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手机传播不良信息危害的文章或者教案

现在手机很普及了,但是,在方便日常生活工作的同时,有的人利用手机编写杜撰和传播不良信息,影响团结,对人对己都不好.
我们要针对这个搞一个教育,求相关资料,有好的话我还会继续加分~

这篇论文你参考一下吧

手机短信业务越来越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去年,我国短信业务发送量高达900亿条,给运营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然而,不良短信带来的“信骚扰”问题也随之而来,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在不久前广东“非典型肺炎”事件中,手机就成为流言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破环性极大。不良短信的流毒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已经引起了今年“两会”代表的极大关注,来自江西的全国政协委员王翔就提交了提案建议,希望对手机黄色短信迅速封杀。法学专家也呼吁,电信业不能一味为短信业务收益的暴涨而盲目陶醉和欢呼,更应该看到在短信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不良短信对社会所造成的污染、甚至随之而来的犯罪行为。而且,手机不良短信具有隐藏性强、危险性大等特点,这都决定了运营商如何过滤不良信息,如何恪守商业诚信,是短信热中必须完成的切实行动,这也需要相关各方多管齐下,尽早打造完善健康的短信产业链。

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两亿,手机短信正在有望成为继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影响着我们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但是一些有害信息也有泛滥之势,就在今年2月,通过短信广为流传的关于“非典型肺炎”等谣言,一度搅得人心惶惶。这向监管发起了挑战。而“黄段子”,更是不得不提的短信问题。以前多在小圈子里盛行的“黄色污秽”现在日益猖獗,它们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孩子们中间。尤其是现在手机拥有群体呈低龄化趋势,黄色短信的肆虐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训已摆在眼前,重庆有一个16岁的少年受了黄色短信的毒害,因强奸未遂而被学校开除,接受法律管教。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青少年司法制度研究专家张美英对此深表忧虑。她指出青少年处于身心成长阶段,不良短信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潜在的危害。

如果说低俗短信造成的社会危害只是潜在的话,那么利用手机短信诈骗已经成了现实的直接危害。前不久福建破获了一起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犯罪案件,犯罪团伙选定一个外省地区的手机号段,通过群发器连接上网,以2~5秒钟/条的速度24小时连续发送短信。以某公司开展抽奖活动、发布虚假的中奖信息,诱骗手机用户上钩。随后告诉机主奖品必须在短时间内到某城市领取,如机主不能当即赶过去可以由对方代领,但要汇寄部分邮费和个人所得税。受害者的汇款到账后3分钟之内就会被专门的取款人从取款机上取走,致使警方破案时很难找到犯罪嫌疑人诈骗钱财的有效证据。类似的案件数不胜数。

因此,对手机不良短信的有效监管已经迫在眉睫,这需要各主管部门和运营商、增值业务开发商齐抓共管、多管齐下,已实现对手机不良短信进行有效过滤,净化短信业务的市场环境。

首先,要加强立法。现在利用手机短信作案的犯罪事件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很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目前没有专门的法规对此进行规定。眼下,法律界对于在不良短信传播过程中,相关产业链各方该不该承担法律责任以及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相应的立法还是空白。对有害的短信,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法律的手段规范短信息服务,例如欧盟就制定了“保护私人信息数据”行为准则,手机用户不再被动接受垃圾信息。日本、韩国也出台了相关制裁手段,以遏制商业和不健康短信蔓延的势头。不过在我国,手机仍处在被动接收短信阶段,如何帮助用户不接收或少接收那些不良短信息,这在法律法规上还是个真空地带,尤其是手机短信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如何兼顾也值得探讨。目前,尽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新浪、搜狐等主要短信服务提供商都签署了《互联网自律公约》,但是对于垃圾短信的有效制止,目前仍还只是停留在依靠“自觉”的层面上,但面对商业利益的诱惑,仅仅依靠企业的自律是远远不够的。可喜的是最近由国家信息产业部制定的有关手机短信规范化管理的办法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其中对于发布、传播黄色短信、虚假短信造成社会危害,发布人和网络公司等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都有详细规定。这对于既希望享受手机短信带来的方便快捷,又希望有一个规范洁净的短信市场的人们不啻是个福音。

其次,电信监管部门和国家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和各省通信管理局都应着眼于通信业健康发展,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相关问题。网站要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运作,加强内容监管,尽量报道主流媒体的有关新闻,不要提供有害的信息。如果发现有害信息,尤其是在BBS上的,要及时删除,并向有关的主要部门汇报。各通信管理局和公安厅及其他政府部门平时也要保持联系,共同依法打击短信犯罪。

最后,运营商要树立正确运营观念,和增值业务开发商要严格审查,把好短信业务的第一道门槛。同时,加强沟通,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有效过滤手机不良短信。最重要是首先保证自己不尽量避免为了盈利而骚扰用户。另外,不论手机短信息通过什么方式发送,都要经过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短信网关才能到达对方手机上。因而国内不少消费者、专家都曾提议: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设置安全警戒线,对每条手机短信的内容进行过滤,消除或减少有害短信息。当然,去年年底以来,移动和联通也都加大了对短信的监控力度。其一是对短信流量突然增多,数量超乎寻常的手机或平台的短信内容进行抽检,防止其传播有害信息。其二,两公司都启用了信令监测系统,如果发现可能是危及国家安全、有重大欺诈嫌疑、有关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络传销信息等的,比如说有“六合彩、赌球”等字眼的,就会将其翻译成文字,进行人工判别,如果确实是危及国家安全、或有重大欺诈嫌疑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短信息,监测人员就会通过24小时热线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并删除该短信。但是,移动、联通人士也指出,如果要对全部短信的内容都一一翻译、过滤,不是技术上做不到,而是成本太高。首先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设备;其次短信传送时效会大大延迟,有违短信快捷传送信息的本义。也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全部过滤侵犯了通信用户、尤其是那些正常发送无害短信的用户的通信自由,目前还得不到国家法律的支持。

同时,短信发送的整个过程是用户在每台手机上输入短信内容后发送到最近的基站,再借助交换网,完成计费后,通过选择好的路由,到达收信手机所在的基站,最后将信息发往接收方的手机。因此,对短信进行监控,主要集中在短信发送到服务站这个环节上。但是目前利用技术监控的话,只能识别信号的传输质量,而无法识别以及过滤信号的内容。如果要精确判断,只能靠人工完成,但是面对巨大的信息发送量�每天约2亿多条 ,这也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国外对此也束手无策,只能是在违法信息造成重大影响后再进行追查。

所以,要有效控制不良短信的发展势头,就需要各运营商和网站等增值业务开发商共同加大对不良短信的有效监控,尤其要从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不良短信的过滤。因为无论用哪种方式,所有短信都得经过移动电信的平台才能到达接收方的手机,从这点上说,从技术上防范和阻止不良手机短信,净化移动通信领域,是我国移动通信部门面临的新课题。当然,手机短信毕竟涉及到个人隐私,因而如何兼顾也是两难的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和运营商还有用户来共同协调。

总之,手机短信业务作为“第五媒体”已经开始浮出水面,手机短信“正因为小,所以才是真正的革命。”据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全年,全国手机短信的发送量将超过1500亿条,由此产生的直接利润将达到150亿元。可观的发展前景自然诱人,但是,不良短信也有可能更加猖狂,所以,多管齐下、有效监管也有更加迫切,只有这样,短信业务的发展也才能顺利导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上来,同时,固网短信也已经开始蓬勃兴起,这也需要固网运营商积极借鉴手机短信业务拓展的市场经验,避免同样的问题产生,以实现更为健康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03
自己去网上找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