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在摄影中如何用好景深技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4-19
景深其实就是照片上图像前后的清晰范围。比如我们用相机拍摄一张人像相片时,对焦点是在人物身上,那所拍出的效果是人物清晰,而人物前后的景物比较模糊。因此,人物处于前后的景物之间的清晰范围内,也就是在景深范围内。景深就是景物的清晰深浅程度。这里的前后景物比较模糊,是因为对焦点在人物身上,人物在相片的效果上才显得很清晰。
景深能表现出这么美的效果,那么如何去控制相片景深呢?在摄影创作中,影响景深的主要有几个因素:
1、拍摄时控制镜头光圈的大小
2、镜头焦距的长短
3、与被拍摄对象距离的远近
4、相机感光元件的大小
除了第4项相机感光元件大小无法调节外,我们可以调节前3项的参数来改变景深效果。影响景深效果三个要素的具体关系如下:
1、镜头光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镜头光圈大小在景深的控制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原则是: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在拍摄距离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拍摄时,被摄体的前景清晰,后景模糊。而使用小光圈时,被摄体的前景和后景都是较清晰。
2、镜头焦距的长短与景深的关系
基本原则是: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浅,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深。在光圈、快门都不变的情况下,拍摄同一个场景,使用长焦镜头会让景深变浅。而使用广角镜时,景深就会变深。
焦距长,景深浅
焦距短,深景深
3、被拍摄对象距离的远近与景深的关系
基本原则是:相机与拍摄对象距离越近,景深越浅;相机与拍摄对象景深越远,景深越深。在光圈、快门、镜头焦距都不变的情况下,拍摄同一场景,离被摄体越近时,景深就会越浅。离被摄体越远时,景深就会越深。
拍摄越近,景深越浅
拍摄越远,景深越深
在拍摄风光的场景时,通常利用深景深来表现整个画面都清晰,把光圈调小来拍摄。光圈变小,快门速度就要相应的变低,这就需要使用三角脚架来稳定机身,这也是我们常常看到拍风光相片时会用到三角脚架的原因。
当我们在拍摄人像或要突出物体主题的作品时,一般利用浅景深的方式来拍摄,这样就能使被摄体前后的景物变模糊,以突出主体。想要突出主体,就要使用浅景深的手法来表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