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变得重要?

如题所述

你是不是默默地辛勤工作,但是却老是不受老板重视?你是不是一直为自己默默无闻而苦恼?人都是想要自己生活的更好的,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职场上更受关注,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

要想成为职场上的“抢手货”,有三条路可以走:成为匠人、成为稀缺人才,以及做让人信任、靠谱的职场人。而我们一般人能努力达成的,就是第三条路。

在职场中,“靠谱”尤为重要。我们常常听别人和我们说,“XXX实在不靠谱,有事情都不敢交给他做了。”

我因为性格相对内向,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家人总担心我在职场中混不开。后来事实证明,即便我平时话不多,也不擅长用嘴上功夫维系人际关系,但是领导都挺器重我的,因为我挺靠谱的。

在职场中靠谱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准备明白领导布置给你的任务是什么,在任务推进过程中能简洁又高效地汇报工作,最后工作结果能超出一点领导的预期。

说起来好像就一句话的事儿,但做起来就不是特别容易。你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及工作方法。

一、明确领导的指示

我有一个习惯,如果别人有交代我一件事情,我一般会简单复述一遍。例如,领导跟我说,“你写一篇报告,我们需要采购XX设备,虽然不在预算内,但因为XX原因,我们需要采购。”

然后我就会说,“好的,就是写一篇请示,关于采购XX设备的,对吧?”看似好像有点多余,实际上,我是在确认领导的工作指示,避免以为误解而要返工。如果领导没有明确完成时间,我一般还会问上一句,“那什么时候要呢?”

日本的大石哲之写的《靠谱》一书中也提到,作为下属的我们,在接受到领导的工作指示时,我们必须要掌握4个关键点

1、  这项工作的目的;

2、具体的工作成果目标;

3、工作质量要求;

4、优先顺序和紧急程度。

当我们完成了解一项任务的这4个关键点之后,相信实施起来就能游刃有余,也避免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做出的成果变成废纸。所以如果在听完一个工作指示后,任一关键点有模糊的地方,都要及时和领导沟通,达成共识。

二、懂得简洁又高效地汇报和沟通

因为我工作的原因,公司里所有的中层以上会议我都要参加的。你别看开会的都是中层以上的员工,但有的人就非常不懂得汇报和沟通。

有个年过50的部门负责人,我暂且称呼他老朱好了。他兴许是想在各类会议上表明自己做成了很多事,总是会絮絮叨叨一堆,听起来说了很多,但仔细想想似乎什么都没说。有好几回,领导也没了耐心,直接说,“好了,好了,不要说这么多了,把结果说下就成。”

其实,领导职位越高,他越没有时间和耐心听你说话,那怎样说话才能起到他不觉得你烦人,而且愿意和你沟通的作用呢?我们可以借用《靠谱》里的沟通套路:结论先行,直入主题,用数据、事实、逻辑说话

正如前面说到的,越是职位高的领导,越是没有时间,所以我们应该在短时间内就把必要信息传达给对方。而这个必要信息就是结论。领导往往不在乎你具体是怎么做的,他只想知道你是完成还是没完成。所以一上来就说结论,才能抓住领导的注意力。

我刚开始也按照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先交代原因,再说经过,最后才说结论。后来发现,这样反而说不清楚一件事,领导也没耐心听,就是会打断你。后来我改成先说结论之后,要说的话变简洁了,但是意思却表达得更清楚了。

同时,我们可以运用PREP法来更好地践行“结论先行”。

PREP由一下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

Point 结论

Reason 依据

Example 具体事例

Point 重申结论后结束

举个例子,我前几天跟领导汇报一件事,“您上回让我写的请示件,恐怕要撤回来了。”领导听完,马上就问我,“为什么?”这时我再告诉他原因,以及某位负责人对此的态度,最后在重申一次结论就好了。这样,领导能迅速了解重要信息,又能知道大致情况。

除了结论先行,还要注意直入主题。中国人讲话总觉得开门见山不太礼貌,所以总是会曲曲绕绕一堆,才开始点题。

但在工作沟通中,讲话不拐弯抹角、直率简洁才好。当他人问你工作进展的时候,即便你尚未完成或是遇到了很多状况,你也应当坦率回答问题。

最后就是用数据、事实、逻辑说话,尤其当我们和合作伙伴出现分析的时候。

想要说服对方,就应该罗列数据、事实,这类客观性的话语比你说其他话术更具有说服力。在向领导汇报时,也要注意数据、事实及逻辑的运用,因为职位越高的越是重视用数据和事实看问题,以做出理性判断。

三、 结果超出对方的期望值

我想大家都听过同个公司两名员工去买土豆的故事,一名员工在看市场上是否有土豆出售的时候,懂得一并问了价格等情况,回来时还带上一个土豆以及自己的建议,另一名员工仅仅是做了老板交代的那件事罢了。

因为两名员工完成的是同一项工作任务,因此他俩的“职场段位”高低就立马一目了然了。

在说要如何超出一点预期值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提一提“云-雨-伞理论”。《靠谱》中提到了这个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对事实、分析和行动三者的比喻。简言之,就是“天上出现了乌云,眼看就要下雨,带上伞比较好。”

天上出现了乌云,是你看到的事实;眼看就要下雨,是你根据现状推测出来的分析;带上伞比较好,则是你分析后得出的行动。

你瞧,那位受老板器重的买土豆的员工的做法,是不是很符合这个“云-雨-伞理论”呢?

老板让我看看市场上有没有土豆卖。我看了发现有,这个就是“云”,也就是事实。但老板好端端的为什么问有没有土豆卖呢?应该是想赚钱吧,于是去询了价、看了土豆质量,这就是“雨”,也就是分析。最后我要带回卖土豆的农民和我卖土豆的建议,这就是“伞”,也就是行动。

所以在工作中多多思考“云-雨-伞理论”,我们就不容易犯只汇报或沟通人人都知道的事实,而是会附上分析及建议,这样就能很容易超过别人对我们的工作结果预期了。

想要在职场中居于永远的优势?那就不断地超越对方的期望值吧。正如大石哲之所说的,“商务合作其实就是不断地超越对方的期望值;不断地超越顾客或消费者的期望值;不断地超越上司的期望值。”

当我们清楚明白上司的工作指示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超越期望值了,因为只要在他要的成果上在多出一点点就好了,但要注意的是,别人没有要求的工作,即便费时间做了也不会受到好评。

就像我们去商场购物,即便买XXX元,附送了很多赠品,但是赠品我们一点儿都不需要,我们并不会很开心,反而觉得徒增收纳空间,甚是烦恼。

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对方的期望目标和期望程度,绝不偏离,再次目标上多给一点点才是最好的。

明确指示、懂得沟通以及做事方法是不论你从事哪行哪业都需要掌握的职场干货,它不仅能让我们变成一名靠谱的职场人,还能帮我们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职场环境。

专注个人成长 微信公众号:林小白向上管理(ID:living4ever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