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为了忘却的纪念”是作者不愿自己老沉浸在悲痛之中,所谓“忘却”就是要“摆脱”悲哀的重压,即不能光用悲痛来“记念”死者,而应该用别样的方式:化悲痛为力量,以战斗来“记念”死者。题目似乎矛盾的这两层意思,正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悲愤和坚韧的战斗精神。

此文是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作者通过对烈士生平的回忆,赞美他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的品质;通过和烈士交往的回忆,表现他们之间深厚的革命友情;

通过对烈士遇难的回忆,暴露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无耻的兽行,亦表达了作者对共产主义革命的坚定信念。全文严谨有序、笔法洒脱,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含蓄而不晦涩,委婉而富有情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31年1月11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但他丝毫不畏反动派的屠刀和淫威。

在闻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强烈抗议和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1933年2月7—8日,鲁迅带着无限的悲愤写下此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这是鲁迅用白话文时还带些文言文和西洋文色彩的结果。其实本意是“为了不忘却,所以写文章纪念”,按我们的习惯应说成“为了不忘却的纪念”。鲁迅的表达方式和英语有些相似,比如in case of our forgeting。。。也是这个意思,但是也没有not.
个人观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5
开篇第一段:
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所以被采纳的回答明显是错的。
鲁迅标题的字面意思(注意是字面意思)就是想通过这篇纪念文章,排遣一点郁愤,以此来忘却这一切。所以就是为了忘却。
鲁迅这些写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愤怒的极致,无可排遣,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以至于自己甚至软弱的祈求能忘记这一切来求得片刻的安宁。
第3个回答  2008-10-02
鲁迅的一篇杂文。
实在惭愧,第一次草草看了一遍。
网上的解释很多,俺只说自己的“印象”:

主旨是“为了”“纪念”;
“忘却”却是一种悲愤难平的表达,不甘于他们几个青年的死就这样“被忘却”,无法说服自己也这么去忘却,无法走出心理良知的谴责,。悲愤得实在让自己难以承受,只好写出此文,试图让自己走出这个阶段,超越悲愤而已的层次,揭露当局的丑恶。
忘却对于鲁迅是超越“只能悲愤”的思想层次,对于读者和广大群众是揭露而不能忘却。

这句话现在似乎用得有点烂了,通俗意思就是,“纪念并由此走出去”。

瞎说几句,供参考。
第4个回答  2008-10-02
鲁迅先生为了纪念“左联”五烈士,于一九三三年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著名杂文。仔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文章并没有全面的写五位烈士的事迹,而是着重写了两位,其余的三位只简约的点到而已。作者回忆自己与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学事业与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触,特别记叙了他们被捕后的狱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既深情地颂扬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与人品,有有力地控诉了***反动派屠杀人民的罪行。同时还抒发了作者怀念烈士、憎爱分明、坚信革命一定胜利的思想感情。这深深的感染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