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走一次成昆铁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成昆铁路, 是中国最美的铁路线路之一,也是通往大凉山的“天路”。

幸得这次年假稍长,终于能够乘着成昆线去实现我心心念念的云南梦。

如果是出游,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一般会选择乘坐火车这类最原始的轨道交通,在汇集着天南海北各色人群的车厢里,你来我往,人潮涌动,既刻画着生活最平凡而真实的模样,若是碰见有共同话题的,滔滔不绝之间,兴许还会多几番别开生面的故事。

车厢外景色轮番几许换了人间,而车厢内是烟火生平几许流年。

从天府之国的成都一路蜿蜒向南,穿过海拔500米左右富饶的成都平原,原本以为该一路向南笔直而下,却陡然向西挺近了鬼斧神工的横断山脉,逆大渡河而上,横穿大渡河大峡谷,攀援崎岖连绵的大凉山小凉山,再在雅砻江、澜沧江、怒江、牛日河等大河谷形成的海拔2300米左右纵横交错的地貌中穿梭行进,然后下行穿过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再上行穿过位于成都南面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最后再下行越过滇池地区的丘陵地带,直至抵达目的地——春城昆明。

靠在窗边,举目眺望,既有“我见青山多妩媚”的秀丽娇俏,也有“浪淘风簸自天涯”的苍茫巍峨;既有“壁立千仞无依倚”的千岩万壑,还有“天净水平寒月漾”的流水人家。

这些山峰水岸不知沉睡了多少年,像一位位精神抖擞的智者用他们那充满智慧的目光注视着万千岁月的流逝和世间风雨的转换,在无人敢藐视他们的巍峨之下他们却又用其宽厚的胸怀接纳着外面的世界,为原本与世隔绝的大凉山腹地,带去了新的征程。 

但其实最早成昆铁路的盛名,并不是它沿线的风景有多么的美丽,而是在这条铁路的背后,充满着你我无法想象的英雄情怀。

早在1974年,以成昆铁路为主题的牙雕就被我国政府作为礼物赠送给了联合国,并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的月岩、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被联合国评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三大奇迹。”

且成昆铁路沿线上的“一线天”石拱桥至今依旧保持着中国跨度最大的铁路石拱桥记录。

铁路沿线的地质现象种类繁多,滑坡、落石、泥石流、山体崩落、岩溶等地质灾害更是家常便饭,横断山脉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地质大断裂带上,地形险峻,地质复杂,谷深坡陡,全线有500多公里位于地震烈度7至9度地区,要在这样的路况中修建一条铁路,除非奇迹出现,这样的地质,更是被人称为“修路禁区”。

然而,就是那一代一代敢于拼搏创新的铁路建设者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却真的成了这个奇迹的缔造者。

半个多世纪前奋战在成昆铁路上的铁道兵,不论男女,都是一边扛着枪,一边挥着铁铲夜以继日,然而由于工程异常艰巨,再加上当时的施工条件限制,当时很多铁道兵都牺牲在那条路上,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铁路建成。

时至今日,在成昆铁路沿线,都还能见到很多烈士陵园,那里沉睡着为这条铁路奉献的无数英雄魂灵。

但尽管如此,在当时依旧有很多人争先恐后投入到铁道建设的队伍中去,不管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还是目不识丁的村妇,即使是面对着许多未知的风险也依旧阻挡不了要将铁路建成的决心。

那不仅仅,是一条铁路,更是一个民族走向黎明的康庄大道。

“现在的人也许不理解,但是这段岁月代表了一代年轻人的梦想。在非战斗中,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就是我们那个时代年轻人的信仰和精神力量。”

曾经的铁道兵兵种已经消失,但那个时候传承下来的梦想却依旧完整无缺的保留在那一代人们的心中,即使岁月流逝,但那种英雄情怀,却随着这雄关漫道,在列车碾过铁轨的轰隆声中,永远的延续了下去。

窗外的景色依旧沉静,宛若一篇篇华美而内敛的史诗,纵然只是擦肩而过,但那一刻在心间的短暂驻足,已足够回味许久。

我静默一旁,脑海里是无限的放松,没有了尘世的凌乱交错,只想贪婪的将此刻的山水写意和往昔的历史情怀囊入怀中。

现代的交通发达便利,我国的高铁技术更是让世界上很多国家望而却步,一次航班更是数两个小时便能将我们送往目的地。

世间上很多东西都变得快了起来,成长的步伐,父母老去的速度,朝夕往来的人情世故,永远追赶不上的房价,有时候出去旅行,也是一个景点赶往另一个景点,赶着趟儿让风景在相机里刻下到此一游。

真想将日子变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不如就让我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背上最简单的行囊,坐上火车,晃晃悠悠到一个美好的去处。

嗨,我是叶凝秋

拙笔淡墨,尚不能描绘多少悲欢人生

只能用一些清浅的文字

记录那些刚好触碰到我内心的微小瞬间

世界这么大

如果刚好你也遇上了我和我的文字

那么

余生不长,请多指教

喜欢我的文章,就请留下你的足迹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