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是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3-09

运用了对仗。

理解这两句诗,必须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暖”和“寒”都是形容自然环境的险恶,这里的“暖”可理解为“热乎乎的”.但它所指的对象是两岸的崖石,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浪之凶猛,而不是战士们感到“温暖”.全句的意思应该是金沙江水流湍急,骇浪滔天,连两岸高耸入云的峭壁都被浪拍打得热乎乎的。

从对仗的角度来分析,这两句诗,“金沙”对“大渡”,“水拍”对“桥横”,“云崖”对“铁索”,“暖”对“寒”,既然一个“寒”字有力地烘托出泸定桥自然环境的险要,从对仗的角度分析,“暖“字也应只能是极言金沙江浪涛之凶猛了。

这句话出自现代诗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原文如下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白话译文: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扩展资料:

文学背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别看写得这么轻巧,长征的过程有多么艰辛,只有红军战士们知道。毛主席写的是就像去山水之中游玩一样,毫无压力,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写出了红军战士的乐观精神。

红军战士们在长征行程途中,遇到了种种艰难困苦,经历了让人难以忍受的折磨,踏遍了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和金沙江、连绵起伏的山岭、天寒地冻的雪山和茫茫无涯的草地等各种天险的阻隔。

满腔的热血,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英勇地与敌人作斗争。他们充满智慧,巧妙与敌人周旋,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最后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体会出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不仅在战场战斗,还要面临环境恶劣,粮食不足,但他们却依然开开心心过每一天。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律·长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