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唐诗宋词元曲,如何理解一个时代艺术形式的繁荣,举例说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2-29
历代主流文学的变化大致是诗经(诗的产生大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编定于春秋)、楚辞(战国)、乐府(汉,民间)、赋(汉,官方)、古诗十九首(汉末,律诗的过度)、律诗(起于南朝【周颙】——兴盛于唐【杜甫】)、宋词(起于晚唐五代,盛于宋)、元曲、明小说、清学术(明末——民国初,当然若说到学术,宋明理学也不能忽视)、新诗(衰于1989年)及白话文(独霸当今文坛)。///////////////////////////凡事从无而有,盛极而衰。中国文学体裁都是有继承性的。//////不过为什么要叫唐诗宋词元曲,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对中国文化影响地比较深,是那个朝代的代表吧。不过楼主为什么不说全呢?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新诗白话文
第2个回答  2011-12-29
就是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和元朝的曲最出名呀
第3个回答  2011-12-29
  每个朝代都有独领风骚的地方,也根据皇帝的喜好民族的喜好而有所不同,唐代的诗吟诗作对,宋代其实也属于对,唐代的一种发展演变来的,而大元是蒙古族的他们的民族风格就是喜好歌唱。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大部分唐诗都收录在《全唐诗》,自唐朝开始,有关唐诗的选本不断涌现,而流传最广的当属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宋词,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元曲又称词余、乐府。

  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梧桐雨》白朴   《汉宫秋》马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