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博物馆一般使用了哪些科技手段来保护文物?

比如集音罩

一般来讲,博物馆搜集到文物以后,按照瓷器、陶器、紫砂、石器、木器、漆器、珐琅器、文房四宝、古籍善本、字画、纺织品、玉器、印章、牙雕、琥珀、珊瑚、翡翠、珍珠、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等二十四类常规文物分类,按照类别的不同加以保护。 而中国自古就是文化大国,所以说中国的博物馆基本上常规的都是本国文物,所以很多都是传统的修复。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很多大型的博物馆也跟上时代的潮流,在传统的修复基础上采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来保护。 就拿现在最流行的博物馆的抗震设施来讲吧。 日本的一些博物馆使用一种聚胺酯凝胶片(橡皮),具有抗7级地震的粘附力,并可自由取下和重复使用,常用于粘贴固定瓷器和底座。用尼龙丝线或钢丝固定也是常见方法。而隔震则是“软功”,采用减震吸震缓冲材料或结构,将文物与底座隔开,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我国的隔震研究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汕头市博物馆新馆率先采用了橡胶隔震支座进行了结构隔震处理。博物馆陈列文物隔震台(免震台)在日本和美国已经有了开发应用;空气缓冲器及弹簧隔震台已被安装于京都广隆寺弥勒菩萨半座像下。东京博物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奈良博物馆、MOA博物馆等已经大面积装备了滚轮式、弹簧式或轨道式隔震台装置。上海博物馆不久前在玉器馆的改造中采用了隔震措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