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宣传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究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03
对于中国宣传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看法是这样子的。
第一,是因为圣人能够看到我们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说圣人可以通过一个人的五官的气色,来判断她最近是什么状况?比如说有的人是肝火旺盛呀,需要提去喝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或者是说喝一些菊花茶呀,或者吃一些东西,下火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圣人提出意见的话,很快就会好的。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肝火过重,然后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人能够救好。通过还没有发生的一系列的症状,预测此人将要得什么病,然后尽早推荐此人服用什么药或者是注意什么样的地方,这样这个人在没有得病之前已经把问题解决了,这就是防患于未然吧,做的比较好,所以才被称为圣人。而对于已经病了的人,是已经结果成这样子,糟糕成这样子的,已经改变不了什么事实了,然后圣人是觉得他无药可救了。有时候救不了了,就劝退这个人不要再浪费钱财了。好好生活就好了,这个时候圣人是救不了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能是用药量去解决这种问题。能够解决的话就解决,解决不了的话,就只能劝解此人不要再浪费钱财或者是不要再去干同样的事情。这起到真正的钱不乱花。也是对治病来的人的一种负责任吧。这才叫做圣人,而不叫医生。有时候医生也是无能为力的,看着病人的痛苦自己的技能有限制,现在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所以是治不好的。因此医生只能被称为医生,而不能成为医圣或是圣人。圣人是能够有高明的预测能力。他们的预测能力来源于他们。生活之中不断的总结观察。才会拥有这么高超的医术,技能。所以,被称为圣人。
第二,圣人有时候也是没有办法解决一些。特别糟糕的状况,比如说一个人得了癌症晚期了,圣人也是无能为力了,但是如果说在他还没有得癌症之前,甚至说就是癌症的早期的话,这个时候不管是医生还是圣人,还是会解决来这样的问题了,因为这个时候很少人能够发现这个人有问题,甚至就是说有毛病。救命的话,那个时候命已经救不回来了。在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圣人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圣人只能治没有发生的病。等待已经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圣人也是治不好的。
以上,就是我对圣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的看法。不知道你的看法是什么样子的呢?欢迎和我一起来分享。
第2个回答  2020-11-03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理论出自《黄帝内经》,意思是说对于疾病要防病于未然,强调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要性,除了平时多养生,戒掉坏的生活习惯,最好每年都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做到防范于未然,请采纳吧。

第3个回答  2020-11-03
“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中,如果将前后文连在一起读,意思就非常明了了:“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显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是“预防”疾病。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在没有发生伤害的时候就解决问题。也就是说中医强调的首先是养生,其次才是医生。因此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叫:“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这是中医和西医在逻辑上的核心差异。
当然,这不能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实现的可执行方案。因此,这句话是出现在《黄帝内经》的第二篇的结尾部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因为《黄帝内经》也担心大家质疑这个思想的可执行性,所以先说执行方案,最后才抛出核心观点。
《黄帝内经》认为要预防疾病首先是要了解我们自己身体由生到衰的节奏和规律,因此:《素闻》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先告诉我们在性激素的盛衰的维度上,人体是如何由生到盛到衰的,当然咱们老祖宗不是说“性激素”而是说“天癸”,他提出了女子以七年为一个生长周期,男子以八岁为一个生长周期。每个周期天癸的变化所对应的经脉已经身体表征的变化。
其次,要预防疾病我们还需要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变化对于我们健康的影响。
《素闻》的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中讲的就是四季天地之气的变化以及对人的影响。提出了: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的养生理念。然后才在结尾说了那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当然还不止这些,《素闻》的第四篇《金匮真言论》中对于四季(也可以说五季)、五色、五谷、五畜、五气对于健康的影响做了更深入的阐述。
生活环境还包括不同地域的地理特征、物产特征所形成的饮食起居对于健康的影响,于是《素闻》的第十二篇《异法方宜论》中告诉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的人容易得什么病。
还不止这些,下篇《灵枢》中的《天年》一文又告诉我们五脏气血以十年为周期的盛衰过程。
因此,“不治已病治未病”应该是中医在身体健康的全局观的指引下所形成的一个系统养生的核心纲领。
第4个回答  2020-11-03
圣人不治已病,说明高明的医生就是不去治疗,已经发了病的病症,要治他就治未病,预防为主,这个未病就是预防,没有发病之前先预防,这是一个有远见的医生。
第5个回答  2020-11-03
“不治已病,治未病”虽言“治”,实际上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遏制疾病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预防疗养的防病理念,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了。

“治未病”是“除恶扬善”的过程

很多时候病不是一下子就来了,它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身体的损伤,在长年累月不良的生活习惯下愈加深重。一个小小的感冒、发烧、意外摔倒,都可能成为导火索,立刻被引爆,形成难以磨灭的病痛灾难。

比方高血压,由于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作息生活,常年过量饮酒吸烟,都可能会诱发高血压征兆,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中风、脑梗、脑血管破裂的风险加大。中医所说的“未病先治”,是从病因形成前开始预防;疾病的出现后开始遏制,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及病情的反复。

中医学理论“治未病”,包含了三层含义:其一是未病先防。没病的时候提前预防,防止病因形成,从根本上阻止“病因”的出现,给身体带来的损伤;其二,已病防变。生病了,要防止它进一步恶化,将“病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降低“病因”可能会对身体带来的危险;其三,病后防复发。病治好后,还要预防病情反复。这都属于“治未病”的范畴。

“治未病”就是“除恶扬善”的过程,它将病因的“恶因”消除或将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得到最好的结果。

茶疗“治未病”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茶疗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它没有药疗的暴烈,有着食疗的温和,但又兼具药疗的功用。在日常生活中,茶疗既能“治未病”,亦能延年益寿。比如金沥竹天使茶疗,以茶为媒介,以药代茶的方式,来达到预防疗养,调节身体或者治疗某些病症的目的。

茶疗将中医学“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品饮茶疗,无病者可预防,有病者可调理养生,遏制病情病变,如山高茶可辅助控血压、血脂和血糖;匠酸茶可平衡尿酸高,降低痛风发作风险;安康茶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调养身体,增强体质。

茶疗代替药疗,以“治未病”代替“治已病”,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有助于你和家人远离疾病,健康生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