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但是法院却判决继续履行属于什么错误

当事人已经符合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在诉讼请求也是请求解除合同,但是法院却判决继续履行,这属于什么错误?

如果当事人已经享有合同法规定的约定解除权或法定解除权,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的,法院应当判决解除合同,依照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无法返还的应当折价赔偿;如果法院判决继续履行,即是适用法律错误,可以上诉。
但如果经法院审查,当事人不享有合同法规定的法定解除权或约定解除权,当事人即不能要求解除合同,法院判决继续履行即是正确适用法律的裁判,是正确的。
希望对您有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2-15
  合同解除权有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的,法院应当判决解除合同,否则法院可判决继续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第九十三条 【合同约定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条 【合同的法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六条 【解除权的行使】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四条的规定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九十七条 【解除的效力】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