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浪淘沙,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28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味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如:
浪淘沙 (唐)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bEmCBM91yF5T63Hd6D4OW-EzGFKpCat35SFaL8la2ph3bDmUsCEeE-dLyCBFtsD1w1pL92UeYIe7wq5zf2GSnP8gMEZRiezPxz01bUbtZO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词牌名
例:
浪淘沙

作者: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九曲】河图“黄河九曲,长者入于渤海”
【如今】《博物志》“近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乘槎而去。十余月至一处,有城郭状,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饮之,因问此是何处,答曰:‘访严君平则知之。’因还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其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亦作词牌
【江隈】江曲处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
参考资料:野外运动联盟--红尘小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0-01
浪淘沙
浪淘沙.怀旧 李煜 (南唐后主)
〔题考〕本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唐白居易、刘禹锡并有此词,且词句即咏江浪淘沙。如皇甫松词云:「蛮歌豆寇北人愁,浦雨杉风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亦非泛作也。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
【词律】以二十八字为正格,而以本调为变体,又名[曲入冥]、[过龙门]、[卖花声];而[谢池春]亦名[卖花声],不容稍混也。
〔作法〕 本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字句完全相同。第一句五字,与[忆江南]次句同。第二句四字,为仄仄平平,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三句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第四句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第五句则与第二句同。此调平仄既宽,而后半又同前半,为初学填词者最易摹拟之词调也。
【格二(双调小令)】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例(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仄仄平△(平韵)
春意阑珊。
⊙仄平△(协平韵)
罗衾不耐五更寒。
⊙平⊙仄仄平△(协平韵)
梦里不知身是客,
⊙仄⊙平平仄仄(句)
一晌贪欢。
⊙仄平△(协平韵)
独自莫凭栏,
⊙仄仄平△(协平韵)
无限江山。
⊙仄平△(协平韵)
别时容易见时难。
⊙平⊙仄仄平△(协平韵)
流水落花春去也,
⊙仄⊙平平仄仄(句)
天上人间。
⊙仄平△(协平韵)
第3个回答  2020-07-07
是词牌名,《浪淘沙》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
第4个回答  2020-02-17
是淘金的一个程序,千淘万漉始得金,形容历尽磨练过程十分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