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有哪些战略意义?

如题所述

1949年10月27日,金门战况传到台北,蒋介石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太需要一次胜利了。他太知道金门战役的意义了。他说:这一仗我们全胜了……台湾安全了。

对于蒋介石来说,金门的战略地位确实非同一般。它位于大陆边缘,北与马祖毗连,构成两栖性的边缘地带。金门是台湾的桥头堡。蒋介石曾说:无金门便无台、澎;有台湾便有大陆。历史上的郑成功、施琅攻取台湾,都是以金、厦为出发地的。

金门只要在蒋介石手中,他进可封锁内陆,退可屏障台湾。正是由于我军金门战役的失利,才使蒋介石偏安于台湾,造成两岸分离的状况。

如果金门在我军手中,台湾海峡的交通线便面临极大威胁。台湾失去这一屏障,解放军的大军渡海,朝发夕至,台海的形势就可能是另一种形态。

毛泽东当时的打算是:攻克福建全境后,再占领金门、厦门诸岛,然后效仿郑成功、施琅故事,在福建造船,千帆竞渡,直取台湾。攻下台湾后,再回头收拾西北、西南山河。倘若如此,那么历史就将改写。

在金门战役之初,国民党军一部在西南,一部在海南岛,一部在中越中缅边境,台湾实际是个空岛。胡琏后来在他写的书中说,当时台湾岛上的总兵力不超过10万,且官比兵多,枪比人多。

但海战不同于陆战,金门战役,我军是以陆地为基地,渡过一个海峡,到一个岛屿登陆作战。当时我军将领只看到这是由岸到岸的水上运动,认为是由此岸到彼岸的运动作战,如同大河大江的渡河攻击一样。而实际上,金门之战是一次两栖登陆与反登陆作战,是我军从未接触过的新的战事。我军在海空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进攻金门,从根本上是败给了海洋。正因为金门之战的失利,再加上几天以后的11月3日登步岛登陆作战的失利,才使解放军对登陆战的艰巨有了切肤的认识,才对计划中的台湾登陆作战备加小心谨慎。

3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