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教育改变了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我第一次非常认真的检索了一位作家的简历,历来对于作家,我都秉承当你吃鸡蛋时,不必知道是哪只鸡下的蛋的做法。但这一次,我真的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 (Tara Westover),美国历史学家、作家。1986年生于爱达荷州的山区。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靠着自学取得了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她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不上学,不就医,不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声音。直到她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塔拉用自己的故事证明了一个道理:不管原生家庭给你带来多么可怕的负面影响,你都能够彻底改变自己,塑造全新的自我,这就是教育赋予我们的能力。所以,虽然塔拉的家庭和她的经历很传奇,却依然能够让很多读者从中找到共鸣,获得鼓舞。

看这本书,对我最大的震撼在于,我其实也是一个塔拉,我比她幸运,我的母亲对于上学这件事的执着和远见,造就了我义无反顾的在这条道路上的拼搏。

我们讲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我很想说,塔拉能挣扎出来,你为什么不行?只是借口和妥协罢了。

记得小学,我们班很多名字里带“燕”的同学,作为班长,我有一次突发奇想,在老师让我帮助安排座位时,我把她们全部放在了一大组里,没有人愿意坐最后,我就自己坐在了最后一排。大家戏称这一组为“燕窝”。

三十多年过去,我依然记得,这些小燕子,因为各种原因都逐渐放弃了学业,有的是学不下去,有的匆匆嫁人,有的觉得学习太苦不如打工……多年以后,除了打工的路途遥远,其他都在重复父母走过的路。

无所谓对错,我记得大学时我回家见到她们中的几个,都说“我不是你,我学习不好,我不能……”,或者“我家条件不好……”“我爸妈不让……”总之,自己不努力,都是别人的原因。

我很害怕的,这种借口和推卸,最后害得是谁?自己啊!

我还记得《风雨哈佛路》,也是亦如塔拉的故事,为什么这本书,这部电影会给我给很多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不是因为别的——教育可以改变命运,但是你也得有求生的欲望啊——归根结底,你要自己努力,才能抓住教育伸出来的手,才能改天换命啊!

所有的不努力不行动,都是望洋兴叹,望梅止渴,这就是失败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