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蛊证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6

目录

    1 拼音 2 简介 3 原因 4 临床症状
      4.1 气蛊 4.2 水蛊 4.3 血蛊 4.4 虫蛊

1 拼音

xiǎo ér gǔ zhèng

2 简介

蛊证,简称蛊,又名蛊胀。《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水肿》指出:“肚上青筋,腹满滑泄,名为蛊”。多发于较大儿童,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后期; 由于发病原因不同,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各异。历代医家对蛊胀的名称记载不一,有称水蛊、蛊胀、臌脝、蜘蛛蛊、单腹蛊等。蛊与臌胀不同。《医宗必读·水肿胀满篇》:“臌胀者,中空无物,腹皮绷急,多病于气也;蛊胀者,中实有物,腹形充大,非虫即血也”。

3 原因

引起蛊胀的原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脾胃受损;或寒湿伤脾,脾阳不振,滋生湿热,气失调达,运化失职;或因虫病、疟母等,损伤肝脾,阻碍气血运行所致。蛊证的病机,主要由于脾胃失和,健运失职,水湿不能输布,以排出体外,清浊不分,影响肝气条达,肝郁则伤脾,故肝脾俱病。由于肝气郁滞,气血凝结,血脉壅塞,则气滞血瘀,形成痞块。肝脾病久,势必波及肾脏,肾气不足,无以温养脾阳,则脾阳不振;肾阴不足,则肝失滋养,而肝脾更虚,虚久则三焦气化不利,水浊积聚。总之,三脏相互影响,致使气血水湿,瘀积腹内,腹部日渐胀大而成蛊胀证。故其病机不外水裹、气结、血瘀、虫积四个方面。

本病初起,多自饮食不振,胸腹胀满开始,进而出现两胁下痞块胀痛,肢体逐渐消瘦,面色萎黄,或暗褐不华,双目渐黄,二便失调;最后腹部胀大如鼓,腹皮胀急,青筋外露,腹渐坚硬,脐心突出。甚则神志昏迷等,如蛊胀而见寒热时作,病势在进展,此为邪正相争,正虚邪盛之象。若见形脱,便血,下利频数,伴有喘急,脉来弦大,重取无根者,乃属脏气衰竭危候。

4 临床症状

蛊证的临床辨证,首先区别在气、在血、属水、属虫,再审致病之因,辨其寒热虚实,随证施治。一般在发病之始,脏气充实,抗病能力较强,多从标治,宜采用行气消积,逐水化瘀法,以缓其胀。若邪实已去,出现正虚,则当补中益气,健脾和中,以善其后。如果病久,正气不支,邪被壅阻,又当扶正祛邪、或标本兼顾。

4.1 气蛊

多由脾虚气滞所致。症见胸腹胀满不适,常见嗳气、气逆、短气,腹胀按之尚软,或有腹痛,舌偏淡胖,苔少,脉细无力。治宜健脾行气,消胀除满。方用塌气丸加减。若胀满腹痛加木香、枳实;气虚体弱加人参、茯苓。

4.2 水蛊

水液潴留于腹部,其症腹部胀大,皮薄而紧,青筋暴露,皮色苍白,小便不利,每在 *** 改变时,因腹内水液积存,则腹形随之改变,两胁下胀痛,面色萎黄,苔垢腻,脉沉实。甚者,常并发黄疸。体实者,治宜逐水通下,可用十枣汤,或舟车丸加减。有黄疸者,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以利水退黄。

4.3 血蛊

除腹部胀满,可摸到肝脾肿大,或硬块外,主要伴有吐血、衄血、便血、或身发瘀斑、舌质暗红、苔垢、脉沉涩。有时由于血蛊,肿块瘀积较重,使水湿积滞不行,同时出现腹水。证属血瘀肿块。治宜破血消瘀。方用通窍活血汤,或膈下逐瘀汤加减。若两胁下痞块胀痛者,酌加三棱、莪术、香附、延胡、郁金等。如血蛊兼水蛊,则宜消瘀与泻水合用,方用通瘀煎合五苓散;若血虚者,可与四物汤送服鹅血干粉,或酌加三七粉、生地炭、仙鹤草等以止血。

4.4 虫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