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几个有关武汉的问题

一,听说10年1月1号 0:00分在光谷有两层楼的免费大蛋糕是不是真的??二,武汉有几个星巴克?三,武汉最大最正规的音像店(除取水楼的双菱外)有哪几家?四,张之洞和武汉的必然关系(详细资料)谢谢。。。~

第1个回答  2014-02-17
1、没听说过,应该不会吧。2、5个,汉口解放大道新世界,汉口王府井,武昌徐东销品茂,群光,光谷世界城。3、双菱音像取水楼店早被拆了,新地址:汉口保成路4号楼1楼。黄鹤音像,在水塔,新佳丽对面的小路,走进去一百米左右就是。汉口江汉路的新华书店,很经典,不过据说要拆……还有汉口万松园路的影音堂,有U2的正版碟,以前没见过的。武昌中南路的外文书店据说也很牛。4、张之洞与武汉……这个直接百度吧……我下面选了一点……假如没有张之洞,汉口的面积就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大。 对于武汉的市政建设而言,张之洞的一大手笔是,建张公堤将汉口的面积扩大了20倍,可很少有人知道,建堤的砖石竟有相当部分是拆了汉口城堡。 汉口原是一片河滩湖塘,明代汉水改道后,逐步形成汉口沿河街市。但夏秋季涨水,受江水、江河及后湖的四面围困,汉口经常成为泽国。 1864年,汉阳知府钟谦钧修建了从硚口到今天一元路的汉口城堡,并形成了护城河。水是被防住了,但被束缚在城堡之内的汉口,越来越拥挤。 张之洞决定建造汉口历史上最大的堤工——后湖长堤。当时,在后湖当中搭了一座很高的台子,张之洞站在台子上,用望远镜观察四周,然后指定这个堤上到哪里,下到哪里,中间经过哪些地方。 工程专门请了外国工程师穆氏设计,根据张之洞指定的线路进行勘测,由堤角为起点,向西北越过岱家山,转一个90度的大弯,经姑嫂树至禁口止,此外还修建了张公横堤,当时全堤长度约20公里。 在设计建筑后湖长堤的同时,张之洞还请准了清政府,拆除汉口的城堡,以便市区交通,而这些砖石作为建堤的材料。整个堤修了两年多,耗费白银80万两。 后湖等低地露出水面,可供居住和耕作。据说:“总督张之洞,见铁路外的土地荒废了太可惜,就在铁路外另做一道堤……堤修成后,堤内成了良田,人民感激张之洞的功德,称呼堤为张公堤。” 清末繁华街道安装路灯 如果没有张之洞,武汉老百姓用电可能还要推迟数年。武汉三镇是全国内地最早用电的城市。张之洞筹办的炼铁、纺织、兵工厂等都相继用电。但这些电力设施均是工业生产及官府办公。 民用电始于汉口租界。1896年,汉口的绅商先后有人申请筹办水电事业,不是股东不足,就是暗中掺有洋股而被督抚拒绝。其间,一些英法商人欲染指华人水电,均被张之洞婉言谢绝。 1906年,宁波旅汉商人宋炜臣经张之洞批准,联合湖北、江西两帮巨商共同发起筹办水电公司——既济公司。张之洞特拟官款30万元相助,并特许既济专营,规定汉口地区除租界外,不得另设电气灯、煤油汽灯和自来水公司。 在当年沪、京、穗、汉四个大城市的民营电厂中,既济堪称前列,占全国经营电厂总容量的1/3。清末,汉口繁华街道已开始安装公用路灯271盏。 武汉虽地处两江交汇,但居民用水却相当困难,汉口所掘井“全不涌水,或涌水而量少,多不能预期使用”,即便是当年侨居租界的外国人也不得不使用长江浊水。 如今,江汉路一侧的水塔已成武汉一大景观。当年,由既济公司建的自来水厂,供水范围包括江汉路以南,硚口以北,后城马路以东,面积约4.3平方公里,日供水量达500万加仑,能满足10万人使用。 自来水出现后,不仅使汉口大批市民喝上了清洁、卫生的饮用水,而且还有利城市的消防。各种消防水龙头及太平池布设后,一旦火警发生,各处水龙都可以闻声驰救。 临街房屋后退3尺扩马路 假如没有张之洞对后城马路的修建,就没有今日中山大道的繁荣商市。 武昌城边的沙湖和郊外的东湖淤塞不畅,一到雨季,湖水就倒灌,无法排涝,周边的农田房舍,常被淹没。张之洞遂下令组织民工疏浚,将各处港道分段疏通。 在沙湖西北面,张之洞另修水道,导水入江,分别在南堤和北堤修建了数座闸,其中外巡司河上修建的武泰闸工程规模最大,耗银2万两。建闸期间,张之洞必定亲自巡视一次,每5天,则派武昌知府前往现场查看。 武昌的街道狭窄、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就渍水。张之洞连年翻修武昌的街道和马路,使武昌的市容大为改观。在汉口,张公堤使市区“疯长”,张之洞随即花大气力扩建汉口的马路。 1905年,张之洞设立汉镇马路工程局,专门负责规划和修建新区马路,修筑了沿京汉铁路大智门至玉带门的马路。 张之洞后又将汉口后街马路直修至江边。1927年2月至6月,后城马路由怡园(即江汉路)至六渡桥一段改柏油路为黄泥灌浆路,后又改碎石路。1929年至1930年,汉口中山路扩宽六渡桥至满春段路基,怡园至满春改铺柏油路。 汉口老城区街巷同样狭窄,火警频频出现,张之洞借鉴市政规划的经验,1906年指令夏口厅及江夏、汉阳县拓宽武汉三镇街道,规定旧城改造和新建临街房从原线后退三尺,以便救火。 当年,张之洞下令省城警察总局和江夏县:“严禁滨湖居民侵占消纳城中积水的官湖在沿湖地段填土造屋,命令派人丈量湖面,钉桩立碑明定界址,对任意填占的勒令拆让挖浚,还湖旧观”。张之洞这种城市生态保护措施,比后人更具长远眼光。 1930年,汉口市工务局从适应新都市发展出发,定汉口城市街道为五级:一级路宽40米以上,二级宽30米以上,三级宽20米以上,四级宽15米以上,五级宽10米以上。 为了谋求中国的富强,张之洞排除万难、呕心沥血大半辈子,直到瞑目的一天,他也没有看到国家富强的影子;然而,张之洞在湖北武汉的17个春秋,于武汉却有着深远的意义,其影响甚至可以用百年为单位计。 我们作一个设想,,这个城市会怎样?我们会缺少奥略楼、张公祠、抱冰堂、张公堤、张之洞路、张公亭……即便是假设,其实还远不仅如此,很有可能武汉的格局与市民生活又是另一番模样——详情请看: 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9-09/03/content_1049595.htm希望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