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古诗文怎么学拜托了二模了

如题所述


这个是我以前的回答。现在我在补充一下,因为以上都是从理解方面出发。
1.背下古诗的所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考试时逐一印证,这个是应试的基础,有这个基础才有理解。
2.观察有代表性的词语,意象,行为 心理等,如下例



古诗词语与现代词语是相通的,因此,可以借生活经验来揣度古人的思想活动。能借此理解全诗主旨,有了主旨,就能理解全诗以及手法等
2.如果发现上下文似乎不一致,如上文“翠袖殷勤。。。琵琶”一句,就要考虑是过去的事,或者未来的事,或者是作者想象,或者是使用历史典故
3.使用现代汉语逐字翻译。在很多诗词中,信息量非常大,比如苏轼的《水龙吟》《念奴娇 赤壁怀古》。现代汉语有利于充分理解答题角度。不然常常会被信息量困住。
4.为诗词划分部分。因为诗词中的时空间,人物主题变化是不用写明了告诉读者的。如果连全文都划分不开,自然会严重妨碍理解


5.充分审题。比如题目是“悲中有乐,乐中有悲,请你简要分析”,那就要回答“哪里是悲”“哪里是喜”“悲喜谁是主要部分”“全诗一波三折”。这些是答题模板,至关重要。因为我自己写诗,能充分理解。但做题有时候反而没有那些连诗都没读懂的高,就是因为缺少模板,如上面的“一波三折,借xx衬托xx”没有写上去
6.学会解构题目,以次生成思路。


这些是比较简单的分类。因为诗都是有各部分组成的,可以在高中的应试基础上加以分解,否则,不懂诗的情况下会难以找到答题角度。要知道,诗文没有那么玄,没有那么难懂。
7.有一本诗词鉴赏词典,读一读。不需要多用心。
祝你好运,我也是高中生,只能说一说自己的感觉。仓促之间也没法全部整理出所有观点。还望海涵。

追答

你还是追问吧。。。我一时整理不出来。另外,那种“分析主旨,背词汇,区分虚词,猜词意”的方法你应该见多了吧,可是有没有用你应该能知道。那些东西太宽泛,完全强调个人积累的素养(素养是。长时间累积的),无视一些直接的技巧。要是这些方法有用,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没学好?

算了,无视我,我网络有问题,明明给你准备了很多,结果稿子一下子全没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去哪了。。。

其他的我过一会儿补算了。。。。

我自己没带素材,明天补给你

1.观察诗词中的有代表性的意象,角色行为等词语,来推断主旨。
2.诗词的内容是可以和现代生活接轨的,因此,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下面举例,

3.五言七言宋词元曲各有特点。下面我一一分析。

补充一下第一条,如“雁”“客”“丁香”等等一般都有特定内涵,一般教辅都有,在此不一一列举。但是,偶尔它会有不同意思,应根据全诗来看了

五言诗的时代最早,然后才有七言,然后是宋词,元曲。文学有一个发展规律,要么是世俗化以获得新生,如白居易,或者一些元曲宋词,要么是走纯粹文学化的路子,比如韩愈李贺。从历史看来,文学不断世俗化。因此五言是其中比较文雅的诗。下面以被称为五言典范的王维《送别》举例

从一般的做题规律来看。委婉抒情常见的有“写景”(比如水悠悠)“设想未来”(比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评价古人古事”“叙事的行为动作”(比如,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应试的诗词一般比较含蓄,也不排除直白的五言诗

还有个“移情”,就是明明自己想念别人,偏说别人想自己(比如无奈金闺万里愁),“欲夺故予,抑扬对比”

七言诗宋词元曲就就没有五言诗那么明显的特征了,应试诗词中

七言诗较五言诗更为解放

应试中我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不好意思啊

4.为全诗划分区域。因为诗词有中心主题,但是全是信息量就会很大,甚至连句子主体,时空间等都会变,但他不一定明白写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为他划分区域,比如一些上下文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关系的地方。就要考虑这句话是不是写别人,写过去,写未来。以苏轼《水龙吟》为例。

这首词中,要是分不清,就不知道为什么柳絮会”娇酣困眼》”

第一个圈写杨花,第二个写思妇,第三个思妇,但是此处联系更加紧密,第四个有变为杨花

5.用白话文翻译句子,翻译得越有神越好。不仅有利于你读诗理解,还有利于答题。慢慢培养感觉。

6.解构题目,背诵模板。因为诗词没有那么玄幻,要把题目解构出来,生成思路。可以考虑全词如何组成,什么情节,对象,情感,手法等等。

没有模板有时候会忽略答题角度

7.梳理诗词发展顺序,如何变化,从哪些角度“高低声色时间移步换景”等。才会是全是脉络清晰,把一首诗词看做文章那样去梳理。

最好的还是去寻根溯源来学诗,理解是第一位。推荐林庚的《中国文学简史》,再加一本诗词鉴赏词典,做一本诗词专项训练,自己尝试写一点诗,对理解古诗词大有裨益。

最后补充一下我手上的教辅

没有了,祝你好运

追问

你是学霸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20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考查重点是文言词句的理解翻译、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综合。历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命题都有一定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再有重点有侧重的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要掌握文言文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一、高考语文文言文主旨把握

研读高中语文文言文课本。在复习时不要轻易舍弃课本,反而还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二、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

在复习和整理文言词语时,没必要将常用实词的每个义项都列出,弄得眼花缭乱。比如看“见”的“见”:只须强调“见”有表“被动”的意思以及“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词性副词”即可,记准两个例子“信而见疑’’和“君既若见录”,剩下的“看见”“拜见”“召见”“会见”“见解”等跟现代汉语中的“见”都有关系,容易理解。再比如危险的“危”,学生一看到“危”便想到“险”,其实在古汉语中“危”经常做:“正直”、“高”解,例如成语“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诗歌“危楼高千尺”等。文言文如果考查“危”的“危险’,“危难’,“危害’’义项,大概学生都能掌握,只有“正直”“高”难以掌握,那么就要在复习时重点注意这些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义项,掌握了这些不同,其他的义项基本就可以应付裕如了。
三、特定语言环境推断词义

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就需要根据上文、词义的惯性来顺推,或根据下文的语脉、文义来逆推。俗话说,宇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篇),只有将字、词、句置于段乃至篇的整体语境框架内,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
四、区分文言虚词常见用法

复习虚词,要注意近几年考了哪些虚词,考的什么义项和用法,同时注意本年度要求掌握的虚词有哪些。近年的《考试说明》只要求掌握18个虚词,但虚词的范围虽小,变化很多

五、分析归纳概括题解题思路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认识。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