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伤心生野烟描写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万户伤心生野烟描写的是安史之乱,长安城城沦陷后的凄凉景象。意思是:民生凋蔽,宫室遭难,满目烟尘。

该诗出自:唐代王维《菩提寺私成口号》。原文如下: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译文:

千万的百姓悲痛伤心满目烟尘,百官何时能再天天上朝朝拜天子。秋天的槐树叶子落在空空的宫廷里,凝碧池外面却在奏乐。

扩展资料:

《菩提寺私成口号》赏析:

1、首句哀民生凋蔽,宫室遭难,满目烟尘。第二句哀盛世之不再,天子蒙难,百官流离,第三句哀宫室之荒芜:唐代宫中多植槐树,如今 ,人去楼空,玉阶蒙尘,秋风瑟瑟,百树凋零,一派冷冷清清的凄凉景象。前三句写不幸,第四句则笔触一转,写乱贼之“庆幸 ”,他们狂妄自得,宴饮庆祝,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与哀痛。

2、这首诗是动乱时代的实录,苦难心灵的低吟。诗人天性软弱且又陷身贼中,因此诗作没有采取激烈的语词来大胆指斥叛贼,而是以低沉呜咽的语调倾诉了一种哀其不幸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寺私成口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6

描写的是安禄山作乱、都城沦陷的凄凉景象。

万户: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伤心:是指看到叛乱后的洛阳,触景生情。生野烟:是指叛乱后都城沦陷,一片狼烟。

该句出自《菩提寺禁裴迪》,这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于公元756年王维被安禄山叛军软禁在洛阳寺庙时期。

一日,安禄山在凝碧池上设宴,胁迫梨园乐工演奏音乐,乐工相对泪下。著名乐工雷海青摔碎乐器拒演,被叛军肢解于试马殿。友人裴迪前来探望王维,并告之此事,王维听罢悲愤交加,随口吟成此诗。

诗歌通过描写安禄山作乱、都城沦陷的凄凉景象,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悲悼感慨。

扩展资料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王维《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王维的这首诗比较另类,标题长达39个字(不含标点),远远超过正文字数(28个字,不含标点)。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王维在安史之乱中不幸陷入贼手,安禄山对他青眼有加,特意派人把他“迎”到洛阳,关在菩提寺中,并逼他出来做官。据考证,菩提寺应是普施寺之误,当时王维被软禁在洛阳,那里只有普施寺,而菩提寺在长安。

王维的好友裴迪来看他时,告诉他安禄山在凝碧池边大宴部下,还让梨园弟子为他们演奏。那些演奏的人,都是宫中旧人,如今竟要为逆贼演奏,心中都十分悲伤。王维听到这个消息,又痛心又惭愧。他想记下自己的感想,一时没有纸笔,就向裴迪口诵了“万户伤心生野烟”之句,聊以自慰。

当王维重获自由之后,凭记忆写下这首长达39个字标题的诗歌。

王维出任“伪官”,虽然情非得已,却过错难免,朝廷肯定是要秋后算账的。王维最终幸运免罪,原因是皇帝看到了他口诵的“万户伤心生野烟”,看出他与朝廷是站在一起的。

这首诗是对安史之乱的真实记录,也是王维当时生活状态的真实记录。王维用诗的形式写“日记”(记录事实),更是在写“新闻”(记录时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5

万户伤心生野烟描写的是民生凋敝,宫室遭难,满目烟尘,百姓安禄之乱的摧残家破人亡的景象。

出处:唐代王维《菩提寺私成口号》

原文: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译文:

千万的百姓悲痛伤心满目烟尘,百官何时能再天天上朝朝拜天子。秋天的槐树叶子落在空空的宫廷里,凝碧池外面却在奏乐。

扩展资料:

诗中充溢着亡国的悲痛和思念朝廷之情。至德二年唐军收复两京,肃宗自凤翔还长安,凡作过伪官的,都以六等定罪,而王维则因为这首“凝碧池”诗得到过肃宗的嘉许;又加上弟弟王缙平乱有功,请求削官为兄赎罪,得到特别宽恕。

这首诗前三句逐层描写国破之哀。首句哀民生凋敝,宫室遭难,满目烟尘。第二句哀盛世之不再,天子蒙难,百官流离,第三句哀宫室之荒芜唐代宫中多植槐树,如今 ,人去楼空,玉阶蒙尘,秋风瑟瑟,百树凋零,一派冷冷清清的凄凉景象。

前三句写不幸,第四句则笔触一转,写乱贼之“庆幸 ”,他们狂妄自得,宴饮庆祝,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与哀痛。这首诗是动乱时代的实录,苦难心灵的低吟。

诗人天性软弱且又陷身贼中,因此诗作没有采取激烈的语词来大胆指斥叛贼,而是以低沉呜咽的语调倾诉了一种哀其不幸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寺私成口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凝碧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2

万户伤心生野烟描写的是作者看到国破家亡景象所生出的悲愤之情,大致意思是家家户户的人都非常伤心,在偏僻的野外都出现了慌乱的烟气。

原句是”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菩提寺私成口号》。

释义:家家户户都非常的伤心,就连野外都是慌乱的烟气,朝廷里那么多官员,什么时候才能有再次朝拜天子的机会。

扩展资料:

这首诗的出处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菩提寺私成口号》,又被称为《又题作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全文是”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大致意思是作者看到这种场景悲情不已,诗中充溢着亡国的悲痛和思念朝廷之情。

写作背景: 旧唐书·王维传 “禄山陷两京,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 。维服药取痢伪称瘖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又据载,安禄山大宴凝碧池 ,“大陈御库珍宝,罗列于前后。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歔欷,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满以胁之,而悲不能已。

有乐工雷海青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青于戏马殿,支解以示众,闻之者莫不伤痛 。”明皇杂录此时,王维被拘禁在菩提寺 ,好友裴迪来探望,谈及此事,王维听了悲痛万分,于是,作五绝、七绝各一首,此为其一。

至德二年唐军收复两京,肃宗自凤翔还长安,凡作过伪官的,都以六等定罪,而王维则因为这首“凝碧池”诗得到过肃宗的嘉许;又加上弟弟王缙平乱有功,请求削官为兄赎罪,得到特别宽恕。这首诗前三句逐层描写国破之哀。

首句哀民生凋敝,宫室遭难,满目烟尘。第二句哀盛世之不再,天子蒙难,百官流离,第三句哀宫室之荒芜唐代宫中多植槐树,如今 ,人去楼空,玉阶蒙尘,秋风瑟瑟,百树凋零,一派冷冷清清的凄凉景象。前三句写不幸,第四句则笔触一转,写乱贼之“庆幸 ”,他们狂妄自得,宴饮庆祝,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与哀痛。

这首诗是动乱时代的实录,苦难心灵的低吟。诗人天性软弱且又陷身贼中,因此诗作没有采取激烈的语词来大胆指斥叛贼,而是以低沉呜咽的语调倾诉了一种哀其不幸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寺私成口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11

描写的是安禄山之乱的哀民生凋敝,宫室遭难,满目烟尘的景象。

出处:唐代王维《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示裴迪》

原文: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译文:

千万的百姓悲痛伤心满目烟尘,百官何时能再天天上朝朝拜天子。秋天的槐树叶子落在空空的宫廷里,凝碧池外面却在奏乐。


扩展资料:

诗文赏析:

这首诗前三句逐层描写国破之哀。首句哀民生凋敝,宫室遭难,满目烟尘。第二句哀盛世之不再,天子受苦,百官逃亡,第三句是哀宫室之荒芜:唐朝宫种了很多的槐树,现在,人去楼空,玉阶蒙尘,秋风瑟瑟,百树枯萎,一片寒冷孤寂。

前三句写不幸,第四句则笔触一转,写乱贼之“庆幸”,狂妄自得,宴饮庆祝,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与哀痛。这首诗记录了动荡的时代,痛苦灵魂的低吟。诗人天性软弱且又陷身贼中。因此,诗词没有用激烈的言辞来谴责叛徒,而是用低沉的哭泣声来表达一种悲伤和无助的情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示裴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凝碧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