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华侨、华裔分别是什么意思

说详细

华人、华裔、华侨的区别:华人是指国籍是外国的,但其实是中国人 ,在另一种角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统称。华裔是有中国血统,但是国籍不是中国的人 。华侨是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在国外长期生活的人 。

拓展资料:

华人(即“中华人”的简称,是指已经加入或者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 “华”是中国的古称,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外籍“华人”之称谓从“华侨”演变而来。

中国人民移居国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唐宋以前,移居国外的中华人,没有固定的称谓。唐宋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对外贸易的扩大、交通的发达,移居国外的人数急剧增多,他们多被居住国的人民称为“唐人”。明清时期,也有的称为“华人”,“中华人”、“粤闽人”等。

华人大部分能说汉语,在东亚地区,受到汉人主导的国家之中的华人(或中国人)普遍能说汉语(包括汉语方言),也能阅读汉语。在亚洲以外,除第一代华人移民外,大部分第二、三代的华人(包含混血华人)都甚少能阅读汉语,或只会说汉语口语而不会阅读,甚至完全不懂汉语,只能以该地区的语言作沟通。

华侨是在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

对于具有中国血统,但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人,也不能视为华侨。华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职责。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华”与“侨”,就其中一词的含义来说是明确的。“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

华裔近代是指有中国血统的华侨在侨居国所生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子女。古代指中原地区。也指华夏族的后裔。华夏族为汉族的前身。

现代华裔是指定居在国外的华人已经取得中国以外的国籍者(也称为x籍华人)和在国外出生,根据出生国的法律而拥有外国国籍者.也就是说从法律上说他们已经不是中国公民。但是从血统上说他们是华人的后代(后裔).有时候,华侨和华裔统称为海外华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华裔 百度百科-华侨 百度百科-华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华侨是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外国或在国外长期生活的人
华裔是有中国血统,但是国籍不是中国的人
华人是国籍是外国的,但骨子里是中国人
华人在另一种角度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统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国务院侨办等部门的有关身份解释中说明:外籍华人:指原是华侨或华人后裔,后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

中央多次强调,华侨、华人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对华人的工作,在观念上必须同华侨的工作严格区别开来,既不把他们当作一般外国人看待,又要注意华人与华侨的国籍区别。近些年来,我国与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关系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一些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对我仍存有戒心,华人问题仍然是我国同一些国家关系中长期存在的敏感问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在与华人的交往中,一定要严格遵守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07

(1)华人(Ethnic Chinese)即“华夏”的简称,来源于远古时期黄河上游“华”、“夏”部落的联合,最初仅为一文化概念,後来演变为民族概念,成为汉族的别称,近代以来扩大至成为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泛称。

华人是一个血统概念,从民族上讲,是指汉族和一些与汉族血缘相近的民族。但随着汉文化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渐由当初单指华夏族(汉朝以后该族又称为汉族),扩展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55个少数民族身上。并成为了全体中华民族之人的代称,其下包括了“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侨”。

(2)华侨是在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对于具有中国血统,但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人,也不能视为华侨。华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职责。

(3)华裔近代是指有中国血统的华侨在侨居国所生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子女。古代指中原地区。也指华夏族的后裔。华夏族为汉族的前身。

现代华裔是指定居在国外的华人已经取得中国以外的国籍者(也称为x籍华人)和在国外出生,根据出生国的法律而拥有外国国籍者,也就是说从法律上说他们已经不是中国公民。但是从血统上说他们是华人的后代(后裔)。有时候,华侨和华裔统称为海外华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1
华侨,亦被称作“海外华侨”,华侨属于尚未加入外籍的中国公民,但长期居于国外;包括已取得居住国永久居民身份者,称之为“华侨”,仍保留本国公民身份,仍然受到本国法律保护。华侨不包括因公在外工作者等其它职业的人,留学生,对外援建工作人员。
华裔是指华侨在侨居国所生并取得侨居国国籍的子女,也可指华夏族的后裔。古代指中原地区。
华人(Ethnic Chinese)即“华夏人”的简称,来源于远古时期黄河上游“华”、“夏”部落的联合,“夏”在羌语和藏语中是“强大、统一”的意思。是对属于中华民族的人的泛称。华人是一个血统概念,从民族上讲,具有汉族和中国55个少数民族血统的人都是华人,具有外国民族血统认同中华文化的人也是华人。“华人”一词最初指汉族,但随着华夏文明扩展到全国各地,“华人”的概念渐由当初单指华夏族(汉朝以后该族又称为汉族),扩展到受中华文明影响的55个少数民族身上。并成为了全体中华民族之人的代称,其下包括了“中国人”以及海外“华侨”。
第4个回答  2008-10-07
华人是对中华民族的人的泛称。今日广义的“中华民族”,包含中国境内各大小民族,以及这些民族在海内外的后裔。中国境内的西藏人,新疆人,朝鲜人,回民等,都没有被汉化,但是他们可以称为中国人,也可称为华人。大部分新加坡人是华人,但不是中国人,因为他们没有中国护照和国籍。

华侨: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

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定义为“华裔乃泛指在海外出生的中国人后裔”.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有【国籍法 - 第五条】把海外出生的华人/唐人/中华民族/华夏族/中国人后代规定为非中国公民。一般称华裔。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界定华侨、华人在国外所生的子女、孙子女等后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