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求回答~

有悬赏哦!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2
主要内容是:描写了天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一副独特迷人的风景画,给以美的享受。

这篇课文重点从水、树、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学习这篇课文,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同时积累优美词句,增加文化积淀.追问

您可以详细介绍吗?最好是“作者通过( )、( )、( )来突出天山( )的特点”

追答

作者通过七月的天山雪峰、飞溅的雪水、原始森林和天山深处的野花来展现天山的自然之美。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26
七月的天山依次描写了天山的水、树、花,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的奇异、美好、雪峰高矗巨大、溪流清澈见底、野花五彩缤纷、天山的无边繁花胜过春天的花园的特点。

课文的描写方法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1、课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反衬了此时天山的凉爽.“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是这一段的重点,也是全文的总起。

2、课文的2、3、4、5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奇异景观的赞美之情和作者置身其间身心的美好感受。

拓展资料
《七月的天山》是碧野笔下的一篇佳作,节选自散文《天山景物记》,现被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中。被编入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的第四课《七月的天山》。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月的天山
第3个回答  2019-03-08
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可以分成总,分,总这三个结构,第一自然段是总起全文,描写的是七月上天山最理想。第二至三至四自然段是分述,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水,是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从雪峰写道融化的雪水在写到溪流。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树木,描写了马蹄溅起漫流岩石上的水声,这是从侧面中突出原始森林的幽静。第四,自然段写的是花,描写了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心爱的鲜花,这是从侧面突出天山深处的花朵十分的多。第五,自然段是总结总结七月的天山无与伦比,并采用反问的方法表达出作者对天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篇短文主要写的是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风景是最美的。
第4个回答  2020-05-30
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七月的天山》原文(部分):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第5个回答  2019-03-07
《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