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如题所述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通过一些高校的心理协会调查的结果表明,1/3以上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集中在焦虑、恐惧、孤立、抑郁、敌对、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他们今后职场道路的顺利发展
第一个问题:不能面对和接纳现实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人格方面的积累使他们对于社会就业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值。但由于他们涉世尚浅,理想往往脱离客观条件。在择业过程中并未深入地思考自己的知识、能力、性格、爱好、气质与以后从事的职业是否匹配,没有深入考虑所选择的单位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产生不安或不满的情绪,失去竞争勇气。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必须以社会认同为基点,如果不能在工作中通过相应的职务、职责的实现来达到认同,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矛盾和心理不适,不能正确面对现实和接受现实。

  第二个问题:缺乏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

  很多同学对自我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他们往往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希望一毕业就进入好单位,在较短时间里一举成名,沉溺在对未来的设想中,却不能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从现在做起。殊不知,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沉淀,怎么可能成功。

  大学生刚步入工作岗位,单纯地攀比薪资、工作环境和频繁跳槽,不仅不利于自己正确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同时,工作经验和知识也得不到积累。在职场中没有核心竞争力,职位总是处在一种最低且没有安全保证的级别上,更容易造成心理落差。同时,也不利于健全的社会职业人格的形成。

  第三个问题: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生一入社会,就面对就业的不景气和择业的困惑,使得应届毕业生在经历了短暂痛苦的职业历程后,往往会选择继续深造。有的人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迎合社会热门需求,盲目追求“本本”,借考证来缓解对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恐惧。

  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呢?首先要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大学生之所以在进入社会后,遇到职业困惑会频繁的跳槽,是因为他们面对工作压力时,初期进入社会的激情不持久,所以容易在重复无绪的工作状态下产生职业厌倦。只有在对于自身的性格和专业方向上有明晰的认识,把握住正确的职业方向,才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心态来迎接工作中的挑战。

  其次要正确认识社会,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一个环境来培养增强社会竞争力,工作的初期对于所选择的行业必须有个清楚的认识,针对目标企业的有明晰的职务分析,并结合自身的资源做一个最佳的匹配,这样才能胜任工作,找到自己真正的社会角色。有一个为自己活的最高价值的问题。那么,终极关怀就是你所关心的东西了,所以必须实现终极关怀,使个人具有更高的人生价值。

  慎重选择第一份职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4
1.情感方面。爱情的缺失或没有考虑以后的盲从恋爱,看别人谈自己也相谈等,也许只是因为寂寞。亲情方面,觉得自己已经长大的可父母总把我们当小孩,让自己有点挫败感。人格无法独立。
2工作方面。感觉迷茫没目标甚至会逃避不想离开学校,感觉就业压力很大等。
3人生方面。感觉活着虚度光影,会思考当下为什么活着,我现在活得好吗,或者我将来能过的更好吗,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24
就业形势的严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