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对日本文学有一个初步大略的认识,

如果你能列出自日本文化出现到现在的文学作品的名称,和作者,还有作品的风格,除了谢谢,我还有另外的分数送给你,急求中!

第1个回答  2008-10-02
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中国和日本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免不了还要打交道,所以,现在我们确实应该对日本及日本人有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茂吕美耶〈物语日本〉〈江户日本〉〈平安日本〉〈传说日本〉
上面这四本比较着重于日本的风俗,语言也比较贴近生活一些。

可以去买一本日本的简史,这样对日本历史与文化形成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如果看了之后还想对日本有所了解的话,可以看看
戴季陶的〈日本论〉
和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又译〈菊花与刀〉〈菊花与剑〉)
上面两本是研究用的,对日本人性格的讲解有独到之处。

日本的现代文学中,时下比较兴的村上春树是倾向于都市化的,相比之下川端康成的作品更具日本古典之美。以下是我推荐的几本:
〈雪国〉〈古都〉〈伊豆的舞女〉〈千只鹤〉等。

日本的古典文化,很大一部分是从唐朝传入的,
文学方面可以看看〈源氏物语〉〈平家物语〉〈伊势物语〉〈竹取物语〉〈枕草子〉,这些都是日本的古典文学,如果静得下心来读读,会对日本有更深入的了解。
日本诗歌文学受到白居易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也可以参照一些白居易的作品。

上面那些书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应该都买得到。如果学了日语,更可以买些日文的书来研究。

以上便是我根据自身经验提出的几点建议,采用由浅入深的顺序。
最后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2个回答  2008-10-02
  日本文学
  日本文学指的是以日本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横跨的时间大约有两千年。早期的文学作品受到中国文学非常大的影响,但在后来日本也渐渐形成自有的文学风格和特色。19世纪日本重启港口与西方国家贸易及展开外交关系之后,西方文学也开始影响日本的作家,直到今天仍然得见其影响力。
  在日本,也有因为考虑到近来非日本籍的日裔作家,而采用“日语文学”称呼的情形
  历史
  日本文学一般分为三个主要时期:上古文学、中古文学以及现代文学
  上古日本文学 (八世纪)
  日本直到中国的汉字传入之后才开始有书写系统,但在最早汉字尚未能适用于书写日语时,中国文言文仍是唯一的文学形式。直到后来才发展出能够用于表记日语的万叶假名(万叶仮名) ,纯粹假借一套指定汉字的发音来表记日文诗歌。在日本奈良时代所创作的作品包括712年的《古事记》(为神话与史实参半的史书)、720年的《日本书纪》(以编年体写成,为日本流传至今最早的正史)和759年的《万叶集》(日本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万叶假名即是以此书命名)等。
  此时在文学创作上所使用的日文,无论在语法和音韵等方面皆与后来的日文有明显的差别。甚至同时各地已经出现明显方言上的差异。
  古典日本文学 (九世纪至十二世纪)
  古典日本文学的经典名著《源氏物语》。古典日本文学与日本平安时代的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时被誉为“日本艺术与文学的黄金时期”。女性文学家紫式部的著作《源氏物语》被视为当时最杰出的经典名著,该书也是全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此外同时代重要的文学作品尚有905年的《古今和歌集》(为一部和歌总集)以及990年代由另一位女性作家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散文集,描述对生活、感情与贵族生活等的观察与感想)。伊吕波(いろは)是一首排列日文假名的全字母句(“いろは”是该诗歌的首三个音),同样创作于平安时代前期。
  相较于同时期中国正处于唐宋的诗歌黄金时期,当时的日本并没有杰出的诗人,诗歌大都是宫中朝臣或女性所创作,而贵族气息则反映在诗歌的端庄、老练,并注重修辞表达情感上。
  中古日本文学 (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
  近代日本文学
  明治、大正、昭和时期文学 (1868年-1945年)
  近现代文学
  日本文学形式
  散文
  物语 - 古物语 - 虚构物语 - 歌物语 - 拟古物语 - 战地物语
  说话
  小说 - 私小说 - 剧本
  戯曲 - 能 - 歌舞伎 - 文楽(人形净琉璃)
  随笔
  日记
  纪行
  传记・自传 - 往生传
  文艺评论
  日本汉文
  韵文
  诗 - 自由诗 - 定型诗 - 散文诗
  和歌 - 短歌 - 长歌 - 旋头歌 - 佛足石歌
  连歌 - 俳谐连歌 - 狂歌 - 俳谐(连句)
  俳句 - 定型 - 自由律
  川柳 - 狂句
  短歌(近代短歌)
  歌谣 - 记纪歌谣 - 今様 - 小呗
  汉诗
  代表文学家与经典作品
  上古日本文学
  清少纳言及其著作《枕草子》
  紫式部及其著作《源氏物语》
  中古日本文学
  《平家物语》 (1371)
  近代日本文学
  井原西鹤 (1642 - 1693)
  松尾芭蕉 (1644 - 1694)
  近松门左卫门 (1653 - 1725)
  上田秋成 (1734 - 1809)
  山东京传 (1761 - 1816)
  十返舎一九 (1765 - 1831)
  曲亭马琴 (1767 - 1848)
  现代日本文学
  森鸥外 (1862 - 1922)
  尾崎红叶 (1867 - 1903)
  夏目漱石 (1867 - 1916)
  泉镜花 (1873 - 1939)
  志贺直哉 (1883 - 1971)
  石川啄木 (1886 - 1912)
  谷崎润一郎 (1886 - 1965)
  芥川龙之介 (1892 - 1927)
  吉川英治 (1892 - 1962)
  金子光晴 (1895 - 1975)
  宫泽贤治 (1896 - 1933)
  壶井繁治 (1897 - 1975)
  黑岛传治 (1898 - 1943)
  石川淳 (1899 - 1987)
  川端康成 (1899 - 1972)
  宫本百合子 (1899 - 1951)
  壶井栄 (1899 - 1967)
  小熊秀雄 (1901 - 1940)
  小林多喜二 (1903 - 1933)
  石川达三 (1905-1985)
  太宰治 (1909 - 1948)
  远藤周作 (1923 - 1996)
  安部公房 (1924 - 1993)
  三岛由纪夫 (1925 - 1970)
  井上ひさし (1933 -)
  大江健三郎 (1935 -)
  中上健次 (1946 - 1992)
  村上春树 (1949 -)
  村上龙 (1952 -)
  时期代表作
  日本人民口耳相传和书面记载的作品。
  奈良时期 (8世纪) 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稍后出现的汉诗集《怀风藻》标志着文人诗歌创作的肇始,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平安时期 (8~12世纪) 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大量汉诗文集相继问世,汉文学热持续一个世纪之久。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恢复了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与此同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开辟了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条道路 ,《 宇津保物语 》开长篇物语的先河,这就为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作者以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源氏苦乐掺半的一生及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人生无常的佛学观和以哀为极至的美学观。除紫式部外,许多女作家的作品都于此时脱颖而出,如《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这些日记成为日本后世文学中私小说的滥觞。女性散文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作者观察之敏锐细腻,用笔之纤柔清丽,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此期散文创作的最后收获是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历史物语《大镜物语》。这些物语一改王朝物语的纤弱文风,拓展了物语文学表现的范围。
  镰仓室町时期 (12~16世纪) 随着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和歌文学走向衰落。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虽与《万叶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毕竟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连歌和俳谐的兴起。二条良基、山崎宗鉴等人确立了连歌、俳谐的文学地位。散文方面也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军记物语中臻于成熟的经典之作是记述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兴衰始末的《平家物语》。小说刻画了平清盛等骁勇善战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现了他们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客观上反映了贵族社会向武士社会转变的时代本质。僧人随笔中的传世之作是鸭长明的《 方丈记 》和吉田兼好的 《 徒然草》。两篇随笔各具特色,被誉为随笔文学的双璧。该时期诞生的能与狂言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为主,体现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世阿弥(1363~1443 )在能乐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江户时期 (17~19世纪) 商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町人阶级(市民阶层)作为社会的主体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适应他们的审美要求,松尾芭蕉在贞门、谈林俳谐的基础上,推出了世俗化的蕉风俳谐,井原西鹤铺写了町人的商业生活和享乐生活,丰富了浮世草子(风俗小说)的创作内容。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木偶戏)更广泛地表现了社会下层人物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这种以俗为美的美学追求,导致轻文学(戏作文学)的产生,给后世文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明治时期 (1868~1911) 1868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浮云》,森鸥外相继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砚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红叶(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纪末最畅销的小说。20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倾向,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却不乏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赞许。卓立于这一运动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猫》以嬉笑怒骂的讽刺给予近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以有力抨击。
  大正时期 (1912~1925) 近代文学进入末期,以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为首的白桦派作家和以芥川龙之介 为代表的新思潮派作家等,为文坛主流。芥川的小说以怀疑主义对“人性的自私”等社会现实进行考察,悲观的结论导致其自杀,也意味着大正文学发展的终结。
  昭和时期(1926~1988) 及其后 日本现代文学开始形成并得以发展。初期文坛的主流是无产阶级文学。1928年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简称纳普)成立,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1899~1958)的小说《蟹工船》和《没有太阳的街》是典范之作。与革命文学并立的是新感觉派作家,其代表横光利一(1898~1947)和川端康成 等在 当时有一定影响。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许多作家被征集从军,文坛冷寂不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学流派竞生,作家辈出。进步作家宫本百合子(1899~1951)的小说《知风草》、《播州平野》(1946~1947)和德永直的长篇小说《静静的群山》,以及老作家志贺直哉的《灰色的月亮》、井伏鳟二的《遥拜队长》等优秀作品,都获得好评。战前即已成名的川端康成以《雪国》 、《千羽鹤》和《古都》3 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战后新作家中,野间宏的《真空地带》、井上靖的《天平之甍》、水上勉(1919~)的《越前竹偶》、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司马辽太郎(1923~)的《龙马奔走》等作品有较大影响。60年代中期,文学发展进入新时期。除一些严 肃 作家写出 许多有社会意义的作品 外 ,小松左京(1931 ~)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及一些破案推理小说等也颇有读者。70年代 ,内向文学的代表作家阿部昭(1924~)等人的作品,及描写当代商潮的经济小说等,都对文坛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城山三郎、高杉良、安土敏等一批作家活跃在 80 年代,他们的创作把日本经济小说提到一个新高度。进入90年代后,随着大江健三郎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实主义文学重新受到重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3601.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8-10-03
re6yruy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