不适应恶劣环境;
第2个回答  2012-01-15
中国最早的无壳弹枪系统研究是指一种发射后没有弹壳的枪弹,发射无壳弹的枪就成为无壳弹枪。无壳弹/枪系统作为一种新概念、新园里的武器,对世界轻武器发展的影响是难以估计的。
背景:历史上早在19世纪初就曾兴起过“无壳弹”研究热,当时主要是为了简化装弹动作,提高射速。曾有人提出将发射药和底火一起装载纸壳中,发射后纸壳与发射药一起燃烧,无需抛壳的设想。美国还出现了一种以锡箔为弹壳的整体弹,都可以被认为是无壳弹研究的早期尝试。不过金属弹壳问世之后,其固有的优点使得它一统天下直到今天。
但是,枪弹采用金属弹壳后增加了重量,从而限制了士兵的携弹量。为减轻枪弹的重量可有两个途径:一是采用小口径枪弹,如各国目前装备的小口径自动武器。另一方面就是放弃弹壳,这就是无壳弹药。采用无壳弹药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节约制造弹壳用的金属原料。当然要在有着高初速和高膛压的现代武器上发射无壳弹,难度非常大。
1959年,美国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无壳弹试验研究工作,但结果都不令人满意,终于在1974年确认自燃问题解决不了而被束之高阁。1969年德国为更新下一代步枪重新启动G11型无壳弹/枪系统研究,几经周折,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初取得突破性进展,再一次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推向高潮。在G11的促进下,美国又将无壳弹/枪系统纳入到“先进战斗步枪”计划之中。虽然最终G11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装备部队,但作为第一种达到装备水平的无壳弹/枪系统,其优点是无可辩驳的。
中国先锋
不用羡慕国外设计者的聪明才智,其实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也开始了最早的无壳弹/枪研究,不过它是自发的。1970年10月,在当时的战略思想“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导下,由国内有关工厂和研究所联合起来,开展了我国第一个无壳弹/枪的研制工作。
最初拟定的战术技术指标是:口径7.62毫米,弹头初速725~750米/秒,弹道性能不低于56式7.62毫米普通弹,全弹重较56式7.62毫米普通弹减轻40%~50%,自动步枪全重不大于3千克,步枪连发射速为480~600发/分。枪的其余结构要适应弹的需要,具有实战需要的安全性和勤务性。
没过多久他们就拿出了样枪。样枪的空枪重3.8千克,枪长(枪刺打开)1328毫米/(枪刺折叠)1023毫米,弹匣容量17发。与此同时,还先后试制出了一万多发无壳枪弹,全弹长40.8毫米,重10克,弹头重7.9克。
技术攻关
无壳弹/枪系统研制的技术难点主要有枪弹自燃、存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枪膛的密封、哑弹的排除等。
技术人员首先进行药柱的选择。为了得到合适的无壳弹药柱,技术人员先后进行了单基药压铸、薄膜卷压、硝化棉打浆成型、双基药压铸、单基药压铸加薄膜、发泡成型等工艺措施的对比。试验后,认为单基药压铸方案较好,其工艺简单、综合性能较好。同时对药柱的形状也进行了多种试验,如圆柱体、圆锥体、带底圆锥体、弹壳形等。
其次是弹头与药柱的粘合。当时弹头是采用现有的7.62毫米弹头,为将其与药柱粘合在一起,粘合剂就做了上百种配方试验,终于选定了合适的粘合剂。
第三,通过三个方案对比后,无壳弹的可燃底火壳采用的是硝化棉片,发火剂用无锈蚀击发药,盖片采用速燃纸。试验证实,当时发火率已达98%。
第四,可靠性问题。为保证无壳弹使用安全、防潮绝热、防蛀防霉、防老化、耐磨耐用,曾想用涂层解决。当时选了几十种基料,做了一百多种配方试验,可惜未找到既满足上述勤务要求又满足燃烧性能要求的理想涂料。
试验结果
1973年,我国最早的无壳弹/枪系统到国家靶场进行了全面的性能摸底考核。
试验考核时的结果如下:初速774米/秒,300米的半数弹着圆半径17.1厘米,40发弹的发射药燃烧完全性为98.8%。无壳弹从1.5米高跌落于水泥地试验,30%横断或裂纹。无壳弹浸水两小时后瞎火率为20%,24小时后瞎火率为27%。无壳弹在高温(20摄氏度)高湿(相对湿度95%)条件下保存了7昼夜后瞎火率为30%。常温机构动作试验了射弹68发,其中故障13次,低温故障率更高。除了弹的瞎火、破碎等引起的故障之外,枪的故障也很多:机匣后挡挂钩折断一个、击锤打断一个、机头裂纹一处、顶杆更换四个、击针更换一个。
试验表明,该项研究取得了起步性的成就,不过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无壳弹的机械强度低、燃烧完全性差、瞎火率高、弹道性能不稳定。
此外,在同一时期,国内还有一些单位也进行了同一领域的研究工作。1973年后,无壳弹/枪的研究不再进行。

奥地利5.7mmVEC91型无壳弹步枪
5.7mmvEC91型无壳弹步枪是一支民用枪,由库夫施泰因的 Voere公司研制。
无壳弹药
其实,这样的表述不完全准确,关于无壳弹的问题,近二十年来人们已经谈了很多,许多场合把无壳弹说成是弹药生产方面的转折点,实际看来并非如此。无壳弹实质上不是什么新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研制了可燃弹壳炮弹。60年代末,人们也开始探讨无壳的步枪弹设计方案.例如,迪尔公司设计了一种发射药柱和弹丸分离的枪弹。各种设计的口径一般在4.7mm与5.6mm之间,有的是系列化设计,有的是阶段性设计。奥伯恩多夫的黑克勒.科赫公司与菲尔特的诺贝尔炸药公司合作研制舶武器系统达到了投产水平。它们拿出了发射可燃壳枪弹的步枪G11,这无疑是个独创。但是,这支枪没有装备部队。于是,对无壳弹的议论不多了。
Voere步枪的外观
摆在面前的是一支比较精致的便携式普通多发装弹步枪:有拉机柄,封闭的机匣,小抛弹窗,压力中心式扳机,位于枪托颈部的滑动式保险装置,插入式弹匣,其枪托是造型很好的猎枪型。这是一支发射无壳弹、电击发的步枪.上面只有小的抛弹窗和受弹口的机匣长247mm,后面坡度很大,向前到枪管部位逐步呈圆柱形。
枪机后部加厚,与机匣终端适配。同曼利夏步枪一样,拉机柄扁平,稍向侧偏。标准缺口和粗大的塑料方形准星支座非常高,接在枪管上。
枪托由优质胡桃木做成,外表涂有虫胶。小握把呈长弧形,其上印有苏格兰花纹,底部有名贵木材盖。托底板上有孔。
VEC91枪身虽短,便于携行,但重量不轻。不带瞄准镜,重达3.37Kg,带瞄准镜重4.041Kg。
Voere公司的无壳弹
与G11步枪发射的枪弹相比,Voere的设计相当“简单”。发射药柱由消化棉外加添加剂。粘接剂等做成,其上装有3.6g重的弹头和可燃底火。如图所示,火花进入发射药柱的空腔里,然后使药柱从内部燃烧,其原理犹如固定火箭推进剂;经询问弹药制造厂商得知,这种试验弹的年产量可达100000发。
观察无壳弹时,首先想到的是安全问题。这类弹药的研制已经大有进步,某些数据表明这种弹甚至比常规枪弹还安全些。 UCC(乌译尔无壳弹)枪弹受外力作用虽会破碎,但不会引燃,发射药并未受到冲打炮塞那样的力,而是点火时缓慢燃烧,逐步形成锥状。在装弹壳的枪的枪弹上,发射药通过弹壳而受到一定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往往形成使弹壳破裂的压力。UCC以不通过机械作用而点火,为了点火,必须提供l8V电压输送500mA电流给底火。点火所需要的电流不是由电池直接输送,而是在武器解脱保险的过程中给电容器充电,其结果,这种枪弹比普通枪弹的发射时间(枪机打火时间和点火延迟时间)大大缩短了。公司声称,时间缩短约4-7倍。
两节15V防潮电池安装在小握把里,在前推“保险杆”的时候,电池与电容相触,电容在1秒钟内就充了电。两节电池的容量可发射约5000发枪弹。
枪机和机匣
外表完全常规的机匣由圆钢做成。全枪重量相当大的原因就是这种加重的机匣造成的。这样,全枪稳定性较好,射击精度较高。进弹口和抛壳窗是根据纤细的弹药设计的。机匣由个字螺栓和苦通连接螺栓同枪托相连。后者被拧在结实的凸榫里,凸榫的作用是改善机匣与枪托的配合并向枪托传递后坐力。重量轻的扳机引铁及扳机护圈充当系统固定的“支座”。
枪机是加工精细的圆柱体,不连枪机驻榫及连接器长11Omm,其上锻焊有两个闭锁凸起。机头延伸到闭锁凸起前9mm多。弹底窝较深,环绕弹底窝有一圆圈,打开枪机可见,圆圈两侧均有延长部分,右侧的延长部分负责抽出瞎火弹。闭锁凸起前面的圆柱体在射击时起密闭弹膛的作用。伸出闭锁凸起外的9mm机头部分不是圆柱体,稍呈圆锥形。在枪机闭锁时,这部分对着与之形状相适配的钢环,钢环插在枪管里,因此是二级闭气系统的第一级。第二级闭气系统也是钢环。可见,闭气是由圆锥体完成的,金属碰金属,所以射击时弹膛闭气很好。另外,在枪机体击发卡榫前斜面部位的机匣两侧钻有导气孔,以备将可能后喷的火药气体从侧面导出。在用刚擦过的干净枪打第一发枪弹时,会从右侧排气孔冒出清淡的烟雾,这可能是山剩余枪油或通条上刮下来的一些塑料造成的,以后再发射就不会有这种现象了。武器污染后闭气性能稍差些。为了使后喷火药气体转向,闭锁凸起正面斜度很大。
机匣下方焊接有受弹口和扳机引铁。安装保险装置及其电容器的“加长”燕尾槽由螺栓固定。拉壳钩也安排在左侧。
15.6X26mm UCC弹诸元 弹头形状部分金属弹尖 弹头重量3.69 发射药重1.59 膛压3700bar  枪管长510mm  初速988m/s   枪口动能1757J  用瞄准镜精确射击误差:lOOm+3.3cm,150m+3.Ocm,200m+0,300m-24.0cm  战斗有效射程200m
2VEC91无壳弹枪诸元 口径5.6mm  枪长1002mm  枪管长510mm  枪重(不带瞄准镜)3.37Kg  弹匣容量5发  扳机力150g-3000g,由电容释放,电压18V,电流强度500mA  电池2节15V,可击发5000发枪弹  价格枪3580马克,弹4马克  扳机功能扳机行程和扳机力均可调整。
扳机作用过程如下:在“加长的燕尾槽”底下安装电容器,其上有两个微型开关。一个开关与小握把里的电池连接,在压“保险杆”时,电源关闭,经过带探针的弹簧使电容充电。充电后,电容又经过两个开关同扳机引铁上的另一个微型开关连接。在扣扳机时,引铁关闭微型开关电源,电流从此通往枪机里的一个探针,再由此通往机头里的探针。
关于功能,再补充一句:弹膛闭气有分是在枪管里完成的;闭锁完全在机匣里完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