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大一中国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语言部分

如题所述

中国散文的分期:上古期(先秦、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现代期("五四"以来至今)。
中国散文最远可追溯到甲骨卜辞。
散文在先秦除了"诗三百"(《诗经》)外,一切文献都可以称为散文,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具体而言,它既包括《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还包括《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性著作。因而没有纯粹的文学性散文。
秦汉散文承袭先秦,主要代表作有历史著作吕不韦及门客《吕氏春秋》、李斯的散文(如《谏逐客书》)、贾谊的散文(如《过秦论》)、刘安《淮南子》、董仲舒的《贤良对策》和《春秋繁露》,刘向的《说苑》、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等。需要说明的是,这时期历史传记著作如《史记》、《汉书》、《吴越春秋》(赵晔撰,体例上兼编年体和记传体,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等在先秦历史散文基础上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经独立成体,可以不列入文学。
中古期第一阶段从魏晋到唐代中叶。此时期诗占据文坛主导地位,文(散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代表作有史传文学的继续递嬗:晋陈寿《三国志》、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等;新创地志散文:郦道元《水经注》,有"集六朝地志大成"之称,文风清朗舒朴,对唐之后古文家的游记产生极大影响;杨炫之《洛阳伽蓝记》被誉为现存文史典籍中寺塔记的典范。此外,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采取四六骈体写作的文论散文。
唐代文学人们往往想到它诗歌的兴盛,事实上,散文的成就亦颇大。《全唐文》收录作者3035人,而《全唐诗》收录作者2200多人。但是,唐初近百年间,奏、疏、章、表、启、记、论等基本上为骈体占主导地位,著名有王勃《滕王阁序》、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抷六尺之情等英词壮彩,千古传唱。盛唐时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开篇就写:"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说理行文简洁明快,已经透露出骈文文风的变化,走向平易晓畅,充满了散体文气。至中唐陆贽的奏议散文更是如此,如《论裴延龄奸蠹书》、《奉天改元大赦制》等,这都标示着骈文去赘典浮词,走上了平易晓畅的道路。天宝后期,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出来提倡古文,明确提出本乎道、以五经为源泉、重政教之用的主张。
中古期第二阶段从唐代中叶开始到南宋灭亡。到韩愈、柳宗元出,提出文以明道,把文体文风改革与贞元、元和间的政治革新联系在一起,成为儒学复兴思潮的一部分,才形成巨大的声势,散体才取代骈体,占据文坛,后人称之为"古文运动"。散文也因此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觉发展的艺术形式。唐宋先后出现了"八大家",把散文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韩愈、柳宗元散文文体改革的成功,一方面归因于他们吸收秦汉各家散文体之所长,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六朝骈文的成就。顾随在《诗文丛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中指出:"韩、柳文实乃寓骈于散,寓散于骈;方散方骈,方骈方散;即骈即散,即散即骈"。
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之后,在宋代出现了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六位著名的古文家,明初朱右将此八人文章选编《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也以此编《文编》,茅坤继而编成《唐宋八大家文钞》。自此,文学史称为"唐宋八大家"。事实上,宋代著名散文家比这多得多。如北宋的王禹称、范仲淹、晁补之、李格非,南宋的胡铨、陆游、吕祖谦、陈亮等都是著名的散文家。宋代的散文无论是作家的阵容还是散文的成就都超过了唐代。
宋代散文的文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欧阳修、苏轼等人吸收骈文辞采、声调等,创造出参用散体单行的四六和文赋;还出现了一种轻松活泼的笔记文。从宋代开始,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体格局确立起来。明末艾南英说:"文至宋而体备,至宋而法严。"(《再答夏彝仲论文书》)古文至宋成为用途最广泛的文体,元明清这一格局也没有改变。总体上看,宋文注重叙事、抒情、议论三者融合。《秋声赋》、《赤壁赋》堪称典范。
中古期第三阶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元代主要以叙事文学(话本)和说唱文学(元曲)占主导地位,散文成就不突出。至明代,前期以宋濂、刘基为代表,主要以传记、寓言散文的创作成就著称。比如宋濂《秦士录》:"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双目有紫棱,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邻牛方斗不可攀,拳其脊,折仆地。市门石鼓,十人舁(yu,共同抬东西),弗能举,两手持之行。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锝奇辱。'"文字简洁,人物外貌特征一下显现出来了。刘基的《卖柑者言》,中学已经学过,不多讲了。
近古期第一阶段从明朝嘉靖初年至鸦片战争。明中叶,嘉靖初年有前七子高举复古大旗,批评今之文受宋儒理学影响,用同一种道德模式去塑造不同的人事物理,结果造成"文其人如其人"的古文精神散失。如李梦阳在《论学上篇》就指出:"宋儒兴而古文废矣",因为"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嘉靖(1522-1566)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继承前七子观点,认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明史李攀龙传》)集大成者王世贞著《艺苑卮言》,提出文章要重视辞采、句法、结构,文章整体风貌应该有"格调"。这为明代拟古之风盛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嘉靖年间文坛还兴起了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其实也是一个古文复古派,创作上以唐宋古文名家为效仿"正统",如茅坤(1512-1601)编有《唐宋八大家文钞》作为范本。成就最高者是归有光,代表作《先妣事略》、《见村楼记》、《寒花臧志》、《项脊轩志》等,善于捕捉日常平凡琐事刻画人物、抒写真情。
明朝末年小品文兴盛。所谓小品文就是题材广泛,多以个人情趣和日常生活为表现内容,短小精炼,体裁不拘一格,序、记、跋、传、名、赞等文体样样俱全。代表人物有公安派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此外,张岱、王思任等个人情趣化的小品文也很有名。
清初尽管已经改朝换代,但散文大体承续明"载道"的唐宋古文传统。代表人物有候方域、魏禧和汪琬,其中以候方的域影响最大,代表作有如《壮海棠文集》10卷,《朋党论》、《答田中丞相书》等是其名篇。
但是清代最有名也最有影响的是"桐城派"古文和"八股文"。这与清代社会文化环境压抑密切相关。"八股文"是满清科举取士控制知识分子思想意识形态的方式,就文学本身来讲:"譬如有人用苛刻的不能容忍的条件挟制别人,俗称给人‘穿小鞋'。做服装的单位,卖鞋的铺子,都有功而无过,鞋的本身也无善恶的分别。"(启功《说八股》,中华书局版第2页)也就是说,八股文总结了散文的基本做法,它是散文文本的经典写作模式,但强求每个人都写一个模式,就坏事了。清代中叶的散文,桐城派古文占据文坛,出现了姚鼐、阮元、方东树等大家,但其作文讲求"义法",严重窒息了散文的发展。
近古期第二阶段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近代散文大体分为三派:一为"新文体派",以梁启超为代表;二为古文派,桐城派余劲力量代表严复、林纾和崇尚魏晋文风的章炳麟;三为白话文派,以全新的形式宣传新思想。
第一派在文坛上影响最大,代表人物有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代表作《上清帝第二书》、《仁学》等。
第二派作有严复《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章炳麟《正仇满论》、《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政论文。
第三派主要体现在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主将文章中。
总之,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基本脉络是:先秦历史散文、诸子散文--秦汉历史传记、政论散文等--魏晋、唐文向石化的"骈文"--韩柳"古文运动"(反拨"骈文",复古先秦和诸子散文,尤以儒家传统为宗)--宋代承传唐"古文运动"出现繁荣--元明散文受理学影响--明代复古(一恢复到秦汉散文,一为恢复"唐宋古文")--清代八股文(政治、科举需要)、"桐城派"(古文派)--清末"新文体"和白话文体散文的出现。
现代期("五四"以来至今近100年间)的散文:现代散文的出现主要受到西方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冲击而出现的。它首先是受西方政治、军事、文化冲击后,在政治、思想、文化变革的呼声中出现,其次是西方报刊杂志白话文的运用和通俗自由的书写形式的影响。它的发展基本上循着这两条思路发展: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体",唐弢曾模仿此体,但解放后学鲁迅的人很多,作鲁迅散文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