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什么能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如题所述

我认为和小提琴演奏家 西崎崇子 西曼唱片NHN(拿索斯唱片是NHN旗下的古典唱片品牌)的创始人 克劳斯·海曼先生有很大关系。(78年两人结为夫妇)当年《梁祝》在世界乐坛知名度并非很高,海曼听完西崎崇子的演奏十分感慨的说“对中国人来说,这曲子就像门德尔松加贝多芬加上柴可夫斯基,简直是超值享受!”在此之后,在他的极力推动下,制作了《蝴蝶情侣》专辑,并由西崎崇子演奏《梁祝》。盖张专辑创造了全球销量1000万张的销售神话。使得《梁祝》从此在世界广为传知。
当然首先应该说上海作曲家陈刚和何占豪的作曲非常好。
西崎崇子演奏的《梁祝》是现在可以听到的比较好的演奏版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01
好听呗
第2个回答  2008-12-01
好曲子当然出名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2
《梁祝》原本只是民间传说,作曲家吸取了越剧的民族音调,写成西方的小提琴协奏曲的体裁形式,把民族的东西提升到了国际的水平。
但是其实说实在话,《梁祝》这一单乐章的协奏曲其实在外国人眼中并没有我们中国人想象中的那么红,他们觉得有趣,但是并不一定欣赏。相对来说,像马思聪的《第一回旋曲》这样更加严谨的写作更会引起他们的喜爱,更容易为西方人所接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