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人工智能“头雁”正高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游客刷脸入园、用手机实现智能导览、拍照一键识花、遇突发疾病可远程智能会诊……在世园会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背后,还隐藏着一场人工智能(简称“AI”)盛宴。

头雁引领,指方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产业集群正在北京形成。

AI落地未来已来

戴上一副混合现实眼镜,一颗三维心脏将浮现在眼前。心脏内错综复杂的血管清晰可见,伸手碰触,器官内组织可进行剥离,宛若一场手术前的预演……

这样似曾相识的“大片”画面,如今已经真实出现在缙铖医疗为世园会提供的“AI+5G”智慧医疗方案中。前不久,这套方案联系专家进行远程智能诊疗,帮一位突发心梗的游客跑赢死神。

在应急之外,游客入园的全程已经嵌入AI技术。在窗口采集一次人像信息后,游客走快速通道就能刷脸入园;拿起手机预约,无人驾驶接驳车就能开到眼前;游览过程中,手机上的AI导游不仅会随行讲解,还能根据游客喜好推荐参观路线……

和世园会同频,上半年中关村携AI最新成果在京交会、双创周等展会上亮相,几百种最新AI产品轮番登场。智能跟随行李箱、“呼之即来”的家居用品、“善解人意”的接待机器人、可识别货品的自动贩售机……大量AI产品已实际应用,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黑 科技 ”。

优化生态打造“AI雨林”

今后的首钢园区将有多智能?一进园区,游客戴上AR眼镜就有了更立体的“讲解员”;园区内酒店或景点中服务的是机器人;园区内物流将由无人驾驶快递车完成;进入 体育 场馆,每位观众都可以享受个性化的观赛体验……首钢不仅将成为 科技 范儿十足的人工智能展示园区,还在吸引人工智能企业落户,打造“AI雨林”新生态。

4个月前,首钢园区发布AI征集令,在冬奥、 旅游 、生活、文化和服务五大场景征集示范项目。征集令发出后,45家企业的80余个项目入选。

除了进行最新应用的展示,首钢园区还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聚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规划了启动区、孵化区、加速区三大片区。其中,冬训中心的AI启动区已有1300平方米的面积启动装修,预计今年三季度将迎来首批企业进驻;4000平方米的动力厂区域正计划和中关村软件园合作运营创新加速器,导入腾讯等领先AI企业服务资源。更有6.6万平方米的孵化区金安桥区域将于今明两年分两期进行办公空间建设。此外,中关村中德创新园还将帮助人工智能企业对接德国创新资源,吸引德国企业来中关村落地集聚。

核心技术领域不断突破

海豚、雪豹、第二代雨燕……中关村人工智能企业云知声的AI芯片“动物家族”里正不断增添新成员。今年年初,云知声在京发布了全新的多模态AI芯片战略与规划,进一步将芯片的AI计算能力从语音拓展到了视觉领域。

AI芯片、智能传感器、边缘算法成为当前人工智能企业研发的热点。基于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则成为高精尖产业发展重要趋势和特征。

而在算法和系统等核心领域,多家人工智能企业也表现抢眼。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最新公布的全球最权威人脸识别算法测试中,格灵深瞳、商汤 科技 两家北京企业分获两项冠军。格灵深瞳还于近日发布智源视觉计算平台、灵犀数据治理平台、战狼公安大数据系统等五大核心产品。以视觉计算平台为例,平台融合行为分析仪、人眼摄像机、微型人脸识别相机等产品,从识别人脸拓展到衣服、行为、附属物品、车型等多种识别。

另一家“AI认脸”明星企业旷视今年也拓宽领域,推出了针对物流领域的算法系统“河图”。系统成为赋能物流增效的智慧大脑,可以指挥多器械协同作业,并且优化路径、作业调度等,让物流效率提升40%。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