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政治课作文

如题所述

上学年,我校引进国家级课题“作文三步法”,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注入新的血液。作文三步法是不同于传统作文教学的新颖理念,其基本思路是:先建立感觉系统,而非词汇系统,用感觉去理解和诠释词汇; 先建立思维系统,而非语言系统,用思维去架构和编织语言; 先建立情感系统,而非主题系统,用情感去升华主题。 在进行第一阶段训练,即感知能力训练的时候,有一次作文课令我难忘。
上课了,前五分钟依旧是课前演讲,轮到张宇,一个腼腆的男孩子。我说:“同学们认真听、 认真看。” 演讲结束,我说:“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刚才的张宇。” 同学们一听这个问题,立时傻了眼,随即低下头拼命回想,窃窃私语。 我让前排一个同学回答,他说:“张宇很紧张。” “噢?你是怎么感觉到的?”我问。 “演讲的时候,他--他不拿正眼看我们,眼皮耷拉着,眼神儿老往两边溜。” 教室里哄堂大笑,张宇羞红的脸证明他说得没错。 “还有什么吗?”我继续问。 这时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到:“他左手一直捏着粉笔,不停地在讲桌上点划。” 我看课桌上果然一片粉笔末,还有乱画的痕迹。 “观察很准确,这就是物证 ,还有吗?” 我指着讲桌说,继续追问。 那个同学支吾着。“ 他的右手在干什么?” 我提示了一下。 “老师,他的右胳膊一直端着,手心向上,握成一个拳头。” 这时,另外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是这样吗,同学们?” 我边示范边问大家。 同学们笑着频频点头。“这些动作细节都是紧张的表现阿。还有吗?”我继续问。
“他的肩膀左右摇晃,脚肯定在搞桌下活动。”,
“他的黄茄克,洗得有点发白了,但很干净。”
“他一双迷人的小眼睛,齐齐的刘海,像林俊杰。”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这些都是大家看到的,你只有一双眼睛吗?”我继续问。
“他说话声音很细,有点尖,有点--娘娘腔。” 台下发出嘻嘻的笑声,“娘娘腔”这个词可能有点伤张宇的自尊了,但是说实话,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了。 接下来,我趁势说 :“如果现在让大家描写张宇,不会没内容可写吧。 这就是我们作文的第一步,真实地记录下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你感知到的。这需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仔细聆听,当然,还有你的鼻子,嘴巴,双手,用它们去闻,去尝,去触。作文,就是要写出自己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感知,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接下来,我向同学们介绍怎样全面感知一个人的理论,并且要求他们写一位自己的同学或老师,抓住特征,不写名字,写完读给大家听,猜出 是谁,就是成功。同学们热情很高,写得也很好,生动,真实,人物特征抓得非常准确 。直到下课铃响,同学们还要求:再读一篇, 再读一篇! 虽然这只是一次浅显的感知训练,没什么高深的内容,却让我觉得难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