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白鹿原后,你有什么感想?

如题所述

冷先生瞅着佝偻在椅子上的白嘉轩说:兄弟,我看人到世上来没有享福的,尽是受苦的,穷汉有穷汉的苦楚,富汉有富汉的苦楚,皇官贵人也是有难言的苦楚。这是人出世时带来的。你看,个个人都是哇哇大哭着来到这世上,没听说哪人落地头一声不是哭而是笑……既是人到世上来注定要受苦,明白人不论遇见啥样的灾难都要想得开啊。——陈忠实《白鹿原》

这个假期里猛刷《白鹿原》一天10集的进度,本来我是要恶补《欢乐颂2》但看了头两集就放弃了。我记得我上初中时,我的代数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看上一眼就能一览无余的物品,一定是没有内涵。或许是现代人过于浮躁所致吧,爆米花式的肥皂剧从根本上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则也符合商业剧集运作的套路,不存在好坏之分,只有喜欢不喜欢这一说。

相比之下,《白鹿原》从立项到上映历时16年,很多人为此剧付出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值得敬畏。毫无疑问陈忠实是中国文坛神一般的存在。所谓大师就是洞察人性、把握时代脉搏、仰望星空、能触摸和感知历史、现实、未来的人,像陈忠实这样的大师永远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瑰宝,他们太了解我们的民族了,太了解人性了,太了解我们的文化和精神世界了。《白鹿原》就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和灵魂的真实写照。

关于《白鹿原》有太多人写过读后感和观后感,我本不想写了,这两天猛刷剧集后,还是决定写出来,尽管剧集和原著小说有些出入,但并不影响这部剧让我们去探寻那段过往的历史痕迹。这就是我们民族真实的历史画卷。剧中的朱先生、白嘉轩、鹿子霖、白灵、鹿兆鹏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就在身边和眼前。

世事你不经它,你就摸不准它。世事就俩字:福祸。俩字半边一样,半边不一样,就是说,俩字相互牵连着。就好比箩面的箩筐,咣当摇过去是福,咣当摇过来就是祸。所以说你么得明白,凡遇到好事的时光甭张狂,张狂过头了后边就有祸事;凡遇到祸事的时光也甭乱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过了受过了好事跟着就来了。-----《白鹿原》

自信平生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

这是《白鹿原》小说中对朱先生的评价。也是这部剧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朱先生是关中大儒,白鹿原的圣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济世之才,15岁中秀才、22岁省试中头名举人。可是他却淡泊名利,辞官不做,乱世中修身济世,以清廉为民所颂。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复兴白鹿书院,修滋水县志,主持赈灾,帮助官府禁种鸦片,只身一人退20万清兵,对国民革命军的反扑,使得百姓免遭刀兵之害。他是白嘉轩的精神导师,每逢大事,白嘉轩便请教他,他帮白嘉轩出主意,给他讲道理,帮他用“乡约”治理乡间。

他的一生“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体现了正直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对他的评语是具体的客观的,也是白鹿原人对于这个书生的敬仰之心。

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白鹿原》

我们这个民族,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不因改朝换代而转移。《白鹿原》便是用一个小地方,还原了整个的大社会。它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旧社会”,是怎样运转起来的。白鹿原人的精神领袖白家轩,一生经历光绪、宣统、北洋、民国、北伐、抗日、内战,最后再到新中国。政权的频繁更替,导致白鹿原的乡民变成了庄稼地里的韭菜,被人收割了一茬又一茬。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白鹿原上的乡民,用他们固有的生存方式艰难的对抗着。

在某种程度上,《白鹿原》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讲的就是一种旧制度如何走向死亡,被另一种新制度取而代之的过程。乡民的命运被牢牢囚困在时代的旋涡中,蜕变是一种折磨,在痛苦中重生。你很难说得清楚这两种对立的矛盾到底谁对,谁错?很遗憾,《白鹿原》有脚下厚实的土地,有诡谲多变的历史,有深邃的人性,更有难以分辨的善恶。唯独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因为,这个国家发生过的事,绝不简单。

如果说我们一直在期待一部民族的秘史,那么你就要认真的去解读《白鹿原》它几乎是我们能够触摸到的,我们这个民族历史进程的极限了。或许浮躁和生活快节奏的现代人已经习惯了精神快餐,却不能静下心来品味前人留下的遗产。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紧,总会有人为之流泪,为之神伤,为之喝彩。失落的白鹿原不会孤单,一定有着这样一群人陪着它,和它一路同行。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