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龄的问题

花甲之年是指人到了60岁,这个大家并不陌生。”花甲“这个词语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是指甲变黄了,是吗?人如果到了60岁,指甲会变黄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13
十而耳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但是,在现在生活中,人们习惯称六十岁为“花甲”,称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为“花甲老人”、“花甲之年”。“花甲”是“花甲子”的简称,这一名称的来历和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密不可分。
所谓干支,即天干、地支,是上古时代就已出现的一种计数、计时符号。
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共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为六十对不重复的计数单位(如甲子、乙丑等等)。组合时,以十干为主,自“甲”开始,依次与十二地支相配合。到第十支时,十干已全部配完,那么再从第一干开始与第十一支相配,依次类推下去,共得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六十年周而复始,所以六十岁是“花甲”之年。

补充回答:
孔子生前有句名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这里的“顺”,即“不逆”。邢昺疏曰:“耳顺其言,则知其微旨而不逆也。”也就是说,年纪到了六十岁,已开始进入了晚年。按孔子自己说,六十岁是一个“进德之序”,凡听声入心通,无所违逆。它告诉老年人,到了这个年龄,不管听到什么话,都不要激动,要冷静思考,顺应自然,顺应客观,顺应规律,不要暴躁,不要强辩,切忌“逆耳”,听了人家的议论,不管对与不对就反感,就反驳,这就会引起身心失调,生理上不顺畅。
  《千金翼方》中把“耳顺”视为“养生之要,耳无妄听,姑且妄听,便听之任之,无须为一点点小事而与人争得脸红耳赤。”孙真人在《卫生歌》中也有“顺耳顺理,修身除虑”可去烦恼的内容。所以说,若能做到“闻过则喜,听之顺之”,对晚年生活大有好处。
第2个回答  2008-12-05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男孩8岁称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
13岁称豆蔻年华,
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至出嫁称梅之年,
至30岁称半老徐娘。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之年、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从心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90岁称鲐背之年,
80、90岁也合称耄耋之年 ,
100岁称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2-15
要看农历还是公立,一般我们东北说年龄都是虚岁,我92年的23岁,90年当然就25了
第4个回答  2008-12-04
是的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