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类型对绿洲形成演变的影响

如题所述

在新疆干旱区,绿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场所。荒漠区绿洲受水、土条件的限制,具有沿河流冲积平原呈带状,在河流出山口呈扇状或点状,沿湖呈环状,总体上呈片状,沿盆地边缘呈串珠状分布的特点(图8-2)。

图8-2 新疆绿洲分布略图

一、地貌类型对绿洲形成的作用

天然绿洲大多分布于荒漠区水、土、光、热耦合较好的地区,如扇缘、河谷平原、湖区、泉水地等,其中:①扇缘地下水溢出带水源丰富,土质黏重,可见芨芨草、芦苇、柽柳等植物;②河谷平原,包括河流水面、河心滩、河漫滩、低阶地等,这里地形平坦,水土优良,为生物生存发展的良好区域,鱼类、蛙类、爬行动物、鸟类等动物多,灌丛、灌木等植物茂盛;③湖泊沼泽,位于盆地低洼处,大多为河流尾闾湖,湖泊适于鱼类等水生动物生长,湖滩沼泽地芦苇茂盛;④泉水地,在平原、谷坡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往往是水草丰茂或有灌丛、灌木生长。人工绿洲主要分布于山前冲积、冲-洪积平原,与河流中、高阶地等地,有农田、园地、人工林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水库等。呈块状分布,图斑较规则。总之,天然绿洲与荒漠区水源空间分布基本一致;而人工绿洲则位于水库、渠道、机井附近。显然,干旱区绿洲形成与地貌类型的关系密切,具有随水源的时空分布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二、绿洲分布模式

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等山地高山终年积雪,中山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林草茂密,为干旱区“湿岛”。中、高山降水和冰雪融水汇入河流,供给低山河谷和山麓平原,以及塔里木河等河流冲积平原绿洲所需水源,因此,绿洲具有沿河流及山麓平原分布的特点。受水、土条件的限制,绿洲空间分布与河流、溪沟、泉水关系密切,主要模式有4种(图8-3):①沿河谷阶地层状分布。如乌鲁木齐河、伊犁河等有数级河流阶地,一般河漫滩及低阶地分布杨树、榆树等天然绿洲,二、三级阶地为农田、果园、居民点等人工绿洲。②沿山麓平原片状分布。在天山南北麓平原区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可见如库尔勒、阿克苏、乌鲁木齐、玛纳斯等片状绿洲。③沿河道线状分布。如塔里木河在南北摆动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古河道,虽然老河道已断流,但仍有一定地下水供给胡杨生长所需水源,沿老河道可见线状胡杨绿洲分布。④沿断层或洼地泉水出露地点零星点状分布。如在萨吾尔山南麓断层上,可见泉水地绿洲,大体呈串珠状分布;在洼地或沟谷末端泉水出露地方可见芦苇、柳树等,如哈密柳树泉、沙枣泉、鸭子泉等。

三、绿洲类型划分

绿洲类型的划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划分绿洲类型有助于人们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绿洲的特点,认识绿洲的形成演变规律,探讨绿洲开发建设的途径。因此,前人从不同角度对绿洲类型划分进行了探讨,如:①以主导经济和主要景观为依据进行划分;②据地貌“形态成因”类型划分绿洲型城镇;③按时间序列分为古、老、新绿洲;④据人类活动影响、主要植被类型、主导经济部门、地貌部位等逐级划分;⑤综合气候类型、植被、地貌、水源、土壤、经济属性、行政功能单元、主导产业八大要素,进行绿洲省、区、片、点四级分类;⑥以社会经济功能、地貌部位、主体景观、微地貌类型进行三级划分等(表8-3)。

作者据上述绿洲形成、分布特点,参考前人划分资料,基于绿洲形成与水、土关系密切,而地貌及其过程对水、土条件有制约作用的事实,考虑绿洲成因类型及其演变过程,以绿洲“状态成因”为分类原则,选取①绿洲的地名;②绿洲形成的地貌形态成因类型;③天然植被类型与人工绿洲形成结果等为指标,进行三级划分(表8-4)。绿洲的命名表述如:乌鲁木齐河冲积扇城镇绿洲;塔里木河冲积平原胡杨林绿洲;哈密鸭子泉泉水地沼泽、草甸绿洲;博斯腾湖滨苇地绿洲;克拉玛依市工矿绿洲等。

图8-3 干旱区绿洲分布模式

四、绿洲成因类型特点及演变模式

(一)绿洲成因类型特点

在干旱区,绿洲形成主要受限于地貌、水源条件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对自然条件利用的选择。因此,各类型绿洲在自然因素与人工构造体上亦会有所不同,表现在:①湖积平原型中,湖泊、沼泽为天然绿洲。湖泊为水面,湖内生长有鱼、虾等生物;沼泽有苇地、沼泽地、盐化草甸等。②三角洲中,老三角洲地形略有起伏,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地表植物稀少,需要打井抽水或开渠引水才能发展绿洲;新三角洲地形平坦,地下水位高,对天然绿洲形成有利,胡杨、榆树、草类等植物茂盛。③扇形地中,冲积扇地形平坦,组成物质较细,扇缘泉水溢出带水草丰茂,为天然绿洲,其余地方适宜农田、果园等人工绿洲发展;洪积扇组成物质较粗,多砾石,缺水源,植物稀少,为荒漠,引入水源可发展工矿、城镇型绿洲;冲-洪积扇水源不足,主要由砂、卵石组成,对工矿、城镇型绿洲发展有利,扇缘有细土为天然绿洲形成分布区域,可发展农田、果园等绿洲。④冲积平原中,河漫滩一般水草丰茂、灌木丛生,为天然绿洲;阶地地形平坦,土质优良,便于耕种,为农田、果园发展的优良地方;古河道洼地地下水源丰富,如塔里木河的古河道洼地可见胡杨林呈带状分布。⑤洪积平原中坡麓平原组成物质多砂砾石,洼地平原堆积古、新近纪泥岩风化物,土壤黏粒含量较高,引入水源可发展工矿、水田等人工绿洲。⑥冲-洪积平原中砾质平原适宜城镇、工矿绿洲发展,而细土平原则有利于农田、果园等人工绿洲形成。⑦在干旱山地河谷、沟谷(除干沟外)谷底可见榆树、杨树等天然绿洲;谷坡泉水出露地方,可生长灌木、草类等形成点状绿洲。

表8-3 绿洲类型划分简况

表8-4 绿洲成因类型的划分系统

(二)绿洲类型演变模式

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水源时空的变化,绿洲类型将发生变化,各地貌类型及部位的绿洲演变过程有不同的表现:①玛纳斯湖、罗布泊、台特玛湖等,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玛纳斯河、孔雀河、塔里木河流入湖泊水量的减少及断流,湖泊干涸,湖滨、三角洲芦苇枯死,盐碱地形成,原来的绿洲变成了荒漠。近几年经人工调水输入台特玛湖,又使荒漠逐渐变为绿洲。因此,可发生由湖泊、沼泽→荒漠→绿洲的演变。②扇形地扇缘泉水溢出带,为天然绿洲,受人工打井抽水灌溉农田及降低地下水位的影响,扇缘泉水溢出带消失,由盐碱地或耕地替代,发生由苇地、沼泽草甸→盐碱地或耕地的演变。③冲积平原绿洲演变与河流水源时空变化有关,如20世纪5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下游因中、上游大量用水而断流,引起河流沿岸胡杨枯死,沙漠化加剧,绿洲自河流下游向上游与自河道两侧至河床退缩,发生胡杨林→沙漠的演变;近几年,人工从博斯腾湖调水输入塔里木河下游,并进行人工生态恢复建设,又使沙漠→绿洲演变。④在平原区水库周围或大渠沿线,因地下水位升高,使耕地盐渍化弃耕,发生耕地→盐渍地的演变。⑤沙漠边缘的平沙地,经人工引入水源开垦为耕地,后因水源减少而弃耕为沙地,发生荒漠→耕地→荒漠的演变。⑥河谷平原受构造运动抬升和河流下切形成阶地,人类利用阶地地形平坦、排水方便、无洪水泥石流灾害等特点,开渠引水发展耕地或果园,使古河漫滩天然绿洲→阶地人工绿洲演变。高阶地引水困难则为荒漠。

综上所述,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存在绿洲化与荒漠化过程,绿洲类型常发生由天然绿洲→人工绿洲、绿洲→荒漠或荒漠→人工绿洲的演变,但不同地貌类型的绿洲演变模式又有所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