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之归下也,民之所恶,国之孺子之游者,非其身之所种,诸侯之国,其众之不足的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2-25
若水之归下也,民之所恶,国之孺子之游者,非其身之所种,诸侯之国,其众之不足的之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文学常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今江西吉安)人。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之一。北宋论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的《醉翁亭记》、《乐亭记》、《泷冈阡表》、《与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都是传世佳作。他独撰《新五代史》、与宋祁合修《新唐书》、著《集左录跋尾》十卷,再创金石学的风气。有《欧阳文忠公集》。 文言知识: 一、重点字音 黄芍(sháo)药 绯(fēi)桃 磅(páng)礴(bó) 瘿(yǐng)木 美恶(è)隔并 旌(jīng)其所异者 潜(qián)溪绯(fēi) 鹤翎(líng)红 莲花萼(è) 魏相仁溥(pǔ)家 樵(qiáo)者 十数缗(mín) 鬻(yù)其园 荆(jīng)棘(jí) 游遨(áo) 衙(yá)校(xiào) 花蒂(dì) 畦塍(chéng) 斫(zhuó) 二、重点实词 才得备?众花之一种 充当 列第不出三已下 位次 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匹敌 不见齿 提及,重视。 亦不敢自誉 称赞,赞美 皆不减它出者 不及 谓之果子花 把……称作 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借 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 考察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 不顺 有常之气 普遍的,一般的 其推于物也 推及 花之钟其美 积聚 斫以卖魏氏 砍 鬻其园 卖 牡丹初不载文字 记载 然于花中不为高第 等级 土人皆取以为薪 柴火 牡丹初不载文字 文章 计有若今之异者 猜测,推想 彼必形于篇咏 表现 士庶竞为游遨 争相 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 形成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藉,以物垫衬。覆,盖。 三、重点虚词 皆彼土之尤杰者 全,都 不见齿 被(被动句标志) 然虽越人 即使 果天下之第一也 果然,果真 但云“一丛千万朵”而已 只,仅 城中无贵贱皆插花 不分,不论 四、一词多义 者: 1.代词。用在其他的词或短语后,构成名词性短语。“的,的人” 例: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2。代词。放在数词后面。“个,样” 例: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 3.代词。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边,起停顿作用,引出判断。 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4.代词。放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的时候” 例:夫颛臾者,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且在邦域之中。 5.代词。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的原因” 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词尾,相当于“然”。 例:言之,貌若甚威者。 7。表示定语后置,有时与“之”搭配。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 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皆不减它出者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 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 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皆志其异者 姚黄者,千叶黄花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姓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 人有欲阅者 人有数其叶者 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计有若今之异者 虽负担者亦然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 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 其: (一)代词 1.第三人称物主代词:他(它\她)的 2.第三人称代词:他(它\她)们 3.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 4.指示代词:那,那个(些);这,这种 5.指示代词:其中的 (二)语气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问、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翻译为“大概”、“或许”、“难道”、“还是”、“可要”、“一定” 等,或省去。 (三)连词 1.放在句首,表假设,解释为“如果”。 2.放在句首,表选择,解释为“是……还是……?” 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 其爱重之如此。 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花之钟其美,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皆志其异者。 其地属河阳 其后破亡,鬻其园 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 人有数其叶者, 亦不云其美且异也。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 有权贵求其接头者 至春见花乃归其直 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 乃数日不落 然 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 然而,但是 予甚以为不然 对,正确 虽负担者亦然 这样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至牡丹则不名 称名 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 表明,显示 皆志其异者 标志 人税十数钱 交税,交钱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东出青州 向东 魏氏日收十数缗 每天 岁遣衙校一员 每年 (三)其他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满,充实 六、古今异议 在天地昆仑磅礴之间 使马上不动摇 不能独立与洛花敌 不宜限其中以自私 七、特殊句式 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判断句)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被动句) 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判断句) 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 (介词短语后置) 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 (判断句) 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 (判断句) 物之常者 (定语后置) 姚黄者,千叶黄花 (判断句)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判断句) 姚氏居(于)白司马坡 (省略句) 人有欲阅者 (定语后置) 人有数其叶者 (定语后置) 牡丹初不载(于)文字,唯以药载(于)《本草》(省略句) 土人皆取(之)以(之)为薪 (省略句) 彼必形于篇咏 (介词短语后置) 使(之于)马上不动摇 (省略句) 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定语后置) 八、重点句(翻译) 1.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 2.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3.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4.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 5.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 勾践灭吴一、 文学常识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 重点字音 栖( qī )于 会( kuài )稽 贾( gǔ )人 资絺( chī ) 蓑( suō )笠 暴( pù )露 请更( gēng ) 所恶( wù ) 宦( huàn )士 句( gōu )无 鄞( yín ) 豚( tún ) 饩( xì ) 疾疹( chèn ) 哺( bǔ ) 歠( chuò ) 衣( yì ) 水犀( xī ) 囿( yòu ) 蕃( fán ) 譬如(pì) 子胥(xū) 仇雠 (chóu) 伯嚭(pǐ) 三、 重点虚词 时雨既至 既:已经 然后乃求谋臣 然后:这样之后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 苟:假如,如果 遂使之行成于吴 遂:终于 若水归下也 若:像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其:同“岂”,难道 请复战 复:再,又 欲其旅进旅退也 旅:共同 果行 果:果决,果断 四、 重点实词 栖于会稽之上 栖:退守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知:管理 以待乏也 待:防备 贾人夏则资皮 资:积蓄,储备。 遂使之行成于吴 成:达成协议,讲和。 仇雠敌战之国也 雠:仇敌,仇人 纳之太宰嚭 纳:交纳,赠送 寡人请更 更:改变。 吊有忧 吊:慰问。 乃致其父母 致:招致,召集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蕃:生息,繁殖。 当室者死 当:掌管 三年释其政 释:免除,释放,放弃 越国亦节矣 节:克制。 安与知耻 知:感觉 勾践辞曰 辞:推辞 勾践既许之 许:应许,答应 越四封之内 封:疆界。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 欲:赞同 进不用命 用命:服从命令 孰是君也 孰:谁 国人皆劝 劝:劝勉,鼓励 凡我父兄昆弟 昆弟:兄弟。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爪牙之士:指武士 夫上党之国 上党之国:党,所也。上所之国,指当时中原一带的国家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中原:这里指原野 贾人夏则资皮 贾人:商人 夫虽无四方之忧 四方之忧:外患 而又与大国执仇 执仇:结仇,结怨。 广运百里 广运:指土地面积的长和宽。东西为广,南北为运 生丈夫 丈夫:男子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二三子:你们 当室者死 当室者: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支子死 支子:庶子,妾所生的儿子。 疾疹 疾疹:指患病的人 贫病者 贫病者:贫苦和重病的人 其达士 达士:明智达理之士 国之孺子之游者 孺子:年轻人 吾不欲匹夫之勇 匹夫:平常人 如此,则有常赏 常赏:合于国家规定的赏赐 五、 通假字 1.南至于句无(勾)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率) 3.令壮者无取老妇(娶) 4.将免者以告(娩) 5.三年释其政(征) 6.而摩厉之于义(磨砺) 7.无不哺出(哺) 8.无不歠之(啜) 9.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岂) 10.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又) 六、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又郊败之(在郊外) 2.必庙礼之(在庙堂上) 3.夏则资皮,冬则资絺(在夏天,在冬天) 4.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向南,向北) (二)名词作动词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名词作动词,穿) (三)使动用法 1.宦士三百人于吴(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作帝王的仆隶) 2.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使…受辱,使…耻辱)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使…干净/使…美丽/使…充足) 4.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退兵) 5.夫差与之成而去之(使……离开) 6.是故败吴于囿(使……败退) 7.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使……臣服,使……屈服) 七、 古今异义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勇猛武将 / 走狗、帮凶 南至于句无 到达 / 达到某程度或另提一事 将不可改于是也 在这方面 / 表承接、因果关系的连词 丈夫二十不取 男子 / 女子的配偶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露在外面 / 隐蔽的问题、缺陷等显露出来 原野 / 黄河中下游地区 亿有三千 十万 / 万万 八、 一词多义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 知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 感到,感觉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管理 孰为汝多知乎 知识 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复 复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反复 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 既 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 将军既帝室之胄 既然 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终结 劝 果行,国人皆劝 劝勉 劝君更尽一杯酒 劝说 自杀未遂 成功 遂 登轼而望之……遂逐其师 于是,就 遂使之行成于吴 终于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掌管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正值,正当 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阻挡,把守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应该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将 九、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则寡人之过也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典型的判断句标志:“……也”/“非……也”/“……者也”/“……者,……也” (二)定语后置 1.四方之士来者 2.国之孺子之游者 (三)宾语前置 1.何后之有? 2.又何求焉? (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四)介词短语后置 1.乃号令于三军曰 2.将不可改于是 3.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4.勾践说于国人曰 5.遂使之行成于吴 6.宦士三百于吴 (当介词“于”或“以”出现在句末时,我们要考虑该句是否是介词短语后置。多数情况下是。) (五)省略句 1.寡人请更(之) (宾语) 2.将免者以(之)告(之) (宾语) 3.十年不收(赋)于国 (宾语) 4.必(于)庙礼之 (介词) (六)固定结构 无乃后乎(表推测或反问,恐怕…吧?) 十、 重点句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译: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译: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事呢? 3.将不可改于是矣! 译:这种局面将不可改变。 4.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译: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我)改变治国政策。 5.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1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译: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 6.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译: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7.其达士,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译: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而且切磋磨砺义理。 8.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译:对前来投奔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 9.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译: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 10.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译:古代贤良的君主,不担心他的民众人数不够多,却担心他们的志向操行缺乏知耻的精神。 11.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译:我不需要单凭个人血气逞能的那种勇敢,我需要他们与众人共进共退。 12.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译:前进就想到奖赏,后退就想到刑罚;像这样,就会有国家规定的赏赐。 13.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译:前进不听众命令,后退却不知耻辱;像这样,就会有国家规定的刑罚。 游侠列传五、 通假字 振人不赡(“赈”) 以躯借交报仇(“藉”) 与人饮,使之嚼(“醮”) 解家贫,不中訾(“资”) 敖而无足数者(“傲”) 此乃乡者朱家之羞也(“向”) 六、 古今异义: 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平常的人 / 平庸没有作为的人) 皆多解之义 (赞扬 / 与“少”相对) 诸公以故严重之 (非常敬重 / 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 闻其声,争交欢解。 (结为友好的朋友 / 结交而彼此欢悦) 七、 一词多义 鲁人皆以儒教 用 解父以任侠 因为 以 以躯借交报仇 用 以德报怨 用 具以实告解 把 数过,吏弗求。 多次 数 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 计算,点数 敖而无足数者 称道 适有天幸 助 幸 今子幸而听解 幸而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也 幸运 少时阴贼 狠毒 贼 人杀吾子,贼不得 凶手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作乱叛国的人 窘急常得脱,若遇赦 或者 若 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地下也 想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如果 八、 特殊句式 (一)省略句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之)报仇,不使(之)知也。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之)辱解。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之)用卫将军为(之)言 专趋(于)人之急,甚(于)己之私 人又杀之(于)阙下 置其母家室(于)夏阳 (二)被动句 孝文时诛死。 居邑屋至不见敬 为解所杀 (三)判断句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 九、 重点句 1.然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译: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 2.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译: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 3.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译: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 4.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 译:等到郭解年龄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多多地施舍别人,而且对别人怨恨很少 5.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译:已经救了别人的生命,却不自夸功劳 6.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译:人们听到这消息,都称赞郭解的道义行为,更加依附于他。 7.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译:因此大家都特别尊重他,争着为他效力。 8.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於解杀之。当大逆无道。 译:郭解以平民身份行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 9.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译:但是天下的人们,无论是贤人还是不肖之人,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都仰慕他的名声,谈论游侠的都标榜郭解以提高自己的名声。 10.人貌荣名,岂有既乎! 译:如果一个人以美好的名誉来作为自己的容貌,哪还有衰老终结的时候呢? 指出下列句子的中的词类活用: 1. 宦士三百人于吴 2. 惟君左右之 3. 服之而已 4. 又郊败之 5. 旱则资舟 6. 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7. 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8.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9. 必庙礼之 10.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11.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12.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13. 又郊败之 14.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15. 遂去其贼 16. 怪之,问其故 17. 请得解客舍养之 18. 此乃乡者朱加之羞也 19. 人貌荣名 20. 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 21. 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 文言句式: 1、下列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A、 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 B、 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C、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D、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2、下列各句中,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 A、 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B、 又有美于此者将献之 C、 使马上不动摇 D、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3、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别的不同的一项: A、 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B、 姚黄者,千叶黄花 C、 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 D、 人有欲阅者 4、下列句子中,都属于同一句式的是: A、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B、人有欲阅者姚氏居(于)白司马坡 C、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 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 D、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翻译下列句子: 1、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2、此寡人之罪也 3、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 1、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 2、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 3、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 4、人有数其叶者 5、使马上不动摇 6、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 7、土人皆取以为薪 (省略句) 8、人有数其叶者(定语后置) 9、姚氏居白司马坡(省略句) 10、人有欲阅者 (定语后置) 11、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被动句) 12、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介词短语后置) 13、寡人请更(对待吴国的态度)(省略动词宾语) 词类活用参考答案: 1 名词作动词,派。 2 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处置。 3 动词使动用法,使…..服 4 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5 名词作状语,在干旱时。 6 形容词作名词,羞耻心。 7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耻 8 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 9 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活用做动词,以礼相待。 10 使动用法,洁,美: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洁,使……美; 饱:是动词使动用法,使….饱。 11使动用法,使……暴露。 12名词作动词,穿。 13名词作状语,在城郊。 14为动用法,为…..而死。 15使动用法,让…..离开,这里指放走。 16意动用法,感到奇怪,觉得奇怪, 17名词作状语,到别处。 18意动用法,感到羞耻,觉得羞耻。 19意动用法,以……作为容貌,表现。 20名词作动词,栽培、种植。 21名词作动词,以物垫衬。 ADBD --吴国与越国,是相互仇恨、相互敌对、相互征战的国家。 --这是我的过错。 --过去与吴国的战争,不是你们哪几个人的过错。省略判断判断句定语后置省略句定语后置省略句定语后置省略句定语后置被动句介词短语后置省略句 同“勾” 同“率”,率领同“娶” 同“娩”,分娩 通“征”,赋税徭役同“磨砺” 通“哺”,给人食物吃同“啜”,给人水喝同“岂”,难道,表诘问 通“有”,用于整数与零数间同“赈”, 同“藉”,帮助同“釂”,喝干杯中酒 同“向” 通“傲”,傲慢无礼 已 :同以 直:同值。被:同披
第2个回答  2011-12-25
出自 国语·越语上 勾践灭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