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之年,特别回望——梳理我的2020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1年,12个月,365天,8760小时,525600分……一组厚重的数据,着实让人吃惊。特殊的、不平凡的2020年就这样从身边走过,想拽都拽不回匆匆流逝的岁月。与其拽不回,不如望望2020年,回味回味2020年的点点滴滴。

一、奏响一曲工作交响乐——醇厚,热烈,奔放

可以说,工作是一年的主旋律,继续做着教研员该做的一切工作。

      1.疫情审课。因新冠疫情,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延期开学,以线上教学的形式,给学生按教学进度授课,做到“停课不停学”。从2月10日~4月17日,共持续十周时间,审看网课130节:高二30节(市级),高一50节、七年级50节(区级)。

      从2.2开始,除负责我区七年级与高一年级的审课工作外,还承担了市级高二年级的审课任务。以微信、QQ、电话的形式与各授课教师联系,督促他们按照教学进度与网课要求,及时将教学设计与PPT、课堂实录发给我。随后,我及时认真审阅、及时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各位老师,做到了“再修改——再传——再看——再反馈——再修改……”,直到完全符合规定为止。因基层教师传课时间不定,晚上加班加点审课是常态。

      在《恪尽职守细审核 不遗余力保质量 ——西安市“停课不停学”应急直播课程·中学语文审核专家组工作剪影》的报道中,如是说:我登录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始审课。审课过程中,一再告诫自己“认真,认真,再认真!”我给自己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专心,能针对每位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与实效性,PPT制作的规范性与美观性,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收听效果的清晰性与流畅性等,及时提出来评审建议;二是耐心,授课教师什么时间段修改好,我就什么时间段看,无论白天晚上;三是诚心,与授课教师沟通时,态度温和,能就具体问题与教师再商讨,以达到最满意的结果。

      疫情期间,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研员,无法像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专家、医护人员那样,快速研究疫苗、急速救治病人,为打胜疫情这一硬仗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但能有机会承担西安市“停课不停学”审课任务,从内心来说,非常高兴,也算是自己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一点特殊贡献吧。

      2.中考备考。关于2019年中考试题分析及2020年中考复习备考,在不同市区学校,以听课研讨、专题辅导的形式,给老师以引领,先后共7场次。同时撰写了《紧扣时代脉搏,凸显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2020年陕西省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一文,刊发在语文在线初中版公众号上;写了一篇中考下水作文《合唱》。

      对于每年的中考试题,除了整体上逐题分析知识考查点、能力测评点之外,还与教材紧密联系,从教材中找到源点,给教师一个正确的复习导向,不要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猜题或题海战术之中。

      3.课堂指导。诊断性听课、调研性听课、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听课、选拔性听课、展示课打磨、“名校+”“名师+”等活动听课等不同类型的听课,一直在进行着。每次听课都能紧扣课堂实际,有针对性的与教师交流研讨,且能以课为载体,拓展拔高,渗透统编教材特点,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与执教水平。特别在“活动·探究”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给教师有效引领。

      4.专业引领。尝试了一次省级骨干教师线上培训,从PPT的制作与平台登陆,到实际的线上授课,使我懂得了许多关于线上授课的知识,明白了线上授课并不是想象的多么难。同时,还参加了一些学校的教学全过程展示活动、一些区县的教师培训活动、微型课同课异构活动、国培计划(2020)省项目区县中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助力培训活动等,累计10次。专题辅导主题有《深悟精神 有效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精准解读,有效设计,高效落实》《语文好课堂的特征》《析题明特点 择法巧突破——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复习备考策略》等。通过多种活动,也结识了不少优秀老师,为今后交流研讨专业方面的问题提供了便利。

      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与教师共同进步,如微型课同课异构活动中,我对微型课的设计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是运用好教材。体现统编教材的要求、特点等,包括预习、习题、旁批、插图等。二是精选好重点。包括课时目标的制定要清晰、明确;授课内容的确定要准确恰切;课时划分要科学合理。三是设计好活动。注重环节的层次性与衔接性,师生活动设计有效性与科学性,课堂问题设计的直击性与优化性。四是训练好思维。多关注思维训练的维度与方法,以及其所依托的相关内容。五是渗透好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更多的要渗透学法,在环节的推进中与师生的互动中,水到渠成的提炼归纳学法,做到触类旁通。

      5.课题研究。疫情期间,根据国家级“十三五”重点科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工作安排,鼓励区9所实验学校部分师生积极参加疫情征文活动,并推荐师生作品70篇入选初高中优秀征文集。

      应邀为3所学校的教师,做了《如何进行校本课题研究》的专题报告,旨在引导教师明确校本课题的意义价值,掌握研究思路与策略。

      按照国家级“十三五”科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总课题组安排,指导我区8所实验校顺利结题,长安教研室也荣获课题先进科研单位。11月份,组织我区7所学校申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课堂教学与研学实践知行课程建设研究”。

      自己主持的2018年省规划课题准备结题,2019年市级小课题已进入中期报告阶段,2018年区级课题已顺利结题。

      6.其他工作。一是参与了《好书快读》导读丛书的编写工作。撰写七年级阅读书目导读稿4篇:《牢记奋斗史,构筑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导读》《品朝花之甜美,拾朝花之意蕴——〈朝花夕拾〉导读》《高举红烛,映照死水——〉〈闻一多诗选〉导读》《读巅峰之作,悟博深之理——〈九章算术〉导读》。 

      在撰写导读稿的过程中,基本按照“网上买书——认真阅读——归纳提炼——确定策略”的流程进行,再加上北京王教授的指导,明确了书的版权及经典书籍的作用,获益匪浅。如《闻一多诗选》购买了两本不同版本的,通过对比,导读稿以2004年6月浙江文艺出版社为准;《朝花夕拾》版本多达78种,由不同出版社或同一出版社再版,导读稿以1973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为准。

      《九章算术》尽管专业性强,比较难读,但借助内容本身及网络介绍,使我对中华先辈的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推荐这样的书让学生阅读,真的很有必要。因为《九章算术》在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最早提出正负数概念,特别是负数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关于数的概念的一次重大飞跃。《九章算术》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数学算法化、离散化等算法体系,有力的推动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二是参与了各区县教学能手、学带、名师评选、质量监测等工作,累计8次。

二、共绘一副生活美画卷——温馨,浪漫,幸福

      1.参与团团成长。一是暑假陪团团上早教课,如艺术课、科学课、独立课等,为9月份利上幼儿园做准备。上课过程中,由全程陪同参与其中到半陪同,再到完全放手。团团也由开始的哭,不让大人离开,到最后完全适应,开心的与老师与小朋友玩游戏、做手工等。

      二是关注团团幼儿园生活。目前团团在幼儿园里表现得不错,很喜欢上幼儿园。到目前为止,会唱不少的歌、会唱说不少的儿歌,也会与大人一起做手工、绘画等。在家里,与我们的交流,有时就完全模仿幼儿园,包括站队、摆放玩具等。

      三是带团团走进大自然。每逢节假日,我们就接来团团。带她去公园、去游乐场、去商场等。最惹人的是团团的稚语,与我们交流时,有时候你都不知道下一秒钟团团会说什么。如她用语音告诉我:爷爷出去玩了,你回来要凶他;问爷爷借钱,说是给奶奶买礼物。

      一年来,写《团团成长记》16篇,其中包括团团三岁生日美篇。团团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的。团团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考,甚至任性,但我们永不会去迁就她。只有做到了疼爱但不溺爱,才有利于她健康快乐的成长。

      2.与同学朋友相聚相游。真正的做到了览美景、品美食、逛商场、畅交谈、增友谊。我们可以坐在公园僻静处,有说有笑的畅谈一下午;可以专程去附近区县品吃当地特色小吃;可以去商场购物闲逛;可以去爬山赏雪景等。为此,写生活感悟类的文章3篇。

      一年来,倍感遗憾的是,陪老人的时候不多,双休日总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所缠绕。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老人身体不错,尽管妈妈在9月下旬不小心扭伤了腰,需要卧床休息。期间,连着去看了几次,也根据妈的喜好,做了几次饭,熬排骨汤、做妈喜欢吃的玉米糁面等。记得那天,妈吃了两小碗,说是自己腰扭伤以来吃得最多最好的一次。我知道,妈闲不住,让她卧床,她倍感心急心慌,所以也不想吃饭;我更知道,我做的远远比不上妈做的。这么多年来,尽管在模仿妈,但始终达不到妈的水平。如女儿就特别喜欢妈烙的软面油旋饼,我是无论无何也做不出来的。由此看来,娘的味道是刻骨铭心的。

      回望、梳理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旨在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提醒。挥别2020的同时,再谱写2021年新篇章。

                                2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