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哲理 紧急紧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0-18
意思是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巴山楚水:指四川和两湖一带。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属巴国,其它地方大都属楚国。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官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前后共二十二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2个回答  2011-10-21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方(在今四川省等地)。夔州属于古代巴国。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用“巴山楚水凄凉地”来概括。“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第3个回答  2011-10-20
这句话其实哲理意义不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哲理意义比较多。
不过呢,如果一定要一点什么哲理,就是甘愿付出自己的心血投入荒凉之地的改造工作,无私奉献,舍己为人。
这样亲你满意吧~
第4个回答  2011-10-18
没看明白~~~~~~~~~~~~·追问

这句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追答

这句没什么太大的哲理!
这首诗里 另一句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还有些哲理

消极的理解:看到新生事物、后来之辈从自己身边经过、成长,感叹岁月无情,老之已至。
积极的理解:形容新生的力量迈过旧的事物,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前进。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